張儀惱羞成怒,他扔下黃金憤憤地說:“我一定會讓你知道,我張儀是不會寄人籬下的!”說完昂首走出了相府。
回到客舍,張儀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山窮水盡了,根本就沒錢繳納食宿費用。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帶他來邯鄲的那位商人卻喜氣洋洋地來找他這位當朝相國的朋友。張儀氣憤地把自己受到的屈辱告訴了他,商人也十分生氣,還一再責怪自己不應該攛掇他來趙國。當他得知張儀此時的困窘狀況後,就慷慨地替他結清了一切賬務,並關切地詢問他今後作何打算?如果想回去的話,自己一定把他送回魏國!張儀萬分感激,但他說一定要為今天的屈辱爭氣。天下能夠對付趙國的隻有秦國,隻可惜自己身無分文!商人一聽他想去秦國,就告訴他自己剛好要去秦國做生意,幹脆就成全他,到秦國謀取富貴。
來到秦國的都城鹹陽,商人對他說,既然我們這麼有緣,幹脆我就讚助你些金錢,幫助你成就大業。如果你成功了,隻要別忘了我就行了。於是給他置辦了上等的車駕和仆從,而且出巨資打通朝廷關節,使張儀很快就得到秦惠文王的接見。
此時的秦惠文王已經領教了蘇秦的非凡才能,知道張儀和蘇秦齊名,就很熱情地接見了他。當天就封他為客卿(非本國國籍的高級官員,一般不具體負責某項工作,相當於今天的外籍高級顧問)。見張儀成功了,趙國的那位商人就來和他告別,張儀流著淚說:“沒有閣下的大力幫助,我張儀怎麼會有今天呢?我還沒有報答您,怎麼舍得您離開我呢?”
商人這時才笑著說:“先生您如果要感謝的話,那就感謝我們蘇相國吧!從當初到您家門口接您直到今天,這一切都是我們相國的安排,我其實隻是他的門客而已。”
看著張儀瞠目結舌的樣子,他繼續說:“相國現在要實現合縱抗秦的理想,唯一的顧慮就是秦國。也知道秦國為了破壞六國聯盟,一定會進攻趙國。他十分佩服你的才智,深知隻有你才能拿到秦國的相印。但是我們相國又擔心你滿足於普通職位,所以才設計故意激怒你,從而堅定你到秦國的決心。相國讓我帶來了大量金錢,專門給你在秦國使用。現在一切都基本成功了,我也該回去複命了。”
張儀感歎良久才說:“天呀!我被蘇秦牽著鼻子走,竟渾然不覺,他真的比我高明得多呀!請你一定轉告你們相國,隻要我活著一天,秦軍就絕不進攻趙國!”
蘇秦有了張儀的承諾,就放心地帶著隨從先後來到韓國和魏國。蘇秦對韓宣公和魏惠王的說法基本一致:“陛下的國土和秦國直接相鄰,雖然陛下英武,但是根本就不是秦國的對手,為了國家安定陛下不得不割地求和。然而陛下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國的貪欲卻是無窮的,這樣下去國家滅亡隻是遲早的事!如果我們六國合縱結盟,共同對抗秦國,那不是大家都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韓國和魏國都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合縱條款。蘇秦接著馬不停蹄地遊說了齊國和楚國,分別以不同的利害關係說服了齊宣王和楚威王,特別是他對楚威王說的話深深打動了楚威王:“楚國要是和秦國結盟,大王您就得聽命於秦國;而您和六國聯盟,您可就是老大!”
合縱聯盟順利通過,各國君主對蘇秦都給予了最高禮遇,臨別時都贈送給他了大量金帛和車馬。諸侯都還派了專使護送他,一路上旌旗儀仗十分壯觀,車隊連綿十多裏,甚至比大國君主出巡還排場。在蘇秦經過洛陽時,周顯王提前安排清掃了街道,還在路上灑了水,並親自到郊外迎接。蘇秦的家人此時也興奮地和大家一起來看這盛況空前的場麵。
蘇秦在家住了幾天,安排專人修建府邸後才回邯鄲。鑒於蘇秦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趙肅侯封他為武安君,然後正式邀請齊、楚、魏、韓、燕各國君主到洹水(今河南安陽附近)召開合縱聯盟大會,大會以國家大小排定了座次,分別是楚、齊、魏、趙、燕、韓,六國國王歃血為盟,結成兄弟共同對抗秦國,並一致同意由蘇秦擔任縱約長,同時兼佩六國相印,蘇秦的事業達到了鼎盛。
秦惠文王聽到合縱的報告大驚。相國公孫衍說既然是趙國發起的合縱,那我們現在就發兵攻打趙國!如果哪個國家首先支援,我們立即轉而攻打他們,這樣所謂的合縱就自然化解了。張儀想到自己對蘇秦的承諾,就馬上說:“陛下,現在不是攻打趙國的時候。臣有妙計分化他們的聯盟:魏國距我們最近,燕國最遠,我們立即派使團去魏國和他們結好,答應退回占領他們的七個城池;同時派人到燕國和他們結親,將女兒嫁給燕太子,這樣六國聯盟自然分解。”
秦惠文王采納了張儀的意見,果然魏國和燕國都答應和秦國修好,魏惠王還將女兒嫁給了秦國太子。趙肅侯大怒,他責備蘇秦說,你所謂的合縱還沒有一年,燕和魏就違背盟約投靠了秦國,你現在還有什麼說的?蘇秦此時也毫無辦法,隻有對趙肅侯說,請求陛下派我去燕國,我一定挽回局麵。蘇秦到燕國後就再也不回趙國了,他擔任了燕國相國。
此時(約公元前332年)燕文公已經去世,燕易王剛剛即位,齊國就乘機攻打燕國,並占領了燕國十座城池。蘇秦對燕易王說自己親自前往齊國,一定要回被他們占領的土地,燕易王同意了他的意見。
蘇秦來到齊國對齊宣王說:“燕王是陛下的兄弟,也是秦王的女婿。大王現在為了十座城池而得罪兩個國家很不明智呀!陛下如果歸還燕國土地,就自然與秦國和燕國成了同盟,這樣你和其他諸侯競爭不就有堅強的後盾了嗎?”
蘇秦真的要回了十座城池,自然在燕國的地位也更加牢固了。但是燕易王的母親卻以仰慕蘇秦才華為名,多次招蘇秦進宮並與他私通,蘇秦十分畏懼,為了尋求解脫,他對燕易王說:“燕國和齊國最終一定要相互吞並,幹脆臣就以得罪了大王為名出逃到齊國,齊王一定要重用我。然後我專門破壞他們的朝政,給燕國創造條件吞並齊國。”燕易王高興地同意了。
蘇秦到齊國果然像他預料的一樣,齊宣王拜他為客卿,而且十分信任他。於是他專門投齊宣王所好,促使其沉溺酒色荒廢朝政,大臣勸諫也絲毫不起作用。公元前324年齊宣王去世,閔王繼位,蘇秦依然擔任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