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孩子的生命與我的腳,哪一個更重要?”(2 / 3)

富陽市委書記薑軍也為英雄舍己救人這一事跡作出批示:“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黃小榮和富陽媳婦吳菊萍一樣,以並不大的‘巨手’托起了孩童之希望,使富陽這座人文之城不斷湧動愛的暖流。謹向小榮同誌表示敬意與感謝!並請所在醫院全力治療好黃小榮的腳傷。”

9月3日下午,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婁延安,秘書長薑建生一行也來到醫院看望黃小榮。婁延安代表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黃小榮“杭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榮譽稱號,並向他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

而在隨後的多項評選中,黃小榮又連續獲得殊榮:入選由中央宣傳部和中央文明辦主辦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進入“2012年中國好人榜之9月見義勇為候選人名單”,且是杭州市的唯一入選者;被評為10位“最美浙江人——2012年度浙江驕傲人物”之一;被評為第八屆“杭州市十大道德模範(平民英雄)”;被授予第二屆“富陽市十大道德模範(平民英雄)特別獎”;被授予富陽市公安局見義勇為基金會“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榮譽稱號……

富陽全市迅速掀起了學習黃小榮先進事跡的熱潮。8月31日,富陽市委、市政府專門作出了《關於開展向黃小榮同誌學習活動的決定》,《決定》中說:十分鍾生死之間、五米縱身一躍、十米艱難爬行、三分鍾科學急救。黃小榮同誌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和富陽媳婦吳菊萍一樣,以並不大的“巨手”托起了孩童的希望,充分展現了一位普通勞動者不平凡的人生境界,使富陽這座人文之城不斷湧動愛的暖流。黃小榮同誌是新時期湧現出來的“平民英雄”,是百姓眼中的“最美爸爸”,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楷模。

《決定》中說:“向黃小榮同誌學習,就是要學習他舍身忘我、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黃小榮同誌在承受巨大痛楚之際,不顧個人安危,在爭分奪秒的十分鍾裏,憑借堅強的意誌去挽救一個年幼的生命,充分體現了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閃爍出耀眼的人性光輝。”“向黃小榮同誌學習,就是要學習他臨危不懼、果斷處置的優秀素養。在小女孩麵臨極端危險之際,黃小榮同誌在短短幾秒鍾內對當時的形勢和周邊環境做出判斷,並毫不猶豫地一躍而下,迅速采取了一係列正確的急救措施,這不僅需要巨大的勇氣、堅強的毅力,還需要平時對安全知識的積累。”“向黃小榮同誌學習,就是要學習他珍惜生命、永不言棄的可貴精神。當生死懸於一線,當周圍的人幾近絕望時,黃小榮同誌依然堅持給小女孩心髒按壓,在與死神爭奪幼小生命的幾分鍾裏,充分反映了他對生命的珍視,體現了永不言棄的可貴精神。”“向黃小榮同誌學習,就是要學習他服務群眾、樂於奉獻的傑出品格。作為一家企業的法人代表,他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積極資助村集體項目,為村基礎建設出資出力。作為一名村務監督委員會委員、村民小組長,他始終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為工作宗旨,積極配合村主要幹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為群眾謀福利。”

共青團杭州富陽市委積極響應,通過網站、微博等網絡媒體,號召全市廣大青年深入向黃小榮學習。

富陽市文明辦專門舉行座談會,召集在富陽的10多家省市級文明單位負責人,從黃小榮英勇無畏、舍己救人,臨危不懼、科學救人等多個方麵,暢談對黃小榮先進事跡的感想與體會。

萬市鎮還專門召開了開展向黃小榮英勇事跡學習的大會,號召全鎮的幹部群眾向這位身邊的英雄學習致敬。

富陽市個體勞動者協會、私(民)營企業協會、企業家協會聯合富陽市企業家協會,召開學習黃小榮先進事跡座談會,並向全市個私民營業主發出《關於向救人英雄黃小榮同誌學習的倡議書》。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富陽分局局長倪金木說:“黃小榮是富陽市私營(民營)企業協會會員。他奮不顧身救溺水女童的事跡,反映了當前廣大經營業主的價值觀取向,體現了廣大企業家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對物質富裕和精神富有共同的不懈追求。”

