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韓蕙姿與韓玉姿姊妹兩人,聽說個杜公子到了,巴不得一看,撇下肚腸,因此俱已留心,早早都站在那廳後簾子裏,正待看個仔細。恰好杜開先正慢將進去,去回頭一看,隻見那簾內站著的,端然是元宵夜瞥見這兩個女子。你看他,兩隻腳雖與韓相國同走,那一片心兒早已到這兩個女子身上,又恐韓相國看出些兒破綻,沒奈何隻得假意兒低頭正色,徐步一同來到記室。
韓相國先把壽軸取將出來,展開在一張八仙桌上,再把文房四寶擺列於右,對著杜開先道:“老夫有一言冒啟。昨日有一敝同僚,始從京師回來,刻下暫別一會,前去拜望一拜望,少息就回。公子在此,權令女侍們出來,代老夫奉陪,萬勿見罪,足征相愛重了。”
杜開先聽說這幾句,恰正合著機謀,隻是不好欣然應允,便假意推卻道:
“老伯既有公冗而去,小侄在此,誠恐不便,不如也暫辭回去,明日再來趨教如何?”韓相國笑道:“好一位真誠公子!敢是老夫欲令女侍出來代陪,慮恐男女之間、嫌疑之際麼?”杜開先躬身道:“正是小侄愚意。”韓相國又笑了一聲,道:“賢契,不是這樣講。老夫與令尊翁久同僚采,況屬通家①今公子到此,就如一家人一般,這個何妨。”分付院子快喚蕙姿出來。
原來這蕙姿與玉姿姊妹兩人還站在廳後,端然不動,都在那猜疑之際,突地裏聽說一聲:“蕙姿姐,老爺喚你哩。”他兩個再想不到是喚出去代陪杜公子,隻道有些不妙的事,一個目定口呆,一個魂飛魄散,心頭擤擤的跳個不了。
蕙姿道:“不好了!敢是紈扇上詩句杜公子對老爺說出來,故來喚我對證。”玉姿道:“姐姐,決不為著這件。我想那杜公子的心事,就是我們的心事,難道他便如此沒見識麼?”蕙姿道:“妹子,你可想得出,還是為著甚麼來?”玉姿道:“敢是杜公子記著那《昭君怨》兒,故在老爺跟前,把幾句巧言點綴,特地要你出去相見的意思。”蕙姿道:“妹子,那杜公子若是果有這片好意,肯把前事記在心頭,決不把你前日送去紈扇上詩兒丟在一邊了。古人雲,‘醜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既然喚著我,好歹要去相見的,且走出去,便知分曉。”玉姿就轉到自己房中,探聽他出去還為什麼緣故。
蕙姿也不及進房重施脂粉,再換衣衫,別了妹子,竟到記室裏麵。見了杜開先,連忙假裝退避、不敢向前的光景。韓相國道:“這就是杜公子,快過來相見。”蕙姿便向前殷勤萬福②,杜開先便深深回喏。蕙姿問相國道:“不知老爺喚蕙姿有何分付?”韓相國道:“我就要出門拜客,杜公子在此題這長春壽軸,著你出來權且代我相陪一會。”蕙姿也假意兒低低回答道:“老爺,這位杜公子從不曾相見的,羞人答答,教蕙姿在這裏怎麼好陪?”韓相① 通家——世交。
② 萬福——指婦女相見所行的敬禮,行禮時一般口稱“萬福”。
國道:“說那裏話。這杜公子,我與他久屬通家,誼同一室。不要害羞,在這裏略陪一會兒,不多時我就轉來了。”蕙姿道:“既然如此,老爺請行。
蕙姿在此代陪就是。”韓相國便與杜開先作別,遂走出廳前,上轎出門不提。
這杜開先與韓蕙姿適才相國麵前故意推托,都要別嫌疑的意思。見相國出去,巴不得各訴衷腸,備說心事。隻是一件,兩家都是今朝乍會的,一個便不好倉皇啟齒,一個又不好急遽開言,眼睜睜對坐著,心兒裏都一樣蟹兒亂爬,眼兒裏總一般偷睛頻覷。
這杜開先畢竟還是個少小書生,包羞含愧,提著那管筆兒,假意沉吟,捱了半晌,方才把句話兒挑問道:“小生前在玉鳧舟相會的,敢就是足下麼?”
蕙姿掩口道:“那元宵夜暗投紈扇的,莫非也就是公子麼?”杜開先笑吟吟的道:“正是小生。我想足下妙齡未笄①,麗質偏嬌,恐久滯朱門,寧不一抱白頭之歎。”蕙姿道:“公子豈不聞紅顏薄命,自古有之。但此念眷眷在懷,奈何兒女私心,豈敢向公子尊前一言盡贅。”杜開先道:“足下的衷腸,自那日在玉鳧舟中扣弦一歌,倚闌一和,小生便已悉知詳細。緣何對麵到無一言,敢是足下別有異誌?”
這蕙姿卻又不好說得那日船中酬和的是他妹子,隻得順口回答道:“妾本閨壺鳩拙②,下賤紅裙,止堪侑③酒持觴,難倩溫衾共枕。既承公子始終留盼,情願訂以此生。但是匆匆之間,欲言難盡。妾有金鳳釵一股,倘公子不棄輕微,敢求笑納,使晨昏一見,如妾眷戀君旁矣。”
杜開先連忙雙手接住,仔細看了道:“深感足下賜以鳳釵,但小生愧無一絲轉贈,如之奈何?也罷,就將這花箋上聊賦數言,少伸贈意,不識可否?”
蕙姿笑道:“既承公子美情,望多賜幾句也好。”杜開先便把那起稿的花箋取一張,整整齊齊裁了一半,提起筆來,寫了一首道:
天湊良辰刻刻金,緣深雙鳳解和鳴。
奇葩欲吐芳心豔,遇此春風醉好音。
這蕙姿卻是個不識字的,若是要杜開先再念一遍,可不露出那和新詩、寫紈扇的破綻來,隻得看了,口中假作咿唔,厲聲稱讚,便把花箋兒方方折了,藏在袖中。
兩個正要再說些甚麼衷腸隱曲,隻聽得房門外有人走來,喚道:“蕙姿可陪著杜公子麼?”他兩個聽叫了一聲,知是相國拜客回了。杜開先慌忙坐倒,便裝出那恭恭敬敬的模樣。蕙姿起身不及開了房門。你看這老頭兒,搖搖擺擺,踱將進去,見了杜開先,迎笑道:“老夫失陪,多多有罪。請問公子的佳作,可曾有些頭緒麼?”杜開先道:“已杜撰多時,隻候老伯到來,還求筆削。”韓相國聽說,便欣然大喜道:“原來四首都完了。妙,妙。果然好一個捷才,就要請教。”原來這杜開先已是有稿子的了,便取過花箋,慢慢寫上。韓相國便對蕙姿道:“你可進去,分付快拿午飯來吃。”蕙姿應了一聲,沒奈何隻得勉強進去。
畢竟不知這韓相國看了長春四景,心中歡喜如何?那蕙姿進去,見了妹子,又有甚麼說話?且聽下回分解。
① 笄(jī,音雞)——簪子。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挽發插笄的年齡,即成年。
② 鳩(jiū,音糾)拙——引自《禽經》:“鳩拙而安”,後用為自稱性拙的謙詞。
③ 侑(yòu,音又)——勸人(吃喝),陪侍酒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