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互信賴,相互幫助
協作關係是協作單位為了共同的目標和利益一起工作而形成的關係,協作夥伴之間隻有相互信賴,齊心協力,才能把共同的事業做好。協作事業的發展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有時也會出問題或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協作各方要互相支援和幫助,共同努力來克服和解決。絕不要一遇到問題和困難就互相推諉、扯皮,這樣隻會傷害協作夥伴的感情,影響協作。同時,還要關心協作夥伴協作事物之外的工作情況,對他們取得的進步和成就表示衷心祝賀;當他們遇到困難、遭受挫折、出現問題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盡力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雪中送炭”往往比“錦上添花”更能贏得協作夥伴的信賴和友誼。
(三)信守合同,避免爭端
組織間的協作,雖有一定的共同利益來維係,但畢竟是不同的組織,有著各自不同的性質、任務和目的,特別是在利益分配上還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因此,以合同的形式來確定協作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是防止和解決這些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合同是嚴肅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協議書。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協作者之間的利益衝突與糾紛會越來越多,協作各方的利益越來越依靠法律的保護。在協作活動中,組織能信守合同,就可以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爭端和糾紛。一旦發生了爭端,也要根據雙方所達成的協議或簽訂的合同在友好的氣氛中求得解決。6新聞媒介關係的協調一、新聞媒介關係的涵義
新聞媒介主要指報紙、雜誌、廣播和電視四大媒介。新聞媒介可以利用具體的手段和現代化的技術,把各種社會上的重要消息和事件及時、形象、生動地傳播給廣大社會公眾。新聞媒介以其四個特點而著稱:一是傳播的信息多,能夠將社會中每一件它們認為有意義的事件發掘整理出來,加以傳播。二是影響的範圍大,所有的新聞媒介都有巨大的覆蓋麵,有眾多的受眾。這種影響麵還可超出地區界限和國界,產生世界範圍內的影響。三是信息傳遞及時,可以將欲傳播的信息在數小時或數分鍾內.傳向全世界。四是影響力巨大,新聞媒介傳播的信息一般都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加以報道和評論的,因此常給人以公正、客觀的印象,容易得到受眾信任。因此,與新聞媒介的關係是組織相當重要的外部公共關係。一方麵,組織可以借助它在廣闊的空間和廣泛的範圍內傳播組織的信息,從而提高組織在大的範圍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另一方麵,組織也可以借助它改善在公眾中的不良形象,重新建立信譽。
運用新聞媒介為公共關係傳播活動服務,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支付一定的經費,從而占據一定的報紙、雜誌版麵,或占用一定的廣播、電視時間;一種是不支付經費,借助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以消息報道、專題采訪等來進行公共關係信息傳播。前一種方式雖是必要的,但是後一種方式對組織的公共關係活動更為有效,因為這種傳播的可信度和權威性更高,公眾更易於接受和相信。
二、協調新聞媒介關係的技巧
(一)廣開渠道,加強聯絡,建立一個新聞關係網絡
一般說來,社會組織與新聞媒介建立聯係的渠道有三種:一是組織登門拜訪新聞單位,主動要求建立聯係;二是通過上級主管部門介紹,同新聞界建立聯係;三是通過組織已有的新聞關係,介紹結識新的新聞單位,即利用新聞單位之間的“內線”來結交新朋友。對建立起來的新聞關係網絡,必須高度珍惜,多方加強聯絡,以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二)仔細研究新聞媒介的特點,掌握新聞工作的規律
