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反帝反壟斷鬥爭堅決維護各國勞動群眾的基本權益(1 / 3)

加強反帝反壟斷鬥爭堅決維護各國勞動群眾的基本權益

政黨世界

作者:聶運麟 吳國富 周華平

第14次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於2012年11月22—25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召開。會議由黎巴嫩共產黨主辦,來自五大洲44個國家的60個共產黨和工人黨的84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為了滿足人民的社會、經濟和民主權利的要求和願望,為了實現社會主義,讓我們加強鬥爭,反對不斷升級的帝國主義侵略!”與會的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就當前經濟危機的演變、帝國主義猖狂的侵略行徑,以及壟斷資本對人民生存權利的進攻等問題開展了深入的討論,並就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國際團結和采取共同鬥爭行動達成共識。

資本主義經濟的

“第二次衰退”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對正在發展的經濟危機進行深入分析,把握不斷發展變化的世界形勢,確定工人階級當前的鬥爭任務,這是自2008年以來曆次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的一個突出特點。參加本次會議的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一致認為,自2008年以來的曆次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對經濟危機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會議通過的《貝魯特宣言》重申2008年開始的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製度性危機的觀點,強調該危機是“過度生產和過度積累的資本主義危機”、危機的根源“在於資本和勞動之間尖銳的基本矛盾”,並確認“這一矛盾進一步深化並加重了”。

第14次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對經濟危機在當前的新發展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目前還遠未走出經濟危機,並麵臨著新的經濟衰退。加拿大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金柏·卡略爾指出:“資本主義係統內的危機在繼續,盡管統治集團在努力扭轉,但依舊呈現出向下螺旋式發展的態勢。”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央委員亞秋裏認為,歐洲各國作為經濟危機的重災區,其主權債務危機的陰影尚未完全褪去,現在又麵臨著“第二次衰退”的威脅。亞秋裏在發言中指出:“當第三季度的出口額下降0.1%之後,歐盟官員就宣布歐元區正式回到衰退當中……這是緊隨著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下降0.2%之後發生的。”歐盟的核心國家和邊緣國家在這次衰退中無一幸免,“從2012年開始,德國的經濟增長率也放慢了”,法國“從經濟學家那裏為自己‘贏得’了‘歐洲所有經濟體當中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的綽號”,“‘3A’等級的荷蘭也眼睜睜地看著國內生產總值每季度在以1.1%的速度急劇下降,這個數字是預期跌幅的5倍”。“第二次衰退”的危險在美國同樣存在,並有可能給全球經濟帶來深重影響。亞秋裏指出,美國的“財政懸崖”一旦“墜崖”,“將破壞性地導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下降4%到6%。不僅會把美國推入持續的衰退當中”,而且“將會把全球經濟推入衰退當中,‘在2013年將使全球增長率減半’”。

壟斷資本對勞動群眾

基本權利的猖狂進攻

為了擺脫經濟的持續衰退,壟斷資本對內實施“緊縮政策”,將危機的後果轉嫁到本國勞動群眾身上;對外實施新的侵略擴張,加強對世界油氣等自然資源的控製,所有這一切都是對各國勞動群眾生存權益的猖狂進攻。然而,壟斷資本擺脫危機的舉措並沒有帶來經濟的好轉,反而使其陷入了新的經濟衰退中。對此,希臘共產黨總書記帕帕莉卡作了深刻的分析,她指出:“自由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這兩個‘處方’……都是當代壟斷資本戰略的組成部分。”然而,“自由主義和凱恩斯主義的管理方式,在20世紀既沒能避免經濟危機,也沒能避免帝國主義戰爭。如今它們同樣也無法避免這二者的發生。”

