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高地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大片。
是的,即便是身殘誌堅,默默奉獻的“最美”典型,富陽也不僅隻有一個王東亮。打開一份份沉甸甸的先進人物事跡材料,尋訪一位位故事迥異但高度同顯的“富陽好人”,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給他們各自歸類,試圖探尋他們言行表達和精神本質的共同規律。我們折服於他們事跡的豐富多彩,他們人生經曆的曲折回還,又驚懾於他們追求人生價值方麵的殊途同歸。他們同屬一個“最美”群體,卻又站在各自的“最美”行列之中。他們的共性和個性都是那麼的鮮明,你必須深入了解他們中的每一個,才有可能對“最美”之本質擁有越來越真切的感悟。
章建文,又一位頗具特點的道德模範人物。扼住命運的咽喉,讓自己殘損的身體始終挺立,從這一點來說,他與王東亮有著明顯的共同點,然而,在如何抗爭殘酷的現實,如何幫助他人走出困境,獲得重生,把握自我,他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堅實路子。
1993年3月8日,時年29歲的章建文在自家三樓平台收聽調頻電台時一腳踩空,不慎墜落,導致因頸椎四五六粉碎性骨折引起的重度高位截癱,胸以下無自主活動、感覺不全,雙手除了大關節尚有自主功能外,也喪失了基本的功能。由於顱骨骨裂壓迫視神經,他的雙眼還出現了疊視症狀。他被醫療機構確認為肢體一級殘疾,20年來隻能以輪椅代步,生活起居不得不依靠他人照顧。毋庸贅言,倘若遭遇到如此災禍,很多人或許從此一蹶不振,生命的激情和信心甚至從此泯滅。
章建文卻在短暫的沮喪過後,重燃起頑強的生命火焰。身體殘疾了,但生命尚存,而生命之珍貴,世間萬物無以與匹,豈能白白浪費?在親朋好友和社會各界的關懷下,也從實際可能性出發,經過反複思考,章建文決定刻苦學習電腦和網絡知識,讓自己成為一名電腦高手,以此融入社會,重新獲得自己的人生定位。不難想象,在熟悉乃至精通電腦、網絡知識和操作技能的過程中,章建文克服了身心上的種種困難,一點一點地學習,一步一步地適應,終有斬獲,還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市殘聯組織的網頁設計比賽中屢次獲獎。其間,巨大的付出和難以想象的磨難,語言無法詳述。
依憑著電腦和網絡與外界保持著密切聯係,生活的風帆高高揚起,他便想到自己也應該對天下殘友出手相援。2007年5月,當他通過網絡,得知陝西省寶雞市的一位癱瘓在床的網友楊曉梅(梅子),因身患嚴重褥瘡和骨髓瘤即將危及生命時,隨即製作了專題網站,與“新浪UC生命之歌”團隊一起,組織發起了“生命之歌救助梅子愛心大行動”,曆時半年,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165位愛心人士的善款近8萬元,使楊曉梅得以在南京瑞鑫燒傷專科醫院施行了兩次手術,治愈了褥瘡,脊椎瘤之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製。
2009年2月,章建文再次組織發起救助患難網友的行動。福建殘疾人網友程平身患重度褥瘡,生命垂危。章建文與幾位網友一起建立專題網站,通過網絡發貼、聯絡媒體和相關部門等多種形式,為程平募得近18萬元善款。經過南京瑞鑫燒傷專科醫院對他的兩次治療和多次手術,程平掙脫了死神之手。然而,組織了這場曆時一年多的募捐活動,章建文耗費了大量心血,自己的病情又加重了。
在新浪UC聊天室,章建文的網名為“林鬆老師”,且是該聊天室“生命之歌”版塊的網絡管理員,在網友中頗具聲名。這幾年來,已有幾十位殘疾人網友跟著他學習電腦和網絡技術,獲得了快樂生活的勇氣和能力。由於找“林鬆老師”學習電腦和網絡技術的人越來越多了,他克服身體障礙,在“新浪UC生命之歌”區的“輪椅人生”聊天室、“閃客啟航”PPT教室,免費開設網絡課程,參與電腦培訓的施教。在平時,隻要有網友尤其是殘友向他谘詢,他都會十分耐心地予以解答,或指導幫助解決問題。
“他是個真正身殘誌堅的人!隨著年齡和患病年份的增長,他的病情其實還在加重中,但他自強自立,始終以幫助他人為最重要的人生追求!現在有很多殘疾朋友會慕名找他,或者以電話、網上聊天的方式向他求助,他從不推卻,總是拿出全副熱情奉獻他人。在平時坐著輪椅在江邊、在公園裏走動時,還主動與殘疾人、老人交流,連對方如何購買輪椅、配件、如何理解殘疾人、老人合法權益的政策法規等,他都會幫你。隻要與他有過接觸,你絕對會被他火一般的熱情和永遠打不垮的精神徹底打動!”富陽市人民醫院住院七樓骨傷外科的屠玉蘭醫師是章建文的多年的主治醫師,一說起他,屠醫師的臉上就滿是佩服。她說每當在病房裏遇見那些情緒低落、消沉的住院病人,她就拿章建文的事跡來勸導、鼓勵他們,“我們曾經多次邀請他到病房來,看望和鼓勵正被病痛折磨的截癱病人,鼓起他們的信心。病人們都被他感動了。”
