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所說的“黨性鍛煉”或“黨性修養”,實際上都是指共產黨員思想上的自我改造。劉少奇同誌指出:“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須參加革命的實踐,絕對不能離開革命的實踐。同時,也離不開自己在實踐中的主觀努力,離不開在實踐中的自我修養和學習,如果沒有這一方麵,革命者要求自己的進步,仍然是不可能的。”(《劉少奇選集》上卷,第一版,第99頁)這裏應該強調的是“在實踐中的主觀努力”和“自我修養和學習”。因此,所謂黨性修養,就是共產黨員按照黨性原則在實踐中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使自己具備無產階級的一切優良特性和美德。具體地說,就是用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去改造自己的非無產階級世界觀;用共產主義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去改造自己的非共產主義的意識和道德;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去糾正自己的不良作風,自覺抵製資產階級思想的侵蝕;用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去克服自己的個人主義思想等等,以便使自己成為完全合格的共產黨員。
共產黨員所以要進行黨性修養,從一般意義上說,首先是社會發展規律決定的。人類本身、人類社會是一種曆史發展過程。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在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鬥爭中,自覺地“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的、肮髒的東西”(《劉少奇選集》)上卷,第一版,第98頁)。這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如果不這樣做,我們就不能進步,就不能實現改造社會的任務”(《劉少奇選集》上卷,第一版,第98頁)。其次,這是共產黨員所擔負的曆史使命所決定的。共產黨人是曆史上最先進的革命者,是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擔當者和推動者。共產黨員擔當著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而共產黨員的堅強黨性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勞永逸的。一個共產黨員“由一個幼稚的革命者,變成一個成熟的、老練的、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革命規律的革命家,要經過一個很長的革命鍛煉和修養過程,一個長期的改造世界觀的過程”(《劉少奇選集》)上卷,第一版,第99頁)。即使參加革命很久的老黨員,也要在完成新任務和迎接新考驗的過程中,加強自我修養,以使自己適應不斷變化了的形勢。成為品質優良、政治堅定的革命者。再次,這是由社會上存在著的不良影響決定的。每個黨員都生活在現實社會中,不論其工作崗位如何不同,不論是老黨員還是新黨員,都會接觸到社會上一些不好的東西,受到一些不良的影響。為了“保持我們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的純潔性,提高我們的革命品質和工作能力,每個黨員都必須從各方麵加強自己的鍛煉和修養。”(《劉少奇選集》)上卷,第一版,第103頁)。
江澤民同誌指出:“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黨不僅要繼續經受執政的考驗,而且麵臨著改革開放和發展商品經濟的考驗,麵臨著反對和平演變的考驗。”(《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單行本,第一版,第31頁)正是這三個考驗,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一項緊迫的任務,提到每個黨員麵前。在這三種嚴峻的考驗麵前,為什麼很多共產黨員表現出堅強的黨性,能夠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能夠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抵製腐朽的資本主義思想的侵蝕,並以實際行動去粉碎和平演變的陰謀呢?歸根到底,是他們不斷進行黨性修養的結果。而那些在三種考驗麵前,吃了敗仗,表現不合格的黨員,總是和他們放鬆世界觀的改造,沒有解決好思想上入黨的問題有著必然的聯係。也可以說,黨員的表現是“標”,黨性的修養是“本”;隻有固本,才能治標,才能祛邪。當然,有些黨員表現不合格,有各種各樣的外因,但是,“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二版,第302頁)。客觀上的考驗是每一個共產黨員所不能回避的,正是因為麵臨著三種嚴峻的考驗,共產黨員才更加需要進行黨性的修養。通過加強黨性的修養來解決黨性問題,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由黨性的這些含義所決定,黨員的黨性修養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
一是理論修養。理論修養是黨員黨性修養的基礎。黨員的高度階級覺悟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是自發生成的,而是要通過學習掌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真正理解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才能牢固樹立起來。因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是做一個合格黨員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隻有理論上搞清楚了,才能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透過複雜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做一個堅定而清醒的自覺戰士。正由於此,我們黨從來都高度重視理論學習和理論武裝問題。我們每一個黨員首先要增強學習理論的自覺性,以防止自己在複雜的鬥爭中迷失方向。
二是政治修養。黨員政治修養最核心的內容就是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就是我們常講的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人生精神支柱,事關黨員人生目標的正確確立和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隻有牢固確立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黨員才能經得起生與死、公與私、勝利與失敗、成功與挫折、重大政治風浪與複雜局麵的考驗,才可能在任何曲折和壓力中都“艱難奮鬥而不潰散”。隻有牢固確立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黨員才能在和平執政環境中、在改革開放條件下,抵擋住任何、金錢、名利、美色、奢華的誘惑,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崇高誌向和氣節。當前,黨員加強自身的政治修養,堅定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首先就是堅定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方向和道路,堅定改革開放的信心,不為共產主義運動中的一時挫折而彷徨動搖,以自己全力奮鬥的實際行動把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