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 旖旎(yǐǐ,音椅你)——本為旌旗飄揚貌,引申為柔美婀娜。
n③ 綢繆(chóumóu,音綢謀)——此指情意深厚纏綿。
① 謔(xuè,音血)——開玩笑。
同下樓來。
李嶽睜睛豎發,厲聲大怒,喝道:“唗,你兩個幹得好事!”那小姐見是叔叔,嚇得麵孔通紅,魂靈都掉在半空裏,連忙掩麵跑歸。李嶽就把文荊卿一把扭住劈麵打了幾拳,道:“這麗春樓上,又不是賈氏私衙,你兩個在此何幹?今日你還是願生願死?”文荊卿道:“隻願送官。”李嶽道:“你這樣說,隻道我不敢將你送官麼?且與你先去見了老夫人,然後同到府堂上去,當官結煞。”就把他扭到堂前。
那老夫人方才下轎,見了他們兩個,便上前勸住道:“叔叔,為甚麼事來?”李嶽怒道:“嫂嫂,你養得好女兒,今日見我們不在家,同這個無籍棍徒,在那麗春樓上,做了一場醜事。恰好天教泄漏,是我劈頭撞見。而今那沒廉恥的丫頭,嫂嫂你自去教訓他罷了。這光棍,待我送到府裏去,問他個大大罪名,方才得消此恨。”
老夫人聽了,頓足捶胸道:“叔叔,原來他兩個做出這場醜事來,教我的老麵皮放在哪裏!”李嶽道:“嫂嫂,莫說你沒了體麵,我叔叔專在人頭上說大話的,況且前日一個使婢做了一場話靶,今日又是一個嫡親女侄,越教我做人不成了。”那文荊卿心中自揣有虧,隻是低頭含愧,再不敢辯一句兒。李嶽把他扭住,一齊來到府前。
真個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裏。那些街坊上人,聽得李二相公捉奸,掩得哪個的耳目,霎時間一人傳百,百人傳千,城裏城外,紛紛簇擁來看。
原來那店主也知道了風聲,欲要到李府去看望,又思想得起前日原是他家指引去的,若沾染到身上來,便洗不幹淨。連忙打發安童,急奔到府前,看他主人分曉。
恰好此時太尊正坐晚堂,李嶽就在府前寫了一張告狀,把他扭到府門外,叫屈連聲。太守著人叫進,便問道:“為甚麼事的?”李嶽道:“爺爺,首強奸室女的。”就把狀詞呈上。太守展開一看,狀上寫著:
告狀人李嶽,告為強奸室女事。女侄李若蘭,宦室名姝;赤棍文荊卿,色中餓鬼。東家牆摟其處子,不思有耳隔牆;章台①柳已折他人,謾道無心插柳。麗春樓上,強效鸞皇;孽鏡台前,叩除梟獍② 。上告。
太守高穀,原是賜進士出身,大有才幹,決斷如流,況且清正慈祥,寬弘仁恕。將狀詞看了一遍,見是宦家子女,先人體麵,心中便有幾分寬宥之意。看這文荊卿又不像個下品庸流,便喚文荊卿上來,問道:“看你堂堂儀表,當知理法,何為強奸宦門室女,辱玷宗風,當問死罪矣。”文荊卿哀告道:“老爺,李府花園牆高數仞,不是他侄女開門延納,小的豈能飛入?奸情不敢隱昧,乃和奸,實非強奸。況小的也是宦門舊裔,可憐兩家俱係宦家子女,並未婚娶,今日若打死案下,不如放生。望老爺天恩憐宥。”
高太守道:“強奸重情,當拘李氏執證,才見分明。”便喚公差標臂,把李小姐立刻拘到案前。高太守問道:“你叔子首你奸情,是真是假?”小姐跪在案前,頳顏無語。太守喝了一聲道:“奸事必然有的,但是和奸,實非強奸。”小姐事到其間,卻也顧不得出乖露醜,隻得帶著滿麵嬌羞,低低把當日麗春樓前相見,兩下傳詩,後又喬作醫人探病的緣故,從頭至尾控訴一番。
① 章台——舊指妓院。
② 梟獍(xiāojìng,音肖竟)——惡鳥。相傳梟食母;獍食父。
高太守道:“你兩個既都是宦門子女,也該謹持理法。”小姐道:“一時之錯不可返,白圭①之玷不可磨。望老爺仁慈曲庇,澤及閨幃,雖死不忘恩德。”文荊卿見高太守不甚嚴究,覺有幾分好意,便又叩首道:“老爺,今日若一按法,則為鼠為狗;一原情,則為鳳為鸞。望老爺高台明鏡,筆下超生。”這李嶽跪在丹墀下,見高太守隻聽他兩人口詞,一問一答,說得不已,隻得吞聲,不敢向前爭執。
高太守道:“你兩個既能作詩,文荊卿就把這簷前蛛網懸蝶為題,李氏就將這堂上竹簾為題,各人麵試一首。”文荊卿遂信口吟雲:
隻因賦性太顛狂,遊遍花間覓遍香。
今日誤投羅網內,翻身便作探花郎。
李小姐亦遂吟雲:
綠筠劈破條條節,紅線經開眼眼奇。
隻為愛花成片段,致令直節有參差。
高太守聽了,讚歎不已,見其供稱俱未議婚,便站起身道:“今日若據律法,通奸者各該杖八十,姑念你二人天生一對,才貌兼全,況又俱是宦門子女。古雲:君子樂成人之美。當權正好行方便,吾何惜一屈法,不以成人美乎?就令你二人締結姻盟,宜室宜家,是亦一大方便也。”遂援筆判雲:
審得文荊卿青衿才子,李若蘭紅粉嬌娃。詩詠樓前,欲贅相思寸念,病挨閫內,誰憐兒女私心。
乘母氏之酬願,遂締約於園亭;適叔子之歸家,得真情於婢口。打散鴛鴦,不過直清理法;配成鸞鳳,無非曲就名門。欲開一麵真還假,要正三綱和也強。從此兩偕姻眷後,不須鑽穴與逾牆。
李嶽稟道:“老爺如此龍判,則蕭何律法,不亦虛存?但非禮成婚,使後人何以為訓?”高太守道:“豈不聞卓茂雲:‘律設大法,理順人情’。
況他兩個才貌兼全,正是天生一對。就今日團圓之夜,許令歸家,遂締良姻,恰成一場美事。”李嶽不敢再執,一齊叩謝出來。
畢竟他兩個回家成親之後,那李嶽與荊卿又有甚說?再聽下回分解。
① 白圭(guī,音歸)——以白圭比喻純潔美好的品德。圭,古玉器名,長條形。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