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思想的吸引法則(3 / 3)

18.要是你有抑鬱的傾向,擠出一個笑容,樂觀開懷地看待周遭吧。要堅信天無絕人之路,要堅定信念,努力發掘事物的光明麵。當抑鬱的惡魔氣勢洶洶發起進攻時,我們要視若無睹,不予理會,做到處變不驚,一如既往地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因為我們的座右銘是“陽光,愉快並且幸福著”,我們一直在努力實現我們的座右銘。

19.上述這些豪情壯語似乎顯得有些過時而且費時耗力,但它們是貨真價實的哲理,能為你所用,助你一臂之力。一旦你領悟了事物的真諦,就會頓悟年輕時所做的宣誓和自我暗示的意義,並且好好利用它們。

20.這樣的話,懶惰和散漫都會成為過去,你將呈現的是精力充沛、積極向上的全新麵貌。當然,要獲得這些變化,關鍵是對你心中所希望達成的美好願景進行長期的、有條不紊的、按部就班的實踐。

21.新思想的擁護者總是不遺餘力地宣揚“堅持信念”。事實也是如此,為達到預期目標,“堅持信念”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然而,要達成目標,光是“堅持信念”顯然還不夠。你必須不斷地用行動驗證你的信念,直至使其成為與你融為一體的固定習慣。

22.所以,用行動驗證腦中的一些想法,行動再把效果回饋給大腦,這可以幫助與這個行動親密相關的一部分大腦進一步發展成熟。有如規模經濟,每一次大腦新添了一個想法,想法變為實際行動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得以實踐的行動每增加一個,大腦也就更容易得到一個回饋信息了。你會發現一個想法可以帶來雙重作用——行動和回饋。

23.你高興愉快,很自然地就會想開懷大笑,然而你隻要稍微咧一咧嘴,你就會開始感覺到陽光的明媚和生活中的輕鬆愉悅。一言以蔽之如果你想養成一種行為習慣,首先要培養與它相關的心理態度。而要培養出這樣的心理態度,則要表現出與這種心理相對應的該有的行為,哪怕僅僅走走過場,裝裝樣子。這樣便能通過行為對大腦進行回饋暗示,培養出美好的心態,具備了相關的心態,想要養成的行為習慣便水到渠成了。

24.試試你能否運用這條規律吧。找出你覺得不得不做可又不情願做的事情,清理出要做好這件事必須具備的心理態度,告訴自己“我喜歡做這件事”,然後開始走過場,把說服自己樂意做的心理表現在具體的行動上。在行動的過程中多花心思尋找興趣點,比如我怎麼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我要在哪些地方多下點功夫,我為我現在做的事感到自豪……你會發現這個過程十分愉快,並從中獲得了相當多的樂趣。一個新習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誕生了。

25.如果你想摒棄思想上的某些缺陷,這個方法同樣行之有效。怎麼做呢?首先要開始培養與缺陷相反的特質。先把它從大腦中整理出來並付諸實施。看看你自身有了多大的變化。當遭遇挫折時不要灰心喪氣,要大聲高歌:“我行!我會!”然後認真地繼續努力。要獲取成功,重要的砝碼是持續保持輕鬆快樂和興致勃勃。能做到這一點,其他問題也就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