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朱工部築堤焚蛇穴 碧霞君顯聖降靈簽(3 / 3)

定樁之後,水勢就緩了。各官分工,加土修築,不到二月間,五百七十裏長堤,俱已完成。有詩道得好:

誰道仙凡路不通,有緣天遣入鮫宮。

狂瀾不借神工助,安得黃君建大功。

各管河官紛紛申文報完工,朱公即發牌由陸路至淮安看堤。就從新堤上一路而來,果然樁石堅固。有二十丈闊。又令兩邊種柳,使將來柳根盤結,可以固堤。

行了三日,到白膚鎮住下。因無官舍,隻得借民房居住。朱公睡至半夜,夢中忽聽得一聲喊起,有千軍萬馬之聲,鼎沸不止。朱公慌忙披衣起來,差人打探。

隻見流星馬來報道:“赤練村新堤決了有二百餘丈,水勢衝激。離此有七裏路,不妨事,大人不要驚慌。”朱公忙叫巡捕官安慰居民,遂駐紮在鎮上。天明時查是何人所管,即請黃州同來議事。查得係淮安府通判所管,因未遵黃達的規畫,近了十五裏,堤做直了,故容易衝倒。朱公即將本官參革,帶罪督修。其時黃州同因感冒風寒,不能來見,隻得具了個稟帖,說:“赤練村堤勢太直,且當淮水發源之處,故此衝決。須建閘洞四座,起閉由人,旱則閉之以濟漕運,水則起之以固堤。”朱公依議,即行牌,仰揚州府通判同造兩個。

通判晝夜催趲人夫,下樁卷埽興工,眾人並力下埽。到中間時,隻見一條小紅蛇,繞樁一箍,那埽便淌去,反卸下十數丈土去。又帶下一二十夫去,不見蹤跡。從新又卷起埽來再下,依舊小蛇出來一箍,那埽就崩了。一連卷了二三十個埽,都被衝去了,又淹死一二百人。二官無奈,有本村老人說道:“此處一向聞人傳說有老龍在此,莫非是他作怪。”二官商議,著水手下去看看真假,隨即差了四名水手下去,半日不見上來。又差四個下去,過了好一會,才爬上兩個來。

眾人齊上前拉起,隻見二人渾身戰栗,說不出話來。

定了半晌,才說道:“初下水時,洑去十數丈,並不見動靜。後繞岸尋了一遍,也不見甚麼。及回到東首傍岸,見有個大穴,我等爬到穴邊,伸頭下去看時,穴口有宣缸大,裏麵尚寬大許多,有無數紅蛇在內,還有幾條大的,頭如鬥大,不知多長,見人時便竄出來。虧我等走得快,想先下去的,不提防滑了腳吊下去了,自然被他吃了。”二官聽見道:“可見村人之言不謬,既稱為龍,想必自有靈異,且祭他一祭看。”遂叫人備牲醴到穴邊行禮。祭畢,將豬羊等照定穴口傾下去,然後又卷埽下樁,依然淌去,那裏打得住?

二官無奈,隻得具稟申院。朱公來看了,心中大怒道:“本院奉皇上欽命治水,大功已完,何物妖蛇,敢行無狀。”遂行牌仰兩府管工官員,縱火焚燒,傾其巢穴。二官遂備竹纜火把,遍塗魚油,內包硫黃焰硝引火之物,又用竹筒打通節,藏著藥線,再用火炮地雷等物將亂草碎木填塞穴口,令水手將利刃架在洞口,敲石取火,點著藥線,不上半個時辰,水中火起,十分猛烈。但見:乒乒乓乓,轟轟烈烈。千條光焰徹天紅,一片黑煙隨地滾。金輪飛上下,華光神倒騎火馬離天關;震炮響東西,霹靂將共策火龍來地藏。火老鼠隨波亂竄,水鴛鴦逐浪齊飛。土穴焦枯,石崖崩損。渾如赤壁夜鏖兵,賽過阿房三月火。

那火足燒了三晝夜,腥穢之氣臭不可聞。忽聽得一聲響,如天崩地裂一般,從火光中卷起一陣黑氣,衝到半天,化作十數道金光,四散而去。這火直燒到七日方息。管工官叫挖開土來看時,隻見一穴赤蛇,盡皆燒死。才下住了樁,加工修築,三十裏內造了四座閘,一月間功成。

朱公就由新堤前往淮安,見兩岸波光如練,柳色拖金,綠草依人,紅塵撲馬,心中歡喜。有滄溟先生詩道得好,詩曰:

