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係(2 / 3)

二、深度融入五位一體建設

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係,是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要,把法律服務融入到五位一體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著力推進實現法律服務全覆蓋。

健全法律服務網絡。健全法律服務網絡是深度融合的組織基礎。要有效推動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大力發展縣域律師事務所和公證處,規範發展基層法律服務所,建立健全縣鄉村一級法律援助服務點,努力實現基層村居法律服務的全覆蓋,著力打造一小時(半小時)法律服務圈。持續加大對中西部特別是國家特困連片地區法律服務的扶持力度,鼓勵、支持和引導法律服務機構和優秀法律人才到中西部開展法律服務,加快解決欠發達地區法律服務資源不足問題。服務中國企業走出去,鼓勵有實力的律師事務所走出國門,搭建海外法律服務網絡,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政治安全。

拓展法律服務領域。拓展法律服務領域是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要切實做好與全麵深化改革密切相關的法律服務工作,為促進完善我國基本經濟製度、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製機製、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推進文化體製機製創新、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建立係統完整的生態文明製度體係等提供法律服務。著力服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擴大公司律師試點,拓展知識產權、金融等新興民商事業務領域,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提供法治保障。著力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立足國家公共服務體係的重點領域,拓展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文化體育等領域的法律服務。著力服務社會和諧穩定,健全完善法律服務人員參與信訪、調解、群體性案(事)件處置工作機製。

創新法律服務方式。創新法律服務方式是深度融合的迫切要求。要創新傳統型服務方式,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規範代理訴訟和仲裁的執業流程、執業標準和執業行為,積極創新法律顧問和非訴訟的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和服務標準。創新綜合性服務方式,有效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優化銜接法律服務流程,構建綜合性一站式法律服務平台。創新信息化服務方式,搭建法律服務信息化平台,暢通連接省、市、縣、鄉四級的法律服務信息化網絡,研發適於互聯網推廣的標準化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項目。

三、著力服務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實現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路徑。要通過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係,努力為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普遍建立公職律師製度。在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普遍設立公職律師製度,是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係的重要部署,是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水平,推進依法治理的有效抓手。要分步驟、分層級實現公職律師製度全覆蓋。優先實現省、市、縣、鄉四級黨委、政府的覆蓋。逐步健全黨委、政府所屬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等的公職律師製度。

提高法律服務質量。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對我國法律服務業的服務能力和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樹立質量至上的理念,加大法律服務的規範化、標準化和便利化建設,提供講誠信、講品質、有標準、有質量的法律服務。建立健全法律服務標準體係、強化服務全程化監管、建立健全服務質量評價機製等製度,確保服務質量。完善服務便民化措施,普遍設立便民服務窗口、簡化受理程序、搭建跨區域協作平台,方便群眾獲得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完善法律服務體製機製。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必然要求實現法治的現代化。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法律服務製度和法律服務工作改革。抓緊完善律師執業製度以及權利保障機製、律師違法違規執業懲戒製度,加快推進律師行業扶持政策。逐步健全公證工作與司法審判、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相銜接的立法設計和製度安排,大力推進公證執業監督管理體製和工作機製。健全完善基層法律服務製度規範,規範基層法律服務執業行為。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麵,適時建立法律援助事項範圍和經濟困難標準動態調整機製;完善法律援助方式,探索新的受援製度;推進法律援助立法,不斷提高法律援助法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