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克想,假如自己的假設成立,即陸天誠的墜橋完全是他本人的一個計劃,那麼這個疑團就很容易解釋了。陸天誠在案發前一天與妹妹的談話、4月5日下午上班時間約喬海明解決事情的電話,以及當晚他要求陳虹與他一同前往清江舊大橋,都是他計劃中的一部分,因此,當時他留給每個人的印象都是平靜、理智的。當他們在清江舊大橋上見麵之後,陸天誠突然表現出失控的情緒,其實同樣是他早已計劃好的。因為陸天誠約喬海明見麵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想解決他們三人之間的問題,而隻是像《敦厚的詐騙犯》中的五十嵐那樣,為自己的死找一個野村晉吉似的“冤大頭”。
野村晉吉因為自己出過的交通事故,對目擊者五十嵐懷有畏懼。類似的,喬海明因為自己與陳虹之間的不正當關係被陸天誠掌握,而不得不聽命於陸天誠,如約前往清江舊大橋,成為陸天誠計劃中的一個棋子。這是陸天誠的計劃得以順利進行的一個前提。
然而,正像野村晉吉最初被五十嵐敲詐所表現出的順從一樣,喬海明很可能因為心虛,而會心甘情願接受陸天誠所提的條件。但這卻不是陸天誠期望的局麵。和五十嵐期望野村晉吉在屢被敲詐時會對他施以毒手一樣,陸天誠內心期望的,是自己和喬海明之間一觸即發,以衝動和暴力來解決問題。
因此,陸天誠在到達出事地點之前之後所表現出的情緒上的突然轉換,就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陸天誠一見到喬海明的麵,就故意表現出衝動的態度,從語言和行為上同時對喬海明加以挑釁。在不知情的喬海明和陳虹眼中,陸天誠表現異常,卻又解釋不出其中的原因。
普克心裏的第二個疑團是,根據普克他們對現場的勘查發現,陸天誠墜橋的地點,也就是橋欄有缺損的那個部位,位於清江舊大橋北端起五分之一處。據調查了解,陸天誠家住的小區在橋南一公裏處,距離大橋很近。從陸天誠家去清江舊大橋,必定是從橋南端上橋。也就是說,陸天誠想去橋欄缺損的那個地點和喬海明見麵,就要穿過五分之四的大橋,才能到達所約地點。而關於約會地點的確定,陳虹和喬海明一致供述是由陸天誠決定的。普克對此提出一個疑問,陸天誠為何要舍近求遠,確定那樣一個地點與喬海明會麵呢?
現在,按照普克的假設,陸天誠確定那個地點與喬海明會麵,是經過詳細考察和周密考慮的。這兩年,清江舊大橋使用率較低,過往行人車輛都不多,但又不是完全沒有人跡。橋欄上的缺口,為陸天誠跌落橋下創造了極佳的便利。有了這樣一個條件,陸天誠與喬海明推搡之中跌落橋下的說法,可信度便得到極大的提高。4月5日是清明節,從早晨開始天氣便很陰沉,而天氣預報也播報說當天會有雨水。在這樣一個晚間,清江舊大橋想必不會有什麼行人,這就避免了目擊者過多可能帶來的麻煩。因此,陸天誠當然寧可舍近求遠,確定這個地點來與喬海明見麵了。
普克的第三個疑點是,按照陳虹和喬海明相符的供述,4月5日那天晚上,從他們三人見麵到陸天誠墜橋,之間的時間隻有短短幾分鍾。而在這短短幾分鍾時間裏,陸天誠除了辱罵之詞,幾乎沒有說出什麼具體的內容,便在三人混亂的推搡中跌落大橋。難道陸天誠花了至少兩天時間來安排的計劃,僅僅就是為了當麵羞辱喬海明和陳虹一番嗎?如果真是如此,又何必費心選取這樣一個特殊的地點呢?這與陸天誠家人對他性格的描述實在難以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