新聞傳播是專業性很強的一個領域,隻有熟悉這個領域的業務特點,掌握其工作規律,才能協調好組織與新聞媒介的關係。除了要了解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不同類型的傳播媒介的功能和基本特點外,還要注意掌握好不同類型的傳播媒介的以下具體情況:編輯方針;截稿日期;欄目內容;發行周期;發行範圍;讀者對象等。隻有掌握這些情況,才能從中發現各種新聞媒介的工作規律,主動提供有價值的、對路的信息,協助他們開展工作。掌握這些情況,最常見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新聞媒J介檔案,將上述有關資料整理分類存檔,以便隨時查詢。
(三)尊重新聞工作者的勞動與權利
要求“尊重”是人的一種普遍心態,但在新聞工作者身上反映得似乎更加明顯。新聞工作者一方麵很尊重自己的職業,願意遵守本行業的職業道德,客觀地反映社會的真實情況,讚揚真、善、美,鞭撻偽、惡、醜,為讀者、聽眾、觀眾負責。另一方麵,新聞工作者要求別人尊重自己,尊重其職業特點,特別是尊重采訪的合法權利。
為此,記者采訪時,文秘人員應積極配合,努力幫助他們了解事實真相,落實數據,掌握細節,盡可能為其采訪活動提供方便;記者需要會見有關領導或人員,文秘人員應盡可能及時安排和引見;當記者發表了不利於組織的報道時,文秘人員應及時、婉轉地說明情況,提供真實材料,由他們決定是否更正或補充。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幹涉過問記者的采訪動機;不得幹涉記者的報道角度和報道時機,充分尊重他們的個人見解和風格。對於不便公開的組織機密或事實,應明確而委婉地向記者說明原因,請求諒解。
(四)遵循真誠、平等、守信、高效的原則
1.真誠
新聞報道的生命在於真實,記者搜求新聞實際上是在尋查事實的真相。因此,無論是向他們提供新聞稿,還是他們上門采訪,文秘人員作為組織的代表,一定要實事求是,既報喜,也報憂,既不誇大事實,也不掩蓋事實真相,更不能嘩眾取寵,製造欺騙公眾的假新聞去害人害己。
2.平等
對所有來往的新聞界公眾,不論機構大小,級別高低,交情厚薄,都應一視同仁,熱情接待,滿足他們平等獲得信息的機會和權力的要求,切不可厚此薄彼。同時,還應樹立雙方平等的觀念。有些文秘人員將記者看作高自己一等,處理與記者關係時有求助於人的自卑心理,這是不必要的。因為記者的責任是搜求、報道新聞,而文秘人員的責任是提供組織的新聞,一方搜求、一方提供,成為雙方處理好關係的基礎,雙方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雙方的關係也是平等合作,不存在誰去求誰的問題。因此,文秘人員在與記者交往中要消除自卑心理,不亢不卑,相互配合、相互尊重。
3.守信
文秘人員在與新聞界公眾交往時,要堅守信用,對新聞單位的約稿一定要按時按質提供,記者約定的采訪時間一定要遵守。對於記者自行在組織發掘到的獨家新聞,應視作記者個人努力的成果,為其保密,而不能為了擴大組織的影響和增加報道的機會,不經記者個人同意就泄露給其他新聞單位。隻有守信,組織和新聞媒介之間才能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互相諒解、互相默契的融洽的工作氣氛。
4.高效
新聞傳播時效性極強,是分秒必爭的信息事業,必須講求效率。記者因忙於應酬、采寫、發稿,時間很寶貴,無論是電話采訪,還是登門采訪,都希望迅速找到接洽人員,及時進行有效的采訪。當安排領導人見麵時,事先應有一定的準備,不要因情況不明而浪費時間。接待記者采訪的不一定要求是組織的主要領導人,記者需要的是掌握情況全麵又能對答如流的人,文秘人員就應具有這樣的素質。為了向記者隨時提供有關詳細材料,文秘人員必須注意收集貯存有關信息,以備急需。
(五)正確對待新聞報道
組織對於讚揚自己的新聞報道,要視作社會輿論對自己的鼓勵、支持,保持謙虛、謹慎的作風,再接再勵,將工作搞得更好;對不利於組織的報道要冷靜、沉著,迅速接受批評,知錯即改,吸取教訓,而不能無動於衷,陽奉陰違,甚至頂著幹;對新聞報道中失實之處,組織也不宜去追究新聞媒介的責任,而應一方麵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另一方麵向新聞媒介說明真相,爭取他們更正失誤之處。這樣對待新聞報道,就容易贏得新聞媒介的信任、支持,協調雙方關係。7涉外關係的協調一、涉外關係的涵義
