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另一方麵,從陳虹和喬海明的供述中,普克卻又隱約看見另一種形象的陸天誠。那個不動聲色查明妻子奸情的男人,懷著一種外人無法窺破的念頭,迫使他的妻子以及妻子的情人不得不服從他的命令,在一個他所選定的地址會麵。並且在原本預示著平靜的會麵中,出人意料的粗暴和歇斯底裏,挑起三人的紛爭,最終導致了他的死亡。陸天誠在這個事件中反映出的,又是什麼樣的個性呢?
普克在黑暗中思索著,有一些疑點漸漸從意識深處浮起。
首先,陸天誠在4月5日晚上和喬海明在清江舊大橋會麵的前一天,曾經和自己的妹妹陸天晴談過此事。陸天晴反映,當時哥哥的態度是十分理智的,沒有任何情緒失控的預兆。而喬海明的供述也證實了這一點,4月5日當天,陸天誠打電話約喬海明時,同樣表現得很平靜,也正是因為這種平靜,使得喬海明抱有和平解決此事的希望,當晚如約前往清江舊大橋。另一方麵,陳虹也表示,當晚丈夫要求她一同前往和喬海明的約會地點時,雖然非常固執,但情緒卻十分穩定,令她想象不到不久之後,丈夫會有那麼失控的表現。綜合這幾個人的證詞,可以肯定,陸天誠在到達出事地點之前之後,確實存在情緒上的突然轉換,表現異常。那麼,出現這種異常現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沒有一個人能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
其次,根據普克他們對現場的勘查發現,陸天誠墜橋的地點,也就是橋欄有缺損的那個部位,位於清江舊大橋北端起五分之一處。據調查了解,陸天誠家住的小區在橋南一公裏處,距離大橋很近。從陸天誠家去清江舊大橋,必定是從橋南端上橋。也就是說,陸天誠想去橋欄缺損的那個地點和喬海明見麵,就要穿過五分之四的大橋,才能到達所約地點。而關於約會地點的確定,陳虹和喬海明一致供述是由陸天誠決定的。普克對此提出一個疑問,陸天誠為何要舍近求遠,確定那樣一個地點與喬海明會麵呢?
第三,按照陳虹和喬海明相符的供述,4月5日那天晚上,從他們三人見麵到陸天誠墜橋,之間的時間隻有短短幾分鍾。而在這短短幾分鍾時間裏,陸天誠除了辱罵之詞,幾乎沒有說出什麼具體的內容,便在三人混亂的推搡中跌落大橋。難道陸天誠花了至少兩天時間來安排的計劃,僅僅就是為了當麵羞辱喬海明和陳虹一番嗎?這與陸天誠家人對他性格的描述實在難以吻合。
第四,喬海明反映,4月5日白天陸天誠打電話約他時,曾冷靜地說自己手中掌握著喬海明和陳虹不正當關係的確鑿資料。而這也正是最令喬海明放心不下、非去赴約不可的主要原因。但當陸天誠墜橋後,喬海明陳虹曾在陸天誠屍體上翻找,卻沒有發現任何所謂的“確鑿資料”。是陸天誠沒有將這“資料”隨身攜帶?還是陸天誠根本就沒有這“資料”?可以推測的是,無論事實屬於這兩種情況中的哪一種,都從某個角度說明,陸天誠當晚很可能並不想利用這“資料”解決他和喬海明、陳虹之間的問題。如果當真如此,那麼陸天誠此番行動的真實目的何在呢?
第五,雖然陳虹和喬海明兩人都曾對警方說過謊,他們目前的供述也不能完全吻合。但事實上,二人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其實並不構成非此即彼的矛盾。喬海明再三申明,他沒有將陸天誠推下橋去,但他同樣也並沒有指控陸天誠是被陳虹推下橋的。同時,陳虹雖然絕口否認自己推了陸天誠,並認為陸天誠是被喬海明推下橋的,口氣中卻留有餘地,沒有死死咬定喬海明不鬆口。既然如此,是否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性,即:喬海明和陳虹的確都不是把陸天誠推下橋的人,那麼陸天誠是怎麼掉下橋去的呢?必然是自己跌落橋下。問題出現了,假如陸天誠的確是自己跌落橋下,究竟是意外失足呢?還是有意所致?
……
越來越多的問題盤據在普克的腦海中,令他無法入睡。他睜大眼睛不停地想著,興奮的大腦和疲倦的身體做著激烈的鬥爭。漸漸的,普克的意識變得模糊起來,他隱約想到,自己主觀上並不想入睡,但卻無法抗拒身體客觀的疲勞,而主觀從屬於性格,他一直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但此時此境,是否說明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性格又必須服從於命運呢?陸天誠的性格……他的命運……
普克終於昏昏沉沉地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