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怎麼可能?
後來,有一位記者特意來到黃小榮救人現場,丈量了他所跑過的路的長度、跳下去的堤壩的高度、溪流的寬度等,還特意請了幾位村民,沿著這條救人之路跑動,記者驚訝地發現,在扣除了郭林欣奔跑呼救所需時間——大約在3分鍾左右——之後,即便是最強壯、跑路最快的村民,也無法在剩下的3分鍾時間內,完成奔跑、跳堤、救起、施行急救術等全部動作。
也就是說,黃小榮還在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過程中,創造了人體能量超常發揮的奇跡!
從黃小榮家門口到葛溪北岸他縱身躍下的堤壩邊,一共是55米,常人需要跑10多秒,黃小榮卻跑了7秒。
從堤壩上往下跳,跳到水泥和亂石鋪成的溪灘之後,又忍著劇痛爬向小女孩,中間沒有任何停頓。常人即便是這樣跳了,傷了腳骨,又即便拚著命向小女孩靠近,其速度也將受到很大影響,而黃小榮做完這些動作,隻花了不足20秒。
從抓住小女孩,到把她翻過身來,再拉著她爬過至少15米的距離,來到相對安全的地方,再把她抱在懷裏,自己索性一屁股坐在溪水裏,這串動作,別人需要花上1分鍾,甚至更長,而黃小榮隻花了15秒左右。
而沒從眾緣橋上繞過去,直接從4.7米高的堤壩上跳下去,所節省下來的時間很可能就有1分鍾。
可見,完成以上這一連串動作,黃小榮全部用時不足1分鍾,比常人縮短一半以上。僅冒險從堤壩上直接跳下去,就比繞經眾緣橋縮短1分鍾左右。
而在抓到小女孩之後,黃小榮又顧不上自己的傷痛,以最快速度為她施行了一係列急救術,包括用力拍孩子的背部、用手指清除孩子嘴裏的異物、按壓她的心髒……後來還與聞訊趕來的村民一起,排空小女孩腹中的水,繼續進行心髒按壓。這一係列動作,再次有效地推遲了死神到來的時間,直至挽回小女孩的生命。
一秒一秒地搶回時間,一步一步地握住機會,一點一點地擺脫死神。事後,萬市衛生服務中心急救醫生反複感歎,這小女孩的生命能否奪回來,就在這心髒跳與不跳的一瞬之間!
醫生所言極是。從之後檢查的情況來看,小女孩溺水心跳驟停時,正是黃小榮為她進行心肺複蘇的時間。奇跡就是這樣創造的:通過黃小榮的全力爭取,終於贏來了黃金搶救時間!
事後的回憶,一遍遍地還原當時的場景,讓人愈發感動。
黃沈璿的父親黃勇軍,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對黃小榮舍身相救的全過程又作了極為詳細的描述,盡管由於強烈的感激,他的話語不免有些淩亂:
“黃沈璿是我的小女兒,2005年12月27日出生的,我還有一個女兒比她大十歲……那天天氣不錯,下了好幾天的雨終於不下了。中午11點半的時候,我女兒跟著比她大兩歲的小姑娘出來玩,她出門的時候我還提醒她不要去溪邊。以前的眾緣橋是沒有欄杆的,因為有人曾經從橋上掉下去過,前年溪堤改造的時候,安上了欄杆。約莫12點鍾時,村裏的副書記開著車子跑到我家來,告訴我,我的女兒出了事情。我嚇壞了,飛也似地趕到出事情的地方。我看見我女兒已被救過來了,而小榮還在溪裏,他臉色很白,渾身無力,連站都站不起來,整個人像是虛脫了。我連忙下到溪裏,與大家一起,把小榮從下麵抬上來,抬進從萬市鎮裏開來的120救護車裏。當時在出事現場有二三十個村民圍觀,大家後來也都七手八腳地幫忙的。”
這個感人的場景,黃勇軍已經向不同的人們講述過很多遍了,但每一遍講述,他都顯得很感激。畢竟是心愛的女兒被拯救了寶貴生命的故事啊。
“看著女兒已經沒事了,看著小榮受傷的樣子,我的心裏既高興,又十分難受,我不想讓小榮為了救我女兒而吃大苦頭!120救護車接走了小榮,同時也把我女兒接去了,乘同一輛車到了萬市衛生服務中心。就在萬市衛生服務中心的大堂裏,醫生稍稍看了看小榮的腳,就說已經骨折了,腳跟碎成了好幾塊。萬市沒有這樣的手術能力,必須送到富陽市裏的骨傷醫院去。這時村裏的副書記已與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聯係好了——村裏的支書與那家醫院的書記有著親戚關係——還在電話裏把大致傷情給骨傷科醫生說了。後來,是我、我妻子,還有我父親一起陪著小榮,乘著120救護車前往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的。”黃勇軍的講述非常詳盡。
“可就是在120救護車上,小榮很真誠地對我說,隻要你女兒沒事,我的這隻腳殘疾了還是劃算的,值了!聽了這話,我感動得連話都說不出來,隻是緊緊地抓著他的手臂,看著他,用力地對他點頭……”說到這裏,黃勇軍不由得感激得紅了眼圈。
黃勇軍回憶說,從萬市前往富陽城區的公路是山路,彎道多,不時還有顛簸。汽車稍有不穩,黃小榮的傷腳就會產生劇痛,這是真正的劇痛,因為堅強的黃小榮都痛得大聲喊叫。為了減輕他的痛苦,讓他的身體盡可能穩住,一直緊抓著黃小榮手臂的黃勇軍又用力地按住他的身體,後來把整個人都壓了上去,把他的腳撫緊、按住……然而就在疼得差點昏死過去之時,半仰著躺在120救護車上的黃小榮還多次叮囑黃勇軍和他的妻子,說到了富陽的醫院裏,一定要讓醫生檢查一下黃沈璿的身體,因為她的鼻孔有血滲出過,一定要確診沒事才行。
即使自己正受著傷痛的天大折磨,心裏仍然牽掛著他人的安危!
