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奏。高頻率、快節奏、大梯度不利於幼兒成長和發展,我們要等待、要鬆手,讓幼兒主動探究、尋找方法,而不是握緊拳頭。這種做法變關注教師的“教”為關注幼兒的“學”,盡管幼兒可能出現錯誤,但發現錯誤、正視錯誤、改正錯誤,對幼兒來說彌足珍貴,教師以足夠的耐心和等待給幼兒更多發展空間,幼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充分激發,教師的智慧在“無為”中閃現。
三、曼——形散而神聚,讓幼兒的經驗得到提升
沙藝術是曼妙的、柔美的,沙的奇妙還在於它的可聚可散,教育理念恰恰告訴我們,我們要追隨幼兒的天性,在充分滿足幼兒自由探索興趣的基礎上,適時巧妙的點撥,化腐朽為神奇。幼兒在沙畫活動中能習得沙畫技巧,培養審美情趣,發展創造能力,但要幼兒對沙畫活動始終充滿激情、樂於探索,我們就要讓幼兒對沙畫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沙畫活動中教師的沙畫表演;沙畫與其他領域的完美融合;各種沙藝遊戲等,能激起孩子無限的創作欲望和興趣。
沙畫不僅屬於藝術範疇,還可以把它和語言、科學、社會等各個領域相互滲透。如語言活動《夜晚的城市》中,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學習詩歌後,讓幼兒進行沙畫創作,有了詩歌的知識儲備,幼兒畫起來更得心應手,“路燈亮了,像神氣的士兵在站崗,車燈亮了,像可愛的精靈在奔跑,霓虹燈亮了,像美麗的音符在跳舞,城市的夜晚可真美啊……”在光與影的世界裏,或明或暗、或聚或散、或近或遠,三五分鍾,一幅幅曼妙、柔美、童趣的城市夜景就在幼兒手中誕生了。沙形散而神聚,猶如幼兒教育的各個領域,既相對獨立,又相互滲透。我們把沙畫滲透在各領域,以幼兒為主體,以學定教、先學後教、多學少教,讓幼兒自主學習、自由探索。
一掬細沙、一雙巧手,或點、或揉、或抹、或漏,成就一幅幅美麗的沙畫,有的可愛童趣,有的溫馨感人,有的創意無窮……沙畫自然生態、樸實無華,真正讓幼兒回歸本真、展現自我。沙畫教學讓我們在生態、低碳、高效的活動中,展現精彩的教育智慧。沙畫是一門藝術,教育亦是一門藝術,我們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用心嗬護,智慧引導,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大膽表現、快樂學習、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