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赭洛山之緣(3 / 3)

同鄉、同時代年齡相仿的人,麵對新時期賦予我們自我發展機遇相同,但生存壓力與挑戰也很相似。2002年以來,我親眼目睹了張宴誌的事業越做越大,赭洛山地處蘇皖邊界,山體權居也是蘇皖共有,遠離都市,是一個很容易被遺忘的偏僻一隅,也許遠離了喧囂就保留了一份純淨,不經意中給張宴誌鋪展創業宏圖預留了一片福地。

赭洛山之緣,這話還真讓你言中了。我家祖墳就在赭洛山山麓,行孝是我們國人亦是赭洛山的優良傳統,現在國務院都把清明節定為法定假日了。我每年清明節回鄉祭掃祖墓,緬懷先人,都會和張宴誌小聚,古人是煮酒論英雄,我和張宴誌則是品一杯清茶話人生。

收住話語,楊校長起身為我沏茶,哦,茶杯潔淨剔透,赭洛山品牌標識清晰可見。

楊校長說,每年新茶上市,張宴誌都會送一些過來,行知基地現在已經上了較大的規模,每年來基地師生和中外賓朋以數萬計,拿什麼奉獻給我的朋友?我就用家鄉的清茶吧。品茶悟道,天地人合一。

接過楊校長的話題,我這樣重複著:“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朋友?”以茶贈友,以茶待客,很雅。但在現實情況下,張宴誌的事業進展怎樣?

脫貧改富了吧。楊校長不假思索。

不是一般的富裕,在改富的過程中,改富的背後,張宴誌還積累了道德,積累了精神文化層麵上的財富。推人及己,我揣摩著在張宴誌的內心深處,是渴盼著一種創業人生。

就像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援朝同誌所倡導的江蘇精神那樣:創業、創新、創優。

在這方麵,2002年當選的首屆南京市好市民張宴誌、丁躍生、馬飛他們非常了不起,非常令人敬佩!

張宴誌身上就體現了江蘇精神,做人做事大氣!思維方式、品牌意識、不惜重金吸納人才,打造團隊,真是不容易。

大愛。帶動一幫人共同致富,幫助一方人脫貧致富。張宴誌心裏裝著這地方的老百姓,裝著國家,想著為國分憂!愛國、愛家鄉,愛自己的小家,這樣情懷就是博愛。

公道。在社會經濟轉型期,潔身自好,豐富自身的內涵太重要了。靠坑蒙拐騙、靠不正當手法斂財,一夜暴富不足取。張宴誌的事業,利民與利己是一致的,他的事業得以可持續發展,不靠旁門左道,靠的道德力量。

真性。率真的前提下是做事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就拿自己的堅守鄉村教育來說,我堅持了二十九年了,做假做得了嗎?謊話能騙人近三十年嗎?張宴誌的率真、真性非常難得。他是一位非常難得的現代農民。

我聽說張宴誌取得了多項資質,其中包括清華大學EMBA碩士。

楊校長說知道,水木清華的校訓:天道酬勤,厚德載物。張宴誌是身體力行,是把校訓用到極致了。

對了,張宴誌高明之處不僅是在做產業,而且還在做文化,他的茶文化園已正式掛牌為“江蘇省赭洛山茶文化基地”。我們行知基地擴建工程即將竣工,屆時每年將四五萬城市學生來行知渡過基地實踐生活,我正考慮如何和張宴誌的茶文化對接,讓來行知基地的學生和中外賓朋感受中國茶文化,接受茶文化的浸濡呢。

偉大的民主戰士,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直踐行行知教育思想的楊瑞清,堅持鄉村教育二十九年,恪守毋妄言,說真話,辦實事,關於張宴誌和他的事業的一席談,情真意切,字字珠璣,在我看到,除了張宴誌做人做事的確到了至真至善的因素之外,更飽含著對其真誠勉勵和期望,但願張宴誌和他的團隊,不負厚望,不斷把利國利民事業推向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