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信是母親寫給廣播電台的,廣播電台退了回來,後麵還有一封電台的複信。女兒匆匆地讀下去——
“好心的同誌們:你們好!本月26日將是我女兒11歲生日。我知道每天晚上8點30分,你們有一個‘幸福家庭’的節目,節目裏你們都會念生日祝福。因此我懇請你們在這一天,也能念念我女兒的名字,並給她以生日祝福。她患有小兒麻痹症,躺在病床上就快11個年頭了.但她從不抱怨,並堅持自學課程。我希望你們在廣播中能這樣說:可愛的傑英小姑娘,今天是你11歲的生日。祝賀你,因為你是一個勇敢而堅強的孩子。應該得到最好的運氣,祝你生日快樂。”
信的末尾是電台的回信:
“尊敬的傑英母親:我們很遺憾地通知您,‘幸福家庭’的生日問候節日至本月25號因故取消,對不起。”
這時候,女兒看見母親捧著收音機向家裏走來,走得好慢。她看上去又瘦又小,雪花落了她一身,“白發”被風攪得亂亂的,瞬間,女兒的眼睛也像沾上了雪花.濕濕的,母親把收音機放在桌上說:“現在是8點10分,還有20分鍾,節目就要開始了。”她打開了收音機,於是,屋子裏飄滿了溫馨的音樂。音樂一停,“幸福家庭”的節日就開始廠—“媽媽。”女兒輕輕地叫了一聲。
“什麼?孩子。”
“哦,沒什麼,您休息吧。”女兒咬了咬嘴唇,她又想起了電台的那封複信。音樂終於
停了,女兒的表情有些緊張,她實在害怕看見母親失望的表情。
“現在是‘幸福家庭’節目,請父親、母親和孩子們注意了,現在是……”收音機甲傳來廣播員那淳厚的男中音。女兒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窗外。
她屏住了呼吸。母親的手正緊握著她的手。首先,播音員說:“我們廣播一項啟事。本來我們打算取消‘生日問候’節目……”
哦!計劃變了!可是媽媽的信怎麼退回來了呢?電台不是說他們取消了生日問候的節目了麼?莫非在他們改變計劃之前,就退回了信?或許他們已把我的名字也記下來了吧?女兒這樣想道。
“今天過生日的有王洪剛同誌、李英同學、莫大懷老人……”名單結束了,但沒有女兒的名字。應該還有更多的名字,至少還有一個名字沒念啊!女兒的身子在發抖。會不會一部分名字放在開頭,另一部分名字放在結尾呢?
接著放歌曲、詩詞朗誦、節目預告。好一陣,節目全部結束了,依然沒有她的名字。女兒感到自己的眼淚流了下來。慢慢地,她扭頭看母親。母親早已睡著了,睡夢中她微笑著。
女兒擦幹了眼淚,她搖了搖母親,看著母親的白發,大聲地說:“媽,你聽見了嗎?你聽見他們說了些什麼嗎,媽?”母親的眼睛睜開了,說:“什麼?孩子。天啊,我怎麼睡著了,他們說了些什麼?”
“他們說可愛的傑英小姑娘,今天是你11歲的生日。祝賀你,因為你是一個勇敢而堅強的孩子,應該得到最好的運氣,祝你生日快樂。哦,媽媽,他們祝我生日快樂!”她把頭埋進母親的懷裏。母親微笑著,眼裏閃耀著愛憐與自豪的光芒。
女兒也含著淚花笑了,因為,她看到了世上最偉大的母親的微笑。她也為自己能送母親這個“善意的謊言”而自豪。
多天以後,女兒才明白,就在母親去電台的那一天,他們的生日祝福節目已變成了收費節目。
讀完這個故事,感動的淚水充盈我的眼眶。是的,我從故事中體會到了有一種感動叫相依為命。人生隻要時時有人與你相依為命,隻要時時被家的溫馨包圍,人生最大的幸福就來到了你身旁。
感恩寄語
一份快樂說出來,就會變成兩份快樂;一份痛苦說出來,自己就隻剩下了一半的痛苦。相依為命時的幸福,其實正是分擔和支撐。緊緊相依的母女倆,分享苦澀的生活裏那一點點的喜悅,分擔逆境困苦中所有的傷痛。靠在一起的母女倆,於是就變成了一個更大的“人”字,就這樣在風雨之中,支撐起了一個家,一個溫馨而寧靜的港灣,一片隻屬於他們的天堂。有了這份支撐,風雨終將過去。有了這份支撐,再大的坎坷和困境也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