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格局變動深化推動中國國際戰略再調整(3 / 3)

盡管如此,就當前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而言,快速上升的亞太地區的戰略重要性尚未壓倒性地超過中東,對美國國家安全與全球戰略的現實緊迫性也尚未超過中東。換言之,中東變局對於美國現實的安全利益依然重要而且緊迫。對此,無須過高估計。但是,不排除可能出現美國在中東與亞太之間拉鋸的局麵。美國在自身無法向亞太投入更多資源的情況下,有可能進一步發揮所謂“巧實力”,更加注重利用中國與周邊鄰國的矛盾,以收借力打力之效,這將給周邊鄰國借助美國的站台撐腰對華采取強硬路線留下更多不確定性,從而進一步推升中國與周邊鄰國的矛盾、分歧和摩擦,甚至引發地區局勢緊張乃至衝突。這種形勢當然會對中國構成戰略壓力和挑戰。

四、中國勾畫新型國家安全

疆界,尋求國家利益

與國際責任的戰略平衡

對於國力正蒸蒸日上,且社會製度與全球主要大國迥異的中國,如何發展與外部世界的關係,成為國際社會解讀中共十八大的關鍵點之一。近年國際地位的快速上升,把中國推到了世界舞台中央。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中國與外部世界關係的戰略再調整。剛剛完成換屆的中國領導層,也麵臨一個重新認識世界的問題,即麵臨著要對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總體戰略形勢做出清醒理性的認知與判斷。從十八大報告中我們能夠體會到,未來十年中國政府和領導人的注意力,仍聚焦在13億中國人民的福祉和民生議題上。中國未來十年的戰略發展規劃,仍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十八大報告中涉及外交、國防政策等內容,其闡述的國際戰略思路表達了中國在未來十年將繼續融入國際社會,同時中國要擔當國際秩序的積極建設者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崛起已是曆史的必然趨勢,但中國永遠也不會成為美國那樣的超級大國。中國選擇和平崛起的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實在是中國數千年文化道統的內在規定性使然。

在美國政治家和戰略家眼中,“中國的崛起”對美國霸權的未來和世界的未來具有重要影響,其未來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中東變局。從地緣戰略角度看,美國動態兼顧中東與亞太的戰略部署及其實施,加上中東、中亞、南亞和東南亞原本就存在的地緣聯係,以及能源通道和海上戰略通道的紐帶作用,推動亞洲大陸東西兩翼聯動持續增強,進而與西太平洋共同作為一個整體板塊在全球戰略格局中進一步隆升。這將使亞洲和太平洋的地緣戰略格局和地區局勢呈現越來越多的新變化和新特點。

亞太多重戰略關係的重組無不與中國直接相關。美國的亞太戰略旨在確保其戰略存在、實現地區力量再平衡、重新塑造環境。美國既要通過對中國周邊的影響力對中國保持戰略牽製,又不願損害與中國的共同戰略利益。也就是說既要發展強勁的對華關係,又要推進美國與亞太地區盟友和新興夥伴的關係。同樣,周邊國家則在中國與美國之間尋求戰略平衡,既無法決然割舍與中國的經濟利益紐帶,又希冀尋求美國的安全保護。2012年發生的黃岩島暨南中國海危機和釣魚島事件,已充分地顯示了東亞地區這種複雜的相互牽製、平衡、再製衡的關係。

毋庸諱言,近年所謂的東亞安全問題,除朝核問題之外,幾乎無不與中國與周邊鄰國的領土爭議相關,無不涉及中國的領土主權安全。釣魚島問題也好,南海問題也罷,以及與周邊海上鄰國的海域劃界問題,中印邊界問題,等等,都有可能成為或已經成為威脅東亞區域安全穩定的不確定因素。可恰恰是在過去30多年裏,相關當事國家恪守了由中國倡導並率先踐行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戰略默契與戰略信用,才有效地保持了區域內的安全與穩定。近年來,此類事端不斷發酵,實在是因為域外大國積極介入興風作浪,某些當事國家仰大國之鼻息,片麵打破長期的戰略默契和信用所導致的。

盡管美國一再向中國解釋其戰略再平衡並非針對中國,但近年來美國在亞太區域乃至東亞地區的所作所為,卻讓中國不得不對美國的行為生出諸多戰略疑慮:美國在中國周邊一波連著一波的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美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的推波助瀾,在釣魚島問題上堅持援引美日安保條約;美國高調宣稱要將其海軍力量的60%部署到亞太地區,並已著手調整這一地區的美軍兵力。美國人總抱怨中國的戰略意圖不透明,而美國這些與其言論相悖的行為,卻在短時間內,以極其強烈的形式、規模和力度讓中國切實感受到了巨大的戰略壓力。那麼,美國的戰略意圖究竟為何?中國當然認為美國的戰略意圖是不清晰、不透明。

中共十八大報告高度關注海洋、太空、網絡空間安全,表達了一種適應時代的大國防觀,以更為廣闊的國際戰略視野,審視正在發生的國際戰略格局的大調整,勾畫出新型的中國國家安全疆界。中國所謀求的國際戰略安全環境,已成為全球大安全環境——即全球總體安全環境的既定組成部分,且必將對全球總體安全環境的建設發揮積極的建設性的戰略作用。

中國的發展隻會對世界有好處。中國是個負責任國家,我們要努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同時也要處理好中國和外部世界的關係,既爭取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也努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以往,我們更多強調為中國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現在我們不僅要創造環境,還要做貢獻。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仍然麵臨一係列嚴峻挑戰,還有許多需要麵對和解決的問題。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麵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一枝獨秀,這就要求各國同舟共濟、和衷共濟,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中國需要以大國的風度,擔負相應的國際責任,力所能及地提供公共產品,在維護中國自己的國家利益與中國應當擔負的國際責任及應該發揮的建設性作用之間,尋求實現戰略平衡。

(第一、 第二作者均係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徐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