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昏黃的沙漠中,細沙飛揚成了安靜的光影,經過層出不窮的手段,雙方結束了試探,一大片赤紅的機械光粒子爆炸般從蘇黎的身上飛速湧出,變成一個足以覆蓋住整個天空的熾熱巨龍,把天空也變成深紅色的了,地上的沙子也是一樣。
賀東明右腳向後一步支撐住身體,而他左手的指尖已經開始旋轉起了一個幼小的漩渦,慢慢成長變大,最後如鯨吞海飲般吞噬著構成赤龍的粒子。
不得不說,蘇黎真的是個很厲害的人,他最初的能力是“機械控製”,但“機械”的具體含義又是什麼呢?鋼鐵的機床是機械,那木製的輪閥算不算機械呢?
於是,在無數次試驗之後,蘇黎確認了機械與元素的結合,或者說“元素機械化”,而土元素和水元素自重較大,冰元素適應性差,光暗元素難以捉摸……最後,蘇黎把火元素和風元素融合起來,鑄成了他獨有的機械粒子——赤龍。
無數充斥著風與火元素的機械粒子被賀東明瘋狂吸收,這讓蘇黎壓力陡增的同時,賀東明自己也很不好受。元素飽和的機械粒子所蘊含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恐怕就連蘇黎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已經用慣了的赤龍粒子在進入賀東明的吞噬漩渦後會釋放出能夠融化鋼鐵的溫度吧,如果不是因為“吞噬”已經涉及法則層麵,這樣的極熱很有可能脫離賀東明的吞噬,對他造成嚴重的傷害。
就在賀東明運足全力苦苦支撐的時候,蘇黎感受到自己力量的流逝,而看了看賀東明依舊認真的眼神,蘇黎轉而放棄了直接對抗,選擇了遠程對射。
戲劇性?原本有機會壓著賀東明打的蘇黎主動把局勢變成了拉鋸戰,恰恰世上最不怕拉鋸戰的就是擁有吞噬異能的賀東明了吧,從戰鬥進入拉鋸戰開始,戰局就注定會傾斜了。就像一場比賽過後,眾人分析某方為什麼會輸,有人說是因為第二次團戰的時候法師關鍵的那個控製技丟得太準,有人說是最後關鍵時刻弓箭手畏戰……大家總結了一萬條之後,有人一語道破天機——輸的那邊全都是物理輸出。
所以說,真正影響戰鬥的不是某一招被對手克製或者某一點意識更加優秀,而是從一開始就客觀存在的東西,已經注定了之後結局是否會有轉機那就隻能期待奇跡——既然叫了“奇跡”,那就基本是不會發生的了。
本著負責任的精神,我們還是繼續說完那場戰鬥吧,很多比賽並不是重在結果,其實隻要過程很精彩就足夠了。
————————————
別說寫的水,我急著找身份證呢,身份證丟了……沒法去網吧了,能否擠上圖書館機位,看運氣吧,今年還能不能坐火車回家,也看運氣了……
另外1月3日開考,所以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從元旦開始視情況斷更。喂喂喂,別打人啊!考試大魔王真的太可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