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黨的最高綱領(2 / 3)

也正因為如此,無數革命先烈為之奮鬥,矢誌不渝。如革命烈士夏明翰被敵人逮捕時,年僅28歲,敵人要他為自己的生命、孩子、妻子而三思,但他堅定地說:“我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而定了。”臨刑前他在敵人的監獄裏寫下了可歌可泣的詩句:“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許多革命先輩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二、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中國共產黨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終奮鬥目標,不僅僅因為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美好的理想,更重要的還在於它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趨勢。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結果。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正是在這個規律的作用下,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曆史上最後一個人剝削人的社會,它把封建社會的小生產和自然經濟變成為社會化的大生產,使生產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這是曆史的一大進步。但是,資本主義社會自始至終存在著一個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所謂生產社會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麵:生產資料從個人使用變為許多人共同使用,生產過程從分散的個人行動變為許多人共同的社會行為,產品也從個人勞動成果變成大家共同創造的社會成果。社會化生產的這種特性,不能容忍生產資料和產品私人占有,它要求生產資料由社會占有和社會支配,對生產實行統一的社會管理,並由社會全體成員共同享有社會化勞動的成果。但是,在資本主義製度下,資本家依靠對生產資料的占有,不勞而獲地占有他人的勞動產品,這樣就產生了社會化生產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造成周期性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形成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根本對立。這個矛盾,是導致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個矛盾依靠資本主義製度自身無法根本解決,隻有通過無產階級革命鬥爭來推翻資本主義製度,建立社會主義製度,用社會主義公有製代替資本主義私有製,這樣才能使社會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生產,以推動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社會主義經過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的巨大進步,最終將過渡到“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

實現共產主義的曆史必然性,不僅有科學的理論依據,而且也被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實踐所證明。自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巨大勝利,從一個遊蕩在歐洲的“幽靈”,變為遍及全世界、對人類命運起決定作用的滾滾洪流。現在,作為共產主義低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已在世界一部分國家建立和發展起來。盡管目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低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曲折和失誤,但是,共產主義在全世界最終實現,是不可逆轉的社會發展規律,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