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組織形象的構成
要進行組織形象的調查和設計,塑造、維護和鞏固組織的良好形象,就得了解組織形象是由那些要素構成的。
有人將組織形象分為內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內部形象指的是組織的機構設置、人員構成、技術設備、管理水平、經營思想、信念風格、辦事效率、合同信譽、員工素質、思想狀態等;外部形象指的是組織的名稱、標記、注冊商標、產品設計、裝璜廣告、辦公設施、廠容店貌、廠歌廠服、產品質量、售後服務以及各種附屬的印刷品的設計等。組織的內部形象和外部形象是組織整體形象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麵。其中,內部形象是外部形象的基礎和前提,外部形象則是內部形象的延伸與深化。
也有人將組織形象的構成要素分得較細,具體包括:
(一)產品形象
即通過所生產和經營的產品反映出來的形象,包括品種、質量、性能、材料、外觀、包裝、商標等。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書籍,學校培養的學生,餐館的菜肴等,也是產品,同樣屬於產品形象的範疇。
(二J服務形象
即通過優質服務展示的形象。公眾對組織的印象最直接、經常地是通過服務來體現。誰服務得好誰就贏得人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三)員工形象
即指組織領導人、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的形象,這是組織形象中最活躍的因素,包括員工的品德、素質、學識、作風、能力、風度、舉止、談吐、服飾等內容。組織內的每一個員工,都應對自己嚴格要求,將自身的形象看成是組織形象的化身。
(四)環境形象
即通過組織所在的空間環境及其設施所展現的形象,包括門麵、招牌、廠容店貌、辦公室、展覽室、會客室、生產場地、林木綠化,以及櫥窗、指示牌的設計、裝璜等。環境形象構成了現代辦公文明、生產文明、商業文明的重要內容。
(五)文化形象
即通過組織的整體文化素質所表現出的形象,包括精神風尚、價值觀念、行為準則、民主作風、曆史傳統、英模人物、職業道德、文化網絡以及口號、訓誡、廠歌、廠旗、廠服和各種宣傳品等,顯示著特定的文化氛圍。
(六)標識形象
即通過標誌和識別係統,幫助公眾識別和記憶組織的形象,包括組織名稱、品牌、商標、徽記、廣告形象,包裝設計、主題詞、宣傳格調、典型音樂、特定的字體和色彩等。三、組織形象調查與評價
要準確了解組織形象,需要針對性地開展調查,對組織形象的自我期望形象和實際形象進行客觀的比較、分析,找出二者之間的差距,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盡可能地彌補和縮短二者的差距。
(一)組織自我期望形象的調查、分析
組織自我期望形象或稱理想形象,是指一個社會組織自身期望在公眾心目中所建立的形象。它是一個組織公關工作的內在動力、基本方向和奮鬥目標。組織對自我形象的期望值,要從實際出發,做到主觀願望與客觀可能的有機結合。因為期望值越高,公關工作的成功率就越小;期望值過低,那就失去了形象調查的意義;期望值適中,開展公關工作既有了明確的目標,通過積極努力又可保證公關工作的成功。科學的組織自我期望形象的調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l.組織的實際狀態和基本條件的調查
首先要調查了解組織內部的基本情況,如組織的建立時間、職責範圍、曆史傳統、正在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具備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等。對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來說,要調查和掌握組織的職責範圍、工作內容、機構設置、層次結構、管理方法、活動原則、辦事程序、人員組成、領導水平、工作效率、員工的培養、使用、待遇和重大決策、重要事件等。對工商企業來說,要調查和掌握組織的經營方針、管理政策、生產狀況、財務狀況、技術開發狀況、市場經營狀況、人事組織狀況以及產(商)品種類、規格、型號、花色、式樣、價格、廣告宣傳、包裝質量、經營特色、服務水平等。
2.員工階層的調查
組織確定的公關目標,需要廣大員工的理解、認同和支持,才可能得以實現,因此,需要通過調查,了解員工對組織的評價、要求及各種批評、建議,了解他們對領導層提出的總目標的支持程度,J,解員工對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期望值,發動全體員工幫助組織尋找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提出改進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