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黨性是共產黨員的靈魂和本色(1 / 3)

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要正確理解黨性的科學含義,深刻認識共產黨員加強黨性修養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義,掌握黨性修養的基本要求,自覺地持之以恒地進行黨性鍛煉。

對黨性有各種各樣的認識,有人認為:黨性就是黨的性質。這種認識隻看到了黨性與黨的性質的必然聯係,而忽視了共產黨員的黨性與黨的性質在概念上的區別。也有人認為:黨性就是黨的紀律性,黨員增強組織紀律的觀念,就是增強了黨性。其實,組織紀律性僅僅隻是共產黨員的黨性的一個方麵。還有人認為:黨性就是人民性。這種認識抹殺了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與一般群眾的區別,會把黨員降低到普通群眾的水平。

一、黨性的內涵

那麼,究竟什麼是共產黨員的黨性呢?所謂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指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根本特性和特殊品格。“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無產者的階級性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就是無產者本質的最高表現,就是無產階級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現。”(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解放出版社,1949年版,第110頁)

第一,共產黨員的黨性是以階級性為基礎的,它是高度集中升華了的階級性在政治上的表現,是共產黨員在長期鬥爭中所形成的特性。列寧指出:“所謂黨性,要求在對事變做任何估計時都必須直率而公開的站到一定的社會集團的立場上。”(《列寧選集》第1卷,第四版,第363頁)這就是說,共產黨員在無論何時何地,在分析和處理任何問題時,都必須直接和公開地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堅決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體現無產階級的一切優良特征,這樣才算具有黨性。

第二,黨性是共產黨人無產階級世界觀的集中表現,是共產黨員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觀察和處理問題的體現。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完整的科學體係。它為共產黨人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如果違背了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不能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就是沒有黨性或黨性不完全。

第三,共產黨員的黨性是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結合在一起。衡量一個共產黨員有沒有黨性,不僅要看他的政治立場和觀點,也要看他的思想意識。一個共產黨員,盡管立場堅定,鬥爭勇敢,但頭腦中保留不少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那麼在這些思想意識沒有得到克服之前,就不能算是具有完全的黨性,或者叫做黨性不純。隻有站在無產階級立場,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並具備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人,才能成為具有堅強黨性的共產黨員。

共產黨員的黨性不是抽象的,它是無產階級的階級性與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鬥爭中,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把黨性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並培養和形成了自己的黨性原則。具體地說,它包括: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為科學世界觀和指導思想。以消滅一切剝削製度,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為最終目的,並為之奮鬥到底;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有堅強的黨性觀念和在高度自覺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鐵的紀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嚴肅地而不是敷衍地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公開承認並改正自己的錯誤。這些原則,集中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性、戰鬥性、組織紀律性和自我犧牲等一切優秀品質,從本質上全麵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特性,這是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

黨性與黨員個性是有機聯係和統一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人的個性是社會曆史的產物。社會生活的複雜性決定了人們個性的多樣性。在黨內,共產黨員也具有不同的個性。比如,有的好動,有的好靜,有的直爽,有的深沉等等。黨員的個性是具有黨性的個性,而黨性又存在於黨員的個性之中。一方麵,黨性是通過黨員的個性體現出來的,沒有黨員的個性,也就沒有黨員的黨性。另一方麵,黨員的個性要符合黨的利益,無條件地服從黨性。出於黨性與個性的這種關係,黨的各級組織不僅不能排斥和否定黨員的個性,而且還要在工作中盡可能照顧到每個黨員的個性,充分發揮每個黨員的長處;引導黨員在實踐中取長補短,以便更好地為黨的事業服務;作為共產黨員個人則要努力發展一切與黨性一致的個性,努力克服一切與黨性不符合的個性,不能離開黨性而去搞什麼個性獨立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黨性和個性的關係,在黨的事業中把二者高度統一起來,是共產黨員應該采取的正確態度。

黨員是否合格,能否在實際生活中發揮模範先鋒作用,對每個黨員來說,歸根到底是黨性問題。黨性是黨員的本質屬性,決定著黨員的風貌。在當前,提高黨員的素質,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固然需要堅持黨的標準,嚴格入黨手續,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求每個黨員都能以向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自覺地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增強自己的黨性修養,這是堅持黨員先進性的一個決定性的條件。

二、黨性修養及其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