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反帝反壟斷
鬥爭的新發展
國際壟斷資本對勞動群眾基本權利的進攻,已經激起了各國人民的強烈反抗。與會的共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一致認為, 歐洲、中東及世界各地的抗議、罷工和遊行示威活動在不斷地高漲。“人民正在書寫一部反帝國主義侵略的光輝鬥爭史”(巴基斯坦共產黨代表語)。
菲律賓共產黨國際關係委員會主席薩爾凡科·M.科普茲指出,“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民死於擴大的饑荒、貧窮和帝國主義發動的非正義的戰爭,從而引發了工人階級波瀾壯闊的反抗鬥爭,這一現象不僅發生在被貧窮困擾的第三世界,而且還發生在發達國家,這裏的鬥爭甚至表現得更為突出。”伊朗人民黨代表特別談到歐洲工人階級的鬥爭,他指出,在“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臘,成千上萬的工會會員和工會活動家走上街頭進行遊行示威,抗議進一步緊縮政策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抗議運動還采取了新的形式,如‘占領’運動、英國人民對政府未能解決富人逃稅問題的‘抗議’和西班牙人民的憤怒‘示威’等。隨著資產階級政府對人民社會福利的蠶食不斷擴大,抗議行動已經開始在社區層麵發展壯大起來”。
反對轉嫁經濟危機後果的鬥爭還從歐洲延燒到北美,加拿大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金柏·卡略爾指出,在加拿大,“大量的人民鬥爭已經發生,最令人矚目的則是在魁北克因反對高稅收而進行的大罷工。罷工於2011年2月開始,持續了好幾個月,並有成百上千的學生加入進來。這場鬥爭同時還譴責了政府的新自由主義政策,正是這一政策讓大量的工人失業並使他們團結起來。”
在南半球的大洋洲,也因帝國主義侵略的升級而激起廣泛的抗議行動。澳大利亞共產黨指出,“許多澳大利亞人都對澳大利亞缺乏獨立的外交政策感到厭惡和氣憤。70%的澳大利亞人要求裁減軍費,82%的人反對為擴大軍費開支而增加稅收。超過70%的人反對澳大利亞參加伊拉克戰爭,大多數澳大利亞人希望澳大利亞立刻撤出阿富汗”,“和平團體的網絡已經在澳大利亞聯邦的每一個州內建立起來,它們結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網絡——澳大利亞獨立與和平網絡,旨在增進公眾注意力。和平網絡反對美帝國主義在澳大利亞的軍事存在和該地區的軍事化。”
帝國主義的“新中東”計劃理所當然地遭到了阿拉伯人民的強烈反抗。英國共產黨指出:“2011年在中東地區掀起了廣泛的反抗鬥爭,在突尼斯,在埃及,在阿爾及利亞,在也門,在巴林,在約旦,在黎巴嫩和敘利亞,廣大人民群眾奮起反對帝國主義的壓迫,反對所謂‘民主規則’。”黎巴嫩共產黨總書記哈拉德認為,阿拉伯人民反對帝國主義“新中東計劃”的鬥爭采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但所有這些鬥爭形式“都是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計劃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專製政體。這也是阿拉伯人民鬥爭的共同特點,盡管鬥爭的形式各異”。
另外,俄共中央國際部主席安德列·費裏波夫通報說,“俄共已經在全國各地組織了遊行示威、集會和糾察隊”。斯裏蘭卡共產黨通報說,該黨與“它的左翼盟友團結在一起組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要求重新修改憲法,使黨重返國會”。
與會代表還認為,當前的反帝反壟斷鬥爭在拉美也有了新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鬥爭形式,從而為鬥爭增添了新的推動力。《貝魯特宣言》指出:“在拉美,反帝力量、工會和其他社會運動繼續為了人民的權利和反對帝國主義而開展鬥爭。在這些反帝國主義侵略的鬥爭中……出現了以捍衛國家主權和社會權利為綱領的政府,他們也為反帝鬥爭增添了新動力。”
在反帝反壟斷鬥爭中
為實現社會主義創造條件
第14次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通過的《貝魯特宣言》指出,經濟的持續衰退和壟斷資本的全麵進攻“意味著世界又一次來到關鍵和危險的交叉路口,矛盾和競爭正在激化”,“開展工人和人民鬥爭的現實機遇與風險並存”。會議強調,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必須適應當前發展的形勢,進一步加強團結與聯合行動,共同推進反帝反壟斷鬥爭,推進和實現社會主義替代,以徹底克服經濟危機,從根本上維護勞動人民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