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黨員條件的原則性(3 / 3)

四、關於“全民黨”論

有人認為,既然要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把社會其他方麵的優秀分子吸收入黨,就意味著要把我們黨改造成“全民黨”。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首先“全民黨”的觀點在理論上是難以成立的。因為任何政黨都是一定階級的代表;階級性是政黨的屬性。一旦階級消滅,作為階級鬥爭產物的政黨也就不複存在,有政黨,就談不上是全民黨,如果是全民的,政黨就應該消亡。“全民”與“政黨”兩個詞是連不到一起,政黨不可能是全民的。其次,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廣泛代表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但它的性質並不是“全民的”。黨的性質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正是黨的這種性質決定了它能夠而且必須代表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如果不講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是用“全民黨”取而代之,結果隻能使黨成為這部分人或那部分人私人的代表,這恰恰丟掉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有鮮明的工人階級性,而鼓吹“全民黨”隻能導致工人階級政黨的蛻變。第三,不能把吸收社會其他方麵的優秀分子入黨與“全民黨”等同起來,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的社會民主黨向社會各階層開放,是因為社會民主黨為了把選民吸引到自己身邊,贏得更多的選票,允許任何不分世界觀、不分宗教信仰,隻要願意,都可以成為黨員。而我們吸收的社會其他方麵的優秀分子進入自己的隊伍,其前提是,他們必須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經過必要的考驗,符合黨員條件。這和所謂的“全民黨”毫無關係。

五、關於“黨的階級基礎變化”論

有人認為,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已不再是產業工人,而是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的知識分子。這種把知識分子同工人階級對立起來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也不可能改變工人階級仍然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的事實。一方麵,要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是必須通過實際的產生過程;而沒有產業工人的勞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就會變為一句空話。另一方麵,知識分子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階級範疇。在我國,知識分子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但它並不是獨立於工人階級之外的社會群體,而隻是工人階級中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較多的一部分。知識分子作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大大增強了工人階級的科技文化素質。現在有一種說法,不少工人下崗了,怎麼還能說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呢?怎麼還能把工人階級作為黨的階級基礎呢?不可否認,由於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中國工人階級的權利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變化,某些不符合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行業逐漸被淘汰,而那些符合先進生產力要求的行業則進一步發展。在這樣變化的過程中,職工隊伍的某些部分難免要遇到暫時的困難,下崗待業,但這決不是要淘汰工人階級,並不意味著工人階級由此失去先進性,更不是說工人階級已經不再是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恰恰相反,正是在改革開放特別是經濟結構實行戰略性調整帶來的先進取代落後的過程中,中國工人階級的整體素質和優勢正在進一步提升。中國工人階級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仍然是我國社會中最先進的階級,是我們黨不變的階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