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李二叔拿奸鳴枉法 高太守觀句判聯姻詩:(1 / 3)

蕭何①律法古相傳,大法昭昭若鏡懸。

凡事容情多隱漏,此心據理可從權。

為官須用存陰騭,處世何妨種福田。

切莫營私傷大義,好將方寸坦平平。

卻說文荊卿自承老夫人款留在府,那店房中一應看管,盡托付了安童。

店主婆便把專好飲酒的話說與老夫人知道。那老夫人隻要女孩兒病好,莫說是酒,便是要他性命,也不推辭。就把造下的陳年老酒開將出來,早晚憑他飲個暢快。有詩為證:

麗春樓外聯詩句,何意今來作酒仙。

果是梓潼能有驗,天緣輻輳遇嬋娟。

看看過了十餘日,那小姐病體果然痊愈。老夫人十分喜歡,對著荊卿道:

“文先生,前日若使小女無緣相遇,今日必為泉下人矣。”文荊卿道:“老夫人,吉人自有天相,與小可何功之有?”

說不了,隻見那小姐端然是舊時妝扮,微展湘裙,緩移蓮步,著瓊娥隨了,慢慢的走出堂前。文荊卿見小姐出來,連忙起身下階站著,偷睛看了幾眼。你看那小姐今番初病起來,更比舊時愈加標致。但是老夫人當麵,卻也要別嫌疑,隻得恭恭敬敬,依舊進房而去。

老夫人見了小姐,止不住笑逐顏開,道:“我兒,你那裏曉得,今朝又與我做娘的一同聚首,這雖是文先生的功效,也還虧祖宗護佑,神力扶持。”

小姐道:“母親,孩兒前日的病症,已入膏肓,若不是文先生起死回生,今日已遊泉下。想將起來,此恩此德,沒世難忘。隻是一件,還要母親分付,早晚茶飯上務要周旋,不可怠慢了他。”老夫人道:“我兒,這是做娘的心上事情。況且又是人家體麵,我兒不須過慮。”那小姐隻得微笑了一聲,便一隻手扯著老夫人,一隻手扶了瓊娥。你看他瘦怯怯一個身子,還如柔條嫩柳一般,搖搖顫顫的,與老夫人同進房去。

原來那文荊卿書房,與堂前止隔得一帶欄杆,那小姐和老夫人說的言言語語,他句句都聽得在耳朵裏。輕輕的把窗兒推開一條線縫,悄悄張了一張,隻見老夫人、小姐都進房去了,便把氣來歎了幾聲。有詩為證:

雲想衣裳花想容,可憐對麵隔千重。

何時擬約同攜手,直上巫山十二峰。

原來那李府的屋宇甚是寬大,左右書房共有二十餘間,都是沒人居住,空閑封鎖的。你道那小姐適才走到堂前,專為著那一件?恰是有心來看這荊卿住在那一間房內。

這文荊卿在李府中將及半個月日,雖是不時得見小姐,他兩個從來未出一言,隻是暗暗的你思想著我,我顧盼著你。一日是八月十四,隻見天邊月色漸圓,他卻瞞過了老夫人,打發瓊娥先去睡了。也是有心要見文荊卿,說幾句知心話兒,悄悄掩上房門,走到堂前,見那月光甚是愛人,便向欄杆上倚了一會。

① 蕭何——漢初劉邦大臣。

恰好那文荊卿也乘著月色,慢慢踱出來,口裏微吟五言律詩一首雲:

清風動幃涼,微月照幽房。

佳人處遐遠,蘭室無容光。

襟懷擁虛景,輕衾擁空床。

居歡惜夜短,在感怨宵長。

拊①枕獨嘯歎,感慨心暗傷。見了小姐,即便整衣趨步,匆匆向前唱喏。

那小姐俯首含羞,閃避無地,隻得回了一禮。文荊卿遂迎笑語,執袂②牽裳。

小姐掩口低低笑道:“文先生噤③聲,這堂後就是我母親寢室,倘聞笑語音聲,反為不美。”文荊卿靦腆道:“小姐,你豈不聞色膽如天,今日莫說是老夫人寢室在側,總然刀鋸在前,鼎鑊④在後,拚得一死,與小姐締結百年,終身之願足矣。”小姐推托道:“君為讀書人,妾豈淫奔女。若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效桑間濮①上之風,非我二人所為也。”文荊卿正色道:“我想小姐前有貴恙,得小生便能痊起,如小生明日染了些病症,反又在小姐身上送了殘生。請小姐三思,萬勿固卻。”

你看小姐言雖如此,一霎時春心也動,滿麵嬌癡,便無回答。荊卿深深揖道:“果然小姐不嫌卑末,就此星前月下,共設誓盟,以訂後來姻眷,尊意如何?”小姐隻是掩口無言。文荊卿見他十有八九垂憐之意,便輕輕攜手下階,同向月明之下,雙雙共結深盟。文荊卿就把個笑臉堆將下來,將小姐挽著香肩,遂要同進房來。那小姐又驚又怯,隻得勉強一同進房。文荊卿便去閂了房門。

你看一個媚言媚語,一個半推半就。這文荊卿便與小姐解了繡襦,鬆了玉扣。那小姐隻得含著嬌羞,把臉兒背在燈後,憑他鍛練。沒奈何露出冰肌玉腕,兩個摟抱胸膛,似漆投膠,如魚得水,霎時歡愛一場。

這小姐站起身來,便整衣對著荊卿道:“文先生,妾實謂今生已做鴛鴦塚,誰知又做鳳鸞交。既蒙君心不嫌葑菲②之微,妾意實欲遂絲蘿③之願。隻是鳳鎖鸞韁,飛不出幾重華屋;雲橫樹繞,盼不到二六巫山。猶幸今宵得慰相思,便即赴泉台,亦瞑目矣。妾不能為贈,聊賦一詩獻上,幸乞見納:

天上有圓月,人間有至情。

圓月或時缺,至情不可更。

君為萍水客,妾乃閨中英。

相去千餘裏,遂結百歲盟。

會合真非偶,恩情果不輕。

堅貞如金玉,永遠若碑銘。

一諾千金重,毋玷妾清名。

洗心事君子,願勿愧梁生。”

文荊卿見詩,微笑道:“小姐是金屋瓊姿,無論閨壺女紅,兼通文墨,① 拊(fǔ,音府)——用如“撫”。

② 袂(mèi,音妹)——衣袖。

③ 噤(jìn,音進)——閉口不言。

④ 鑊(huò,音獲)——古時指無足的鼎。今南方話即稱“鍋子”。“鼎鑊”指古代以鼎 鑊煮殺人的酷刑。

① 濮(pú,音菩)——古水名,指流經春秋衛地之水。

② 葑(fēng,音風)菲——蔓菁和葍(fú,音福)兩種蔓草。此為謙詞。

③ 絲蘿——免絲與女蘿兩種蔓生植物,糾結生長在一起。古人以借喻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