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
理論的成熟是政黨成熟的重要標誌。一個政黨、一個民族,要有自己的戰鬥旗幟和精神支柱。曆史證明,馬克思列寧主義之所以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是因為它是工人階級解放運動的旗幟,是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勝利的旗幟,是唯一正確的科學理論和行動指南。
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無產階級鬥爭的曆史告訴我們,工人階級是人類曆史上最進步、最革命的階級。但是,在工人運動的初期,由於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他們的鬥爭包括要求增加工資和改善勞動條件的鬥爭,都是自發的,工人階級的自發鬥爭是不可能產生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隻能由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創造,灌輸到工人運動中去。無產階級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指導之後,才能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懂得無產階級要翻身解放,就必須建立自己的政黨,並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以奪取政權為首要目標的革命鬥爭。正如列寧指出的“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列寧選集》第1卷,第四版,第241頁)。無產階級隻有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才能真正擔負起資本主義社會的掘墓人和新社會的創造者的曆史使命。
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無產階級的革命政黨。無產階級政黨是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無產階級是黨產生的階級基礎,馬克思主義則是黨產生的理論基礎,二者缺一不可。馬克思曾指出:“工人們已經具備了作為成功因素之一的人數;但是隻有當群眾組織起來並為知識所指導時,人數才能起決定勝負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四版,第134頁)這裏所說的知識,就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功績,就是在19世紀40年代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並引導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同樣,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先進分子抱著救國救民的滿腔熱血,經曆了幾代人的努力,付出了幾十年的辛勞,向西方尋求真理,希望引進一種確實能從根本上使中國擺脫落後與挨打狀態的主義或學說。但是,最終都沒有成功。即使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那樣全國規模的革命浪潮,也擺脫不了失敗的厄運。實踐證明,那些資產階級學說、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都不能引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不能使中國人民擺脫苦難。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以後,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使馬列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並為黨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1921年7月,黨的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從此,中國革命才有了正確的領導和方向,麵貌才為之一新。
沒有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就沒有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進行革命與建設、改造社會與世界的認識工具和行動指南,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都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下取得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以毛澤東同誌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實踐的進程中,堅持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具體分析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時代背景、中國革命的性質和各階級的狀況,解決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領導、動力等一係列重大問題,開創了一條與俄國十月革命道路迥然不同的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發展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建立後,我們黨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迅速地恢複了國民經濟,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並轉入全麵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這期間,我們黨也犯過一些“左”的錯誤,包括像“文化大革命”那樣嚴重的錯誤,使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其根本原因就是脫離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