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苦修行退之覺悟 甘守節林氏堅貞(3 / 3)

當下,湘子便在葫蘆內傾出一丸還少丹,遞與竇氏。竇氏接丹吞下,登時精神強健,返老還童,滿身上沒有一些病痛,竇氏不勝歡喜,叫梅香取銀子謝那兩個道人。湘子道:“貧道不要酬謝,隻要老夫人跟貧道去修行。”竇氏道:“老爺在日,曾有一個道人來度他出家,老爺隻是不信,你今日要度我,我也隻是不信。”湘子道:“老夫人還記得那一個道人的模樣否?”竇氏道:“模樣倒不記得了。”湘子道:“不瞞老夫人說,昔年來的就是貧道。”竇氏道:“這些遊方的人專會得趁口胡柴,極是可惡。汝且說昔年把恁麼物件來與我老爺上壽?說得對,我就信汝是神仙。”一個道:“當年老相公同林學士在南壇祈雪,是貧道賣雪與他,他才得升禮部尚書兼管刑部。奏準宮裏免朝五日。慶壽之時,貧道曾獻仙羊、仙鶴、仙女,仙家桌麵四十張,又造逡巡酒,頃刻花,花瓣上有‘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之句,夫人曾記得否?”竇氏道:“這些我都記得,隻是老爺不信。”湘子道:“老相公雖然不信,後來被貶潮陽,要見我不能夠,好生懊悔。”竇氏道:“那個見他懊悔來?汝說的都是死無對證的話,我也不信。”一個道:“夫人若不信,隻怕日後懊悔又是遲了。”竇氏道:“汝怎麼又說這不吉利的話?我且問汝,祖家原在何方郡縣?父母是何等樣人?因何走上終南山去學道?那終南山有多少廣闊?山上有多少修行的人?內中有個韓湘子否?汝一一從頭老實說來,若有半句遮頭蓋腳,我拿你送到林天官府中,以官法治汝。”一個道:“我家住在昌黎縣,鼓樓巷西,坐北朝南是祖居。父名韓會,母親鄭氏,叔父韓愈,嬸娘竇氏。幼年間沒了父母,是我那叔嬸撫養長大。娶妻林氏,叫做蘆英小姐。我叔父被貶去潮陽,路途上受了萬般苦楚,我已度他成真了道,做了大羅仙。今日特來度你。”竇氏道:“既然是我侄兒,怎的是這般模樣?”湘子道:“仙凡各別,體段不同。”竇氏道:“既是湘子,可現原身出來我看。”湘子道:“要現原身,有何難處?隻怕嬸娘執迷不悟耳!”正是:

幾回翹首望兒還,骨肉參差各一方。

峰嶺雪消方見路,雲橫蒼樹卻遮山。

當下湘子搖身一變,果然還了舊日形容,不是那雲遊道人的模樣。竇氏一手扯往他,道:“我兒,你一向在那裏?今日方才回來。你叔父過了世,家中好不淒楚,教我日夜想你。今既回來,是萬千的喜了,依先整頓門風規矩,做一個好人,再不要說那出家的話!”湘子道:“侄兒今日同呂師父回來,要度一個有緣分的人出家,怎肯戀著家中繁華世界,做那沒結果出的營生。”采和道:“仙弟,你如今且在家中過幾時,待我往南天門去走一遭,轉來同你回終南山去。”竇氏道:“我兒,原來師兄也教你隻在家中,不要往別處去,怎的師兄說話也不聽?”湘子聽罷,便與采和作別,又道:“侄兒多年不回來,不知那睡虎山團瓢還依舊好的否?如今且去看一看。”竇氏道:“韓清,你同哥哥到那裏看來。”

韓清便領湘子到那睡虎山九宮八卦團瓢裏麵。原來退之棄世以後,韓清把那走路都改過了,轉彎抹角,彎彎兜兜走了一會,才到得那裏。湘子抬頭一看,隻見路徑雖差,房廊如舊,幾榻上堆滿了灰塵,案上許多書籍都亂紛紛疊著,一些也不整理。那山前山後的好果木焦枯了一半,隻有地上草長得蒙蒙茸茸,便有人躲在裏頭也不見影子。湘子暗道:“叔父做官時節,那一日不著人來這裏打掃灰塵,拔除柴草,叔父去得這幾時,就把一個花錦世界弄做這般光景。我那嬸娘圖享榮華,也是虛了。”便對韓清說道:“你自進去,我隻在這裏安歇。”韓清道:“哥哥一向不回來,今日還該到嫂嫂房中去過夜,怎的冷清清獨自一個人在這裏安歇?”湘子道:“我自有主見,你不要管我。”韓清依言,走到竇氏房中,把湘子要在團瓢內安歇的話說了一遍。竇氏忙叫廚下人打點酒看,搬到團瓢內與湘子吃,又吩咐韓清道:“待哥哥吃了酒,扯他進嫂嫂房中安歇。”蘆英道:“婆婆,不可扯他進來。當初公公在日,那一個道人也說是湘子,來家混了兩日,依舊去了,到底不曾有一個下落。今日這個道人知他是真是假,就扯他進來?”竇氏道:“媳婦言之有理,如今世上人術法的多得緊,不可不信,不可全信。韓清,你快去陪他過夜,且到明日又作計較。”韓清依先到團瓢內來陪湘子,不在話下。這正是:

情知不是伴,今日且相隨。

畢竟後來不知若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