壟斷資本向勞動人民基本權益的進攻在歐洲表現得尤為突出。歐洲各國政府為擺脫持續發展的經濟危機,相繼推行“緊縮政策”,其實質是向勞動人民轉嫁危機負擔,使勞動群眾承擔經濟危機的全部後果。正如愛爾蘭共產黨總書記尤根納·麥克·卡坦所指出:“為了解除危機,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不惜犧牲勞動人民的利益,並利用這次危機作為多重打擊工人階級的契機。”匈牙利、盧森堡、西班牙和瑞典等歐洲國家共產黨的代表生動描述了這些國家的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所遭受的苦難。在匈牙利,“高通脹、高失業、無法償還的銀行信貸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勞動群眾的頭上”。總人口隻有1000萬的匈牙利卻“有100萬失業人口,300—400萬人維持在貧困水平以下”。在愛爾蘭,“人民將支付70億歐元的債務利息,並向債券持有人支付近50億歐元”,“工資和公共服務的削減導致了不斷增長的失業和貧困”,“國家大量削減公共開支和就業名額,征收新稅,削減工資、養老金和社會福利,這給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難”。在愛爾蘭,社會的失業率是14.8%,其中“青年人失業率達到30%。”在盧森堡“政府對現行的薪金和養老金體製大做文章,正在嚐試推出新的稅種、增加稅費。將危機的重負全部轉嫁到了勞動人民、失業者、年輕一代和領退休金者的身上”。在西班牙,人們到處可以看到對工人權利和公共部門的野蠻掠奪, 西班牙的失業率達到了25.02%,“不少工人失去了住房、社會福利”。在瑞典“失業率是9.2%,這一比例高出了歐盟的平均水平”,並導致“約25%的16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沒有工作”。

第14次共產黨和工人黨通過的《貝魯特宣言》對此作了總結性的論述:“各種資產階級管理危機的不同模式都沒能成功控製危機;同時這些模式又無不野蠻地踐踏人民的權利”,“帝國主義應對危機的特點就是對人民的社會、經濟、民主、民族權利的全方位侵犯,這極大地破壞了20世紀工人和人民的鬥爭成果,強化了剝削和壓迫的程度”。

對外發動侵略戰爭,是壟斷資本擺脫危機的又一慣技。近年,不斷升級的帝國主義侵略,既表現在直接的軍事幹涉和公開的政治幹預上,同時也表現在利用國際金融機構對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生存權益發起的進攻上。所有這一切就集中體現在帝國主義正在推行的“新中東”計劃中。與會的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的代表指出,從突尼斯到利比亞,再到目前的敘利亞和埃及,都發生了由帝國主義策劃的推翻現政權的所謂“運動”,且這一運動還有進一步持續發展的趨勢,其下一個目標已經盯住了伊朗。土耳其共產黨國際部主任康噶·奧奈克在發言中指出,“新中東”計劃意味著“全世界帝國主義幹涉的戰略變化”。這種新帝國主義的特點,是“它沒有像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那樣的直接軍事入侵”,而是利用受害國的內部勢力,通過資金、軍事培訓的暗中支持,“從外部對政府施壓,迫使政府投降”,從而達到“改變國家的政治結構”,使其“更加契合帝國主義的利益”的目的。希臘共產黨總書記帕帕莉卡指出“新中東”計劃的目的,在於“完全控製自然資源”,為此它們“推翻現政府,然後對新政府進行更好的控製”。與會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強烈譴責帝國主義的“新中東”計劃,表達了堅決反對“新中東”計劃的立場。英國共產黨代表強調指出:“我們堅持隻有該地區的人民,隻有他們自己才有權利去決定他們國家的前途及未來。”土耳其工人黨中央委員默罕默德·奧哲在發言中也強調,“首要的是聲明反對任何國家有權幹涉他國的內部事務”,“任何國家政權的變更都隻能是該國人民的權利並由他們來決定,沒有任何‘更高的道德目標’能夠賦予外部勢力剝奪人民的權利”。《貝魯特宣言》表達了與會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的共同意誌,強調各國共產黨“在帝國主義瘋狂的擴張和侵略背景下,要特別注意帝國主義在中東采取的新侵略方式,即‘新中東’計劃。該計劃的執行將把中東的地區和人民重新分裂成為不同的種族和宗教群體,並使他們不斷地相互殘殺”。並要求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采取共同行動,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在中東猖狂的侵略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