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依據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所創造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經濟條件,采取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方針,實行逐步改造生產資料私有製的具體政策,從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建立社會主義製度的艱難任務。毛澤東提出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必須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和以農業為基礎,正確處理重工業同農業、輕工業的關係,充分重視發展農業和輕工業,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工業化道路的理論,都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方針。
關於革命軍隊的建設和軍事戰略。毛澤東係統地解決了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如何建設成為一支無產階級性質的、具有嚴格紀律的、同人民群眾保持親密聯係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
關於政策和策略。毛澤東精辟地論證了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是革命政黨一切實際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必須根據政治形勢、階級關係和實際情況及其變化製定黨的政策,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
關於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在這方麵毛澤東提出過許多具有長遠意義的思想,如:關於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要實行政治和經濟的統一、政治和技術的統一、又紅又專的方針;關於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實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關於知識分子在革命和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識分子要同工農相結合,等等。
關於黨的建設。毛澤東特別著重於從思想上建設黨,提出黨員不但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經常注意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他指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針對曆史上黨內鬥爭中存在的“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左”傾錯誤,他提出“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正確方針,強調在黨內鬥爭中要達到既弄清思想又團結同誌的目的。他創造了在全黨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教育的整風形式。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貫穿於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從中國實際出發,依靠廣大群眾進行革命和建設。
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思想作為指導思想,決不意味著拋棄或貶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用,而是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必須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且這個結合已經產生了新的科學理論成果;同時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科學體係,毛澤東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世界觀、方法論,在宗旨、目標等方麵都是完全一致的,它們都代表著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是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翻身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毛澤東思想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基本戰略思想和戰略目標來源於馬克思列寧主義,而決不是別的什麼主義;即使是許多有獨創性的發展,其基本的方麵也根源於馬克思列寧主義,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則相一致,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豐富和發展,而不是背離馬克思列寧主義。因此,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就必須堅持毛澤東思想;同樣,堅持毛澤東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當然,和任何科學一樣,毛澤東思想也要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