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荀息(1 / 2)

荀息(?—公元前651年),名黯,字息。春秋時代晉國大夫,本姓原氏,因功封息地(今山西襄汾縣),此後以封地為姓。荀息是晉國重臣,以智慧著稱,“假道滅虢”就是他的傑作。

當時在晉國南方,有同姓的兩個諸侯國:虞國(今山西平陸夏縣一帶)和虢國(今河南三門峽一帶,地跨黃河南北)。他們互為犄角,經常騷擾晉國邊防,成為晉國的心腹之患。

大約在公元前658年,晉獻公決心討伐虢國。荀息建議道:“虢國和虞國像兄弟一樣和睦,他們彼此呼應,我們很難對付。但是虢公(虢國君主)沉溺聲色,我們可以選美女送給他,使他更加荒於政事、疏遠忠良。然後我們再唆使犬戎(今陝甘一帶少數遊牧民族)侵擾他們,到時候我們就可以趁機消滅他們。”

得到晉國送來的美女歌姬,虢公喜出望外,根本不聽大夫舟之僑的勸諫,馬上和晉國簽訂了和平條約。虢公自此整日陶醉在溫柔之鄉,舟之僑反複勸諫,反而惹怒了虢公,幹脆將他派去守衛下陽關。不久犬戎來犯,和虢公對峙於桑田(今河南靈寶一帶)。

晉獻公見機會來了,就準備出兵攻擊虢國。荀息對他說道:“虢國和虞國的聯盟還很緊密,我有一計可以一舉兩得:用最貴重的珍寶賄賂虞公,請他允許我們經過虞國去攻打虢國,然後順手牽羊滅了虞國!”

“我們剛和虢國簽訂了和約,以什麼理由開戰呢?”

“讓邊防上故意滋事,虢國一定要來責備我們,這樣不就師出有名了嗎?至於虞國,就很好對付了。虞公這人十分貪婪,尤其喜歡美玉和駿馬,而且往往還為了得到罕見的寶物而不擇手段。我們就把陛下你心愛的垂棘之璧(垂棘,古地名)和屈產之乘(屈,古地名,四馬為一乘)送給他,他絕對中計!”

“這可是我最珍愛的國寶呀,我怎麼舍得送人呢?”

“陛下,我們隻是暫時讓他替我們保管而已。等於隻是把駿馬在城外養了幾天一樣。”荀息胸有成竹地說。

“雖然是個好計策,但是一定不會成功!虞國有宮之奇和百裏奚兩個賢能又聰慧的大臣,他們一定會勸阻虞公的。”大臣裏克這樣說。

“你說的確實不錯。但是你卻不知道虞公這人,他既貪婪又愚蠢,還很剛愎自用。雖然宮之奇他們一定要勸諫,但我料定虞公一定不會聽他們的!”荀息早就看透了虞公。

果然虞公一見到他夢寐以求的寶貝,高興得忘乎所以了。他得意地問荀息:“這可是你們主公的寶貝呀,他怎麼舍得送給寡人呢?”

“我們主公向來很佩服陛下您的賢能,羨慕您的英雄氣概。他知道陛下您慧眼識寶,所以情願獻給陛下,願意以此表示和貴國的友好。同時也懇請陛下讓我們借道伐虢,如果我們勝利了,就把繳獲虢國的一切財物送給貴國,我們願意和陛下永結盟好。”荀息顯得十分謙恭。

虞公聽了十分高興。

上卿宮之奇見狀急忙說道:“主公千萬不可答應,常言道‘唇亡齒寒’。晉國一直想吞並我們和虢國,但他顧忌的就是我們互為援手。主公如果聽了他們的蠱惑,那麼今天虢國滅亡,明天我們就隻有束手就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