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風建設是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它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任務的重要保證。
黨風建設在整個黨的事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與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一起構成黨的自身建設。所以,我們黨曆來十分重視黨風建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始終強調執政黨的黨風建設,把它作為黨的建設的大事來抓。江澤民同誌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指出:“執政黨的黨風,黨同人民群眾的聯係,是關係黨的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江澤民同誌再次強調:“反對腐敗是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重政治鬥爭,我們黨是任何敵人都壓不倒、摧不垮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絕不能自己毀了自己。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同誌又一次強調了黨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指出:優良的黨風是凝聚黨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把黨風提到這樣的高度,是根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和我黨幾十年來的經驗教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現實提出來的。
黨風是黨性的具體表現,黨風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黨的性質。人民群眾判斷我們黨是否保持先鋒隊的性質,是否繼續代表著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僅要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正確,還要看我們的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的行為是否端正、作風是否正派。中國共產黨在奪取政權之前,長期處於無權的地位,被壓迫、被“圍剿”,一直進行著艱苦卓絕、生死存亡的鬥爭。在長期的鬥爭中,形成和積澱了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團結和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的浴血奮戰中,體現了先鋒隊“領頭羊”的光輝形象,體現了我們黨最終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成了執政黨,所處的地位和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麵臨著執政的考驗。因為執政標誌著勝利,勝利存在著兩重性,它既可以為繼續前進鋪平道路,也可以為失敗埋下陷阱。同時,執政意味著掌權,權力也具有兩重性,它可以為人民立功,也可以使曆史鑄錯。執政還使黨所處的環境發生變化,優越的環境同樣有兩重性,它可以為廣大的黨員、幹部做好工作提供必要的條件,也可以成為貪圖安逸,甚至以權謀私、官僚腐敗的溫床。從我們黨走過的曆程看,我們黨能始終保持自身的性質和宗旨不動搖,但一些黨員身上存在著與黨的性質不符的現象和問題。事實證明,不論是在建國初期還是在改革開放以來,由於我們黨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對黨內出現的各種不正之風都堅決予以製止和懲治,保持和發揚了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部分黨員特別是一些領導幹部,隨著環境和地位的變化,忘記了黨的宗旨和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憑借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喪失了自己在群眾中的威信,有的甚至墮落為人民的罪人。黨內出現的這些現象,從反麵證明了黨風與黨性的直接關係。如果這種腐敗現象得不到有效懲治,那麼,我們黨的先鋒隊性質就有發生質變的危險。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黨風問題是關係到黨的性質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