杭州市工商局召開學習“最美爸爸”黃小榮先進事跡座談會,號召企業家們積極做本行業的標杆,在各個企業大力宣傳好“最美爸爸”黃小榮的義舉和精神,增強企業經營者的社會責任感,在物質富裕的同時更加要注重精神富裕。

在農村、企業、學校、機關……在富陽、在杭州,在浙江,黃小榮的名字被眾人傳頌,對他英勇壯舉的學習活動,方才開始,方興未艾。

黃小榮受到了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的精心治療。住院後不久,經診斷,他被確診為右腳根骨粉碎性骨折。出於對黃小榮的欽佩,醫院決定免去黃小榮的全程治療費。

為了體會一下黃小榮在此治傷時的真實感受,也為了進一步了解他在此療傷期間的詳細情況,筆者特意來到位於富陽市區西側的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原本以為這是一家慣常所見、規模不大的專科醫院——何況愈見式微的中醫專科,在當今需要做大是多麼的難——誰知在我眼前展現的,是一座擁有數幢高樓、占地麵積廣闊、設備極為先進的三級甲等醫院。入得院內,但見寬敞的大廳內,每個窗口前麵都排著長長的隊伍,仿佛整個杭州的骨傷病人都到這兒問醫就診來了。後來,裘曉冬醫師告訴我,確實,在整個杭州地區乃至全省,中醫骨傷專科醫院無疑數這裏為最,不來此就醫的骨傷病人甚至來自全國。

這所以中醫骨傷治療見長,又融合現代高新技術的專科醫院成立於1986年。2001年5月成為“浙江省中醫正骨醫療中心”,2008年又成為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醫院骨傷科還被中華中醫藥學會授予首批“中醫骨傷名科”稱號。裘曉冬醫師介紹說,富陽一帶中醫骨傷治療向來聞名,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省名老中醫張紹富主任中醫師即為重要代表人物。這所醫院的前身,是富陽東圖鄉的一家骨傷科小診所,其主事者即為繼續祖傳中醫骨傷療法的張紹富。因治療骨傷之醫術非凡,遠近聞名,便逐漸發展壯大,成立了東梓關醫院,後又遷至富陽市區桂花西路開辦醫院,直至再搬至現址,再度擴大。如今,現任院長張玉柱即為“張氏治傷接骨技術”的主要繼承人。該院以“整體辯證、手法整複、杉皮固定、內外兼治、骨筋並重,動靜結合、功能鍛煉”作為醫療理念和治療方法,側重於手法正骨、創傷、關節、骨病、脊柱、顯微外科、康複等領域。目前,醫院門診已設有中醫骨傷、骨病、骨不愈合、風濕痛、腰腿痛、頸椎病、外傷性截癱、股骨頭壞死等專科及針灸、推拿、針刀、中醫內外科、西醫內外科、腦外科等各科,且每一科都有其特色。

說到黃小榮骨傷療治過程,裘曉冬醫師首先向筆者展示了當時的傷情記載:“從臨床觀察來說,如果沒有一個緩衝的姿勢,從2.5米高的地方跳下去就會受傷;一旦超過4米,人的承重部位會傷得很厲害,腳後跟受傷基本上為粉碎性骨折,若傷到脊柱就有可能造成截癱。由於黃小榮的左膝在2011年10月做過關節鏡下半月板摘除術,他從4.7米高的溪岸跳下去之時,會有一個下意識的動作,即把力用在右腳上,所以導致右腳骨折如此嚴重。他在繼續爬向落水女孩的時候,右腳與地麵還有一個接觸的過程,又進一步加重了碎骨移位、關節麵塌陷。”

“從黃小榮的CT片上看,右腳腳骨上有不少裂紋,中間黑的部分都是粉碎的骨渣,連關節都已塌陷了,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粉碎性骨折。因為從堤壩上跳下去時,他的著力點是後腳跟,在巨大的衝擊力之下,他的跟骨必定會造成粉碎性骨折,堪稱慘烈的劇痛無法避免。很多病情類似的病人,剛送到醫院的時候,有的人會疼得全身發麻,連身體都動不了,這種因粉碎性骨折造成的劇痛,要打杜冷丁才能止住,但黃小榮竟然能在劇痛中,以堅強的意誌力,爬了十多米去救溺水的小女孩,後來又用全身力氣為小女孩按壓心髒施救。可以說,這已超出了人體極限,是人體醫學上的奇跡。”裘曉冬說。