在公共關係學裏,涉外關係不是指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而是指一個組織的活動進入國際範圍,與其他國家的相應組織以及當地公眾發生的非國家性的關係。與其它外部公眾關係相比較,涉外關係的最主要特征是組織的活動具有跨國的性質。自從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對外經貿活動有了空前的大發展,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服務進入國際市場,越來越多的組織同國外工商企業及社會各界進行了經濟、技術和文化交流。涉外關係的協調,日益成為公共關係的一個重要領域。
二、協調涉外關係的技巧
對於一個社會組織來說,協調涉外關係,目的在於通過有效的信息傳播,在國外公眾中擴大組織影響,樹立組織形象,從而取得國外有利的經營環境,開拓國外業務,占領國外市場。文秘人員在協調涉外關係時,以下幾點應特別注意:
(一)充分熟悉和掌握所在國的有關政策、法律、法令及其變化情況
各國都有自己的政策、法律和法令,涉外公共關係必須與所在國的政策、法律和法令相符合,才能取得所在國政府及有關組織的支持。否則,觸犯了所在國的政策、法律、法令,就會受到政府的阻撓、幹涉和破壞。因此,文秘人員在進行涉外公共關係時,一定要對所在國的有關政策、法律、法令及其變化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二)充分重視所在國的信息研究,特別要注意競爭對手的信息和動態
涉外公共關係需要掌握的國外信息範圍很廣,重點是要掌握所在國的技術信息和經濟信息,特別是競爭對手的信息和動態,如:與本組織有關的科學技術的最新動態,競爭對手在生產技術、產品設計等方麵的動向;同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供求變化與價格變動趨勢,組織所需原料、能源的供求情況,海外市場消費者的消費情況及變化等。文秘人員要通過多種渠道來獲得這些必要的信息,國外的報紙、雜誌、出版物及各種統計資料都是重要的信息來源。同時,還可以通過國外的專業信息服務機構以及利用出國考察和在國內接待外賓的機會,來廣泛搜集信息。隻有對國外信息有充分的研究和掌握,才能正確地作出決策,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充分了解所在國廣大公眾的需求、心理、風俗和習慣
涉外公共關係是以國外的社會組織、顧客用戶、技術合作者及各界人士等為公眾對象,由於這些公眾處於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生活在不同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不但與我國公眾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而且各國彼此之間也相去甚遠。因此,文秘人員必須全麵深入地了解自己將要與之交往的外國公眾的情況,如文化傳統、社會心理、消費需求、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及其它情況,發現其特點和規律性。在此基礎上,根據其特點設計適合他們習慣和要求的信息交流形式,使組織傳播的信息能夠為外國公眾所理解和接受。
(四)讓所在國的公眾更多地了解組織,提高組織的知名度
組織要通過有效的信息傳播,使所在國公眾對組織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知之甚多到發生興趣,對組織及其產品產生好感和信任,成為組織忠實的消費者。因此,讓所在國公眾盡可能地了解組織,提高組織的知名度,是涉外公共關係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這就需要文秘人員了解所在國的傳播媒介的基本情況,充分利用所在國的傳播媒介為本組織服務。
涉外公共關係是一項複雜的、高級的公共關係,從事涉外公共關係的人員除了要掌握上述協調技巧外,還必須知識麵廣,精通業務,懂得外語,並具有國際金融、法律、稅收、外貿、外交以及曆史、地理、禮儀等方麵的知識。
總之,無論和外部何種公眾的關係,文秘人員要做好公共關係工作都有三個基本內容:一是考慮和照顧到對方的利益要求,注意協調彼此的利益關係,以實際行動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二是及時通報和交流有關信息,加強相互了解,促使大家在現實基礎上提出問題、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三是加強情感聯絡,增進彼此友誼.,建立協作和合作關係。隻要做好了這三個方麵的工作,一般就能建立良好的外部公共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