當時,我們誰都沒有向醫生說,小榮是為了救人而受傷的,因為小榮的脾氣,一向喜歡低調的……
黃勇軍對筆者說,在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醫生以最快速度對黃小榮的腳跟作了檢查,說跌得十分厲害,必須馬上住院。需要一提的是,由於走得匆忙,更由於救人這件事情的突然,黃小榮、黃勇軍等幾個人來到中醫骨傷醫院之後,打算住院時,他們發現自己身上竟然沒帶錢,隻有作為小老板的黃小榮口袋裏有300多塊錢,但隻能支付住院前其中一項的檢查費。此時,盡管黃小榮他們沒有說這傷是怎麼來的,但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的醫生們已約略知道這位傷者剛救了人,行為勇敢,精神可嘉,便當即表示,開出一個月的住院單,讓黃小榮馬上住院治療,費用沒問題,以後可以再交。
此時,連正疼得麻木的黃小榮也深為感動。
經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檢查,黃小榮被診斷為“右腳根骨粉碎性骨折”。
醫院安排為黃小榮治療的主治醫生,即是為“最美媽媽”吳菊萍醫治臂傷的西五病區主任、主治醫生裘曉冬。這顯然是一種巧合,但同一家醫院的同一位醫生,先後為杭州的兩名救人英雄醫治骨傷,這已不是僅僅能用“巧合”兩字可以概括的了。
在采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多次來到黃小榮舍己救人的葛溪邊,那處縱身跳下的堤壩旁,也請黃小榮本人細細回憶當時的一切。說真的,任何一個人站在這高高的堤壩邊沿往下看,都會湧上一股心裏發虛的感覺,都不敢往下跳。從這麼高的地方,往淺溪、亂石和水泥堰壩上不顧一切地跳,將會導致怎樣的後果,無需贅言。而接受過筆者采訪的諸多人士,包括熟悉這裏地形的當地村民,都說不敢這樣直通通地跳下去,因為這實在會做出極大的犧牲。因此,筆者不揣冒昧,一次次地追問黃小榮,當時的那一刻他心裏究竟是怎樣想的,而他總是微笑著,淡淡地說:“看見溪裏有人淹著,生死就在一線,我哪裏還想著自己啊。遇見那樣危險的情景,誰都會主動相救的。”他一直在努力淡化著自己的英勇行為。
“我知道我跳下去這條腿肯定廢了,但那一刻我真想不了太多,隻是把心一橫,跳了下去。”拗不過我的反複詢問,黃小榮坦率而質樸地告訴我。
是的,一向沉穩從容的黃小榮並非不知道縱身一跳的可怕後果,他太清楚自己如此作為,將會遭受怎樣的身體損傷。誰能保證從這樣高的地方跳下來,除了腿腳受傷,還會遭遇更為嚴重、甚至危及自身生命的後果?顯然,這種理智評估後依然未變的決然選擇,更讓人敬佩。
“有的人覺得能夠舍身,能夠用犧牲來對人類表示深切而毫無私心的同情,是一種快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經這樣感歎那些為了人類,為了他人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英雄。黃小榮在他人麵臨生死關頭的那一刻,全力以赴出手相援,敢於犧牲自己,其意義顯然已不限於完成了一次救援,挽回了一條鮮活的生命,他行為的意義和精神的價值無疑是巨大的、深刻的。
你若要為你的意義而歡喜,就必須給這個世界以意義。毋庸贅言,透過黃小榮舍身救人這一事跡,追尋其間的社會意義,探究其間的精神價值,將使我們更加領悟道德、奉獻、犧牲乃至人生的真諦,更加明白自己應該如何作為。一個好人將帶動無動人,一座好人城市可以升起更為寬廣的道德高地,我們早已盼望著這樣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