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太陽是一個直徑為886000英裏的巨大發光體。它像行星一樣在它的中軸線上轉動,並且在從一末端到另一末端距離為6萬億英裏的整個太陽係中傳送著電磁流,而它隻是成千上萬個類似的太陽和行星係統中的一個。它們中的許多更為龐大,所有的太陽和行星都在浩瀚無際的空間中向前運動,同時都圍繞一個共同的中心運行著。
30.很顯然,除了發出光和熱,太陽隻會向前發射出電能。這種能量關係著地球大氣中光線的形成。由於地球是以不可思議的、超過每小時一千英裏的速度圍繞著它的圓周進行運動,因此,迅猛前來的大氣與太陽發出的電磁流相互作用而產生摩擦,從而形成了光和熱。
31.當地球以持續減慢的速度轉動,比如我們來到它的兩極,摩擦就變得越來越小,因此,當來到兩極時,我們發現光和熱越來越少,直至幾乎沒有一點光和熱。我們知道,光隻會在大氣層中出現,而大氣層以外的空間並不存在,光也隻有在朝向太陽的那部分大氣層中存在。
32.我們知道,當我們從地球表麵向上逆行,大氣會變得越來越稀薄,而且相應地,摩擦也越來越小,因此,光和熱也越來越少。由於發自太陽電能的直接光線隻能照射到朝向太陽的那部分地球表麵,因此,光隻能在那一麵出現。地球的另一麵背向太陽,那裏沒有摩擦,相應地,也沒有光,但是,當地球以驚人的速率即大約每小時1000英裏向上提升它運行的中軸線,大氣逐漸與來自太陽的電磁流相互作用,以致光漸漸出現。越是有更多的垂直光線直射到地球,摩擦就越強,光線就越亮,熱也就越大。這種有關太陽的現象,我們稱為早晨、中午和晚上。
33.這種有關太陽的流質是太空的大氣或以太,它受太陽係的限製。它是把在各個行星始創的能量進行傳播的介質,並且控製所有關於生命和思想的解決方案的基礎要素。以太是唯一可能有效而又難以察覺地攜帶著纖弱的波的流質,它時常借助無線電裝置而被傳播,而且它可以滲透過鐵塊、木頭、鋼條以及其他任何一種障礙物,也不受空間和時間的製約。
34.每一個行星同時也是一個功率強大的發電機,但是它們傳播的波特性依賴於行星的特定性質,另外,這種波在黃道帶上轉變能量位勢。這些波的散射由於太空以太的完美傳導性而經常被烙印在我們太陽係的所有領域上。
35.太陽不是使光和熱得以產生的電能之唯一來源,但它是自身生命的來源。如果沒有來自太陽的、充滿能量和生機的磁力,沒有任何一種生命可以存在於這個星球上。當春天地球靠近太陽時,我們看到的結果是無數的樹木和花朵,以及田野裏鋪滿了綠色的植物。這時候,賦予人生命的自然力變得處處可見。
36.這種影響的效果體現在居住於地球上的人們的氣質中。當垂直而溫暖的光線照射在人們身上,我們看到一個愉快、樂觀和“陽光”的個性。但當我們來到遙遠的北方,那裏缺乏光和熱,以致生活變得艱難,我們看到人們相應地變得暗淡和憂鬱。
37.因此,我們看到,不僅太陽,而且金星、火星、土星、月亮,以及所有其他的星球發射出它們特定性質的波。這種影響依次反映在那些受到這些波影響的人的氣質中。由於太陽發射出來的能量特性與它內在的本質相一致,因此各個行星發射出來的波特性與它們各自內在的本質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