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 時間—駕馭時光,充實自我 (1)(2 / 3)

如果你處於這種境況,你會怎麼辦呢?像大多數人一樣,你會很快想辦法把每天的錢花光。開頭,你會購買你需要的東西。如果你是精明人,你會很快想出辦法把錢用於投資,而且這項投資會使你得到最多的回報。

但是,你是否知道,其實你每天都麵臨上述的境況。那家“銀行”就是時間。你每天得到864萬秒鍾,隨便你怎麼利用。而你如不利用,時間也不會回來。

成功人士明白時間的寶貴。有人問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他的回答是“時間”。本傑明·富蘭克林關於時間的描寫就更進一步,他說:“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生命就是由時間構成的。”

屬於你的時間有多少?

中國傳統稱不到5歲去世者為夭折,60歲為花甲,70歲為古稀,80~90歲為耄耋。

暫以30 000天(824歲)計,你已用去了多少天,還剩下多少天?

算完之後,如果你年紀已經夠大,你將會有一種沉重的危機感;如果你還小,你可能會沾沾自喜。但是別忘了,這並不是可利用的時間,而隻是你擁有的時間。

人生關鍵點撥

時間的確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是位渴望成功的奮鬥者,那麼,從現在開始,抓緊一分一秒,讓財富和理想目標早一天達到。

認清時間的多少

俄國作家岡察洛夫曾塑造過一個奧勃洛摩夫的形象,他“胸懷大誌”,也頗有才氣,常常“突然產生一個思想,像大海裏的波濤似的在他頭腦中起伏奔騰。隨後發展成為一種企圖,使他的血液沸騰,筋肉蠕動,血脈膨脹。於是,企圖又變成誌向。他受到精神力量的激發,一分鍾內迅速地改變了兩三次姿勢……”可是,從早上到黃昏,他隻是躺在床上,整整一天什麼事情也沒做。這就是俄羅斯文學畫廊中著名的“多餘的人”的形象。

這樣的人,當然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成功者。“隻要想做,就立刻去做”,是成功者共同的行為準則。珍惜生命,珍視“今天”,不放棄每一天的努力,是成功者們共同的信條。

當前我們所處的時代,是高度講究時效的時代,時間的觀念越來越強,時間的精確度越來越高。新技術革命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以電子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為標誌的各種高技術的綜合突進。信息在未來社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信息科學又與時間科學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時間,把信息同勤奮者的血汗化合,創造出人類文明精華的豐碩果實。信息,又使時間出現了增值效應,時間的價值猶如核分裂反應,正以幾何級數成倍增長。如果說在信息時代,信息就是生命,那麼,時間就是信息的生命。時間的挑戰,是對人們掌握管理時間能力的挑戰。我們在談到時間與財富的關係時,有一句口號“時間就是金錢”;而在信息社會,這種關係就會變為“最大的財富就是時間”。

我們花在吃東西上的時間:

假定我們每天用10分鍾吃早餐,30分鍾吃午餐,20分鍾吃晚餐,整整1個小時。如果再加上我們做飯、喝茶、抽煙、吃零食的時間,至少也得60分鍾。這也就是說,每天我們用在吃上的時間至少要2個鍾頭,每個星期要用14個鍾頭。這等於說,我們每年差不多有20天的時間,全部花在吃東西上麵。

仍以30 0000天(824歲)計,我們一生要把近7年(2 500天)的時間花在吃喝上。

我們花在睡眠上的時間:

假定我們每晚用8個小時睡覺,這等於一天的1/3。

換句話說,我們一生有1/3的時間是花在睡覺上麵的。

以30 000天(82,4歲)計,我們一生中將近24年(10 000天)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我們花在學習土的時間:

一年有365天,可是星期六和星期天不用上學,每個星期有兩天不上學,每個月就是8天,一年就是96天,隻剩下269天。

這些天裏還有許多的節日,如春節、元旦、國慶節等,至少又要放十幾天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