2010年10月,章建文結識了富陽慈善總會義工分會(滴水公益)負責人王旭東,深入了解了這一慈善組織的活動宗旨和已有的工作成效,即以極大的熱情加盟其中,主要參與公益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宣傳工作。從這一年的11月起,他發揮專長,著手免費為該義工分會建立網站,並主動承擔網站和論壇的日常維護,及時發布相關活動公告、活動剪影等,宣傳慈善公益事業。
章建文擅於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因為與殘疾人網友有著更多的感同身受,他主動擔負起了該義工分會“扶殘助殘組”負責人的工作,在2010年11月倡議發起了旨在為各類殘疾朋友提供精神、生活、學習各方麵幫助的“愛心8+3”主題助殘活動,在2013年上半年全程策劃了由富陽市殘疾人聯合會主辦,富陽市慈善總會義工分會(滴水公益)承辦的“首屆富陽市心靈之約首屆殘疾青年交友聯誼活動”。同時,他帶領義工們開展了社區調查、送溫暖、送清涼、關愛盲、聾啞兒童、幫助殘疾朋友鍛煉、出行、遊富陽、共度節日等一係列活動,每次活動都有很多人參與,都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點燃了的火炬不是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們的美德應該超過自己照亮別人。”這是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名言。章建文就像一支甘願把自己燃盡,隻要能夠照亮眾人的人。一旦開展某項活動,他就會駕駛著電動輪椅來到該義工分會辦公室忙碌,與健全人一起跑相關單位落實諸項事宜,實在累了就躺在床上,用自己殘缺變形的手操作電腦,進行宣傳片、展板、折頁、活動現場背景、旗幟、獎杯、入場券等活動所需物品的設計和文稿撰寫……
一名重度殘疾人,能如此全力以赴地投身於慈善公益事業,他該擁有怎樣寬廣無私、至臻至美的大愛情懷?
2007度“富陽市優秀殘疾人”和“富陽市十大百姓新聞人物”,2010年度富陽市“十大自強之星”,2011年度富陽慈善總會義工分會(滴水公益)“特別貢獻獎”、入圍“浙江省十大傑出義工20強”,2011年富陽市“道德模範提名獎”……再多的榮譽也難以涵蓋這位道德品質上最為健全的“富陽好人”的優秀和壯美!
身殘誌堅,頑強不屈,胸懷大愛,默默奉獻……這樣的事跡令人感奮,但不能忽略的是,在他們身後,還有一些為之助力、作出犧牲的親朋好友和社會各界人士,尤為他們的家人。是的,他們同樣是“最美人物”。
與黃小榮住在同一座村莊的奚水英,就是其中的一位。
家住萬市鎮眾緣村的奚水英,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但為了能讓先天性肌肉發育不良導致身體嚴重殘疾的兒子黃雪軍,獲得與健全孩子同樣的教育機會,從黃雪軍小時候起,就抱著他、背著他,走出偏遠的龍羊山區,輾轉於富陽各地。不是求醫,而是求學;不是一天兩天,而是整整12年!在這個可說漫長的過程中,她付出了多少心血,經曆了多少磨難,連她自己都說不清了,因為她隻知道,自己一直在堅持著,堅持著,天大的困難也要戰勝它。
奚水英連小學都沒有讀完,但是她深諳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嚴重殘疾的兒子最需要的是把書讀好,以後能有一個好的未來。據說,黃雪軍從讀小學到高中畢業,一共換了5所學校,每到一所新的學校,奚水英便就近找份工作,照顧兒子,維持生活,相依為命。兒子慢慢長大了,她仍然用柔弱的身軀背著兒子,充當兒子強有力的“雙拐”,一步一步走過風雨。
享有如此偉大的母愛,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沒錯,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黃雪軍的學業成績一向優異。
黃雪軍十分爭氣,偉大母愛如同春雨潤田,點點滴滴都在心頭,希望的種子就此萌芽,漸漸長高,長大。2006年,黃雪軍以587分的理科高考成績,被浙江理工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錄取。要知道這一年,整個杭州市共有12名殘疾學生高考上線,而黃雪軍高居榜首!
絕不向病魔低頭,戰勝疾病折磨,實現大學之夢,作為一名高中生,黃雪軍何嚐不是學生群體中“最美”的一個?
一定要讓兒子順順利利地讀完四年大學!奚水英決心背著兒子上大學。由於大學生集體宿舍不允許家長入住,她與丈夫一起在大學附近找到一間出租房住下,每天背著兒子進校園;大學裏每天上課的地點都不固定,她就背著兒子一趟趟上下樓;生活起居方麵悉心照料,一旦兒子沉入書本,兩夫妻便默不做聲,連呼吸都不敢大聲……
要看日出必須守到拂曉,毅力是永恒的享受。奚水英的微笑是那麼的美,那是隱忍、自信、執著的象征。她成功了,她也幫著兒子成功了,她為很多人提供了一條通往成功的可貴路徑。
黃雪軍順利地獲得了大學文憑後,奚水英又投入了幫助兒子尋找合適工作的努力之中……
母愛原本就是美的,而這一份母愛,無疑“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