河堤使者大司空,兼領中丞節製同。

轉餉千年軍國重,通漕萬裏帝圖雄。

春流無恙桃花水,秋色依然匏子宮。

大績但懷溝洫誌,帝臣何減丈人風。

朱公將五百七十裏河堤逐一看來,淮安一路官員迎接。是時黃達已病痊了,跟隨看視,撫院設宴相待。朱公又往南去巡視高、寶河堤,下船由水路進發。

將近午牌時,忽聞一陣香氣飄過,遂問道:“到何處了?”巡捕官稟道:“已過涇河。”離寶應縣隻二十餘裏,香氣越發近了,便問:“香氣是何處的?”

巡捕官道:“寶應縣城北泰山廟,香煙最盛,四季皆是挨擠不開,香氣嚐聞四五十裏。”朱公道:“有何靈異?”巡捕官道:“去年黃淮決口,有一潭其深莫測,正與決口相聯。兩水相激,再打不住樁。正是三月清明日,因水溜,往來船隻俱不敢過。岸上遊春的男女都到潭邊頑耍,見水上有一尾金魚遊戲,有人說是龍變化的,有的說是妖物,亦有丟麵食引他,也有拋土塊打他的。忽人叢中走出一個少年美貌女子來,道:”這是潭龍,待我下去擒他上來。‘內中便有個少年人,見那女子有姿色,遂調戲了他兩句。那女子含羞,眾人才轉眼,他便跳下潭去。眾人慌了,怕幹連自己,都一哄而散。隻有那少年兩腳便如釘釘住一般,莫想走得動。少頃,隻見潭內水湧起來,高有數丈。隻見一個女真人,騎一條白龍乘空而去。眾人一齊下拜,半日方沒。那個少年人忽然亂跳亂舞起來,口裏說道:“吾乃泰山頂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奉玉帝敕旨來淮南收伏水怪,保護漕堤,永鎮黃河下流,為民生造福。可於寶應城北建廟。因留金箸一雙為信。’說罷倒在地下,慢慢蘇醒來,頭發內果有一雙金箸,上麵有字,乃宣德元年欽賜泰山神的。眾人奔告,知縣申文撫按,題請立廟,至今香火日夜不絕。祈禱立應,遠近之人絡繹不絕。黃淮決後即打住,潭中有白龍蛻一副。”朱公道:“既然靈應,本院去行香。”巡捕傳寶應縣備辦香燭等伺候。

少刻,船抵皇華亭,官吏等見過,朱公上轎,各官跟隨,一行儀從來到廟中。隻見人煙奏集,香氣絪緼,果然好座廟宇。但見:

淩虛高殿,福地真堂。淩虛高殿,巍巍壯若鬥牛宮;福地真堂,隱隱清如兜率院。花深境寂散天香,風澹穀虛繁地籟。珍樓傑閣,碧梧帶雨嚐遮;寶檻朱欄,翠竹留空擁護。風雲生寶座,日月近雕梁。龍章鳳篆,懸掛著禦墨輝煌;玉簡金書,鐫勒著神功顯赫。鍾鼓半天開玉道,香煙萬結擁金光。萬方朝禮碧霞君,永護漕河福德主。

朱公同眾官至廟前下轎,禮生引導至大殿盥手焚香。拜畢,見香案上有四個簽筒,遂命道士取過來。朱公屏退從人,焚香嘿祝道:“弟子工部侍郎朱衡,奉旨治水修築河堤,上保陵寢,中保漕運,下護生民,皆賴神功默助,僥幸成功。未知此堤可能日後常保無虞否?乞發一簽明示。”說罷將簽筒搖了幾搖,一枝簽落在地下,從人拾起,道士接過簽筒,朱公看時,乃是八十一簽中吉。道士捧過簽簿,查出簽來,簽上四句詩道:

帝遣儒臣纘禹功,獨憐赭巳喪離宮。

若交八一乾開處,散亂洪濤滾地紅。

朱公見了,不解其意。傳與各官詳解,眾官亦不能解,隻有黃州同看了,道:“怪哉!怪哉!”眾官隻道他詳解出來,一齊來問。黃達疊著兩個指頭,言無數句,有分教:

瓊樓玉宇,藏幾個雌怪雄妖;

柏府烏台,害許多忠臣義士。

正是:

傷殘眾命驚天地,報複沉冤泣鬼神。

不知黃州同說出甚麼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