黃小榮住院治療之後,經過一天的休養,他的精神狀態有了很大的好轉。因為在救人時耗費了大量體力,遭受骨傷之後的劇痛也會對人的精神造成損傷。值得一提的是,黃小榮遭受了如此巨大的傷痛之後,情緒上始終沒有任何影響。成功地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極大的欣慰反而使他精神飽滿,內心愉悅。這對於他的治療,也是極其有利的。

按照常規的治療方法,剛住院的病人以消腫為主。如果要開刀動手術,則必須等待消腫後才具備手術條件。當然起初時,對於他的治療究竟采用什麼方法,即手術還是中醫傳統治療,這需要經過專家會診,才能把治療方案定下來。

在該院張玉柱院長主持下,經過會診,醫院先行準備了兩套精細的治療方案,其一較為傳統,即先把皮肉之下的碎骨捏攏,用夾板固定,再通過中藥內敷的方式進行治療。采用這一方法後,如果三天後能將骨頭板正,就進行中藥內服,兩個月就有可能下床,開始恢複性功能鍛煉;其二是開刀手術,這自然是西醫的做法了。如果第一種方法沒能獲得預期效果,隻能采取後一種方法了,其治療過程也要相對長一點,約在4個月左右。張玉柱院長認為,經過治療,黃小榮的右腳可以恢複85%-90%的功能,當然要達到這一步,即達到痊愈的程度,至少需要半年時間。而最終究竟采取哪一套治療方案,首先視消腫和初步恢複情況來定。

對於遭受嚴重跌傷,腳骨已經碎成十多塊的黃小榮來說,傷腳若能恢複到這樣的程度,可以說,那已是相當理想甚至是完美的事情了。

醫院很快成立了以張玉柱院長為組長的治療小組,專門負責治療黃小榮的腳傷。

住院之後的第一次中醫骨傷手法整複,是由張院長親自做的。他細心地為黃小榮捏骨複位,施行了拉伸複位療法,耗時長久,又在黃小榮的傷腳處敷上了由本院研製的“金黃散”軟膏——其功效主要是減輕水腫、加快骨頭間的粘合,然後又用彈力繃帶加以固定。醫護人員還為他輸了鹽水,以消炎和鎮痛。這是典型的“張氏治傷接骨技術”的方法。顯然,對於黃小榮的治療,從一開始就采用了第一套方案。

幾天過後,黃小榮右腳的腫脹處開始漸漸消退,但傷處的疼痛仍然非常厲害。黃小榮能熬痛,白天時他憑著堅強的意誌能竭力忍受,可是到了晚上,疼痛會更劇烈一些,他覺得這疼痛特別難受,好像裏麵有骨頭要戳出來一樣,往往疼得冒出一身大汗來。這是因為他遭受的是嚴重的跟骨粉碎性骨折,必定要痛上一段時間。而戰勝疼痛,顯然需要傷者強大的意誌,黃小榮事後說,從入院的那一天起,對此他已作好了足夠的思想準備。

然而真的做到這一步也是夠難的,疼得茶飯弗思,疼得徹夜難眠,疼得甚至讓人恨不得不要這隻腳算了……那種再也忍不住了,不得不發出的喊叫,聽來更覺慘烈。

“他的熬痛實在讓我佩服。很多時候他沒有喊疼,但我隻要看見他額頭上冒出來的粗大汗珠,就知道他正在經受著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劇痛。”裘曉冬說,對於一名骨科醫生,最清楚腳骨碎成了十幾塊,這意味著什麼。感覺劇痛時能夠喊出來,對緩解疼痛還是有用的,所以有時他真希望黃小榮能喊上幾嗓子,因為看見黃小榮竭力熬痛的樣子,他既心疼,又難受,“他真是一個太好的好人,好到很多細節讓你無法想象!比如他為什麼不讓自己喊出聲來,後來我才知道,這其中,除了他內向、堅韌的個性,特別會控製自己的意誌,竟還因為不想給我們醫生太多的壓力,不想影響別的病人,甚至是給陪護他的家人以安慰……他為別人真是考慮得太多了,腳已經傷成這樣,凡事仍然首先想著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