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背著他人讚美他往往比當麵讚美更讓人覺得可信。因為你對著一個不相幹的人讚美他人,一傳十,十傳百,你的讚美遲早會傳到被讚美者的耳朵裏。這樣,你讚美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據國外心理學家調查,背後讚美的作用絕不比當麵讚揚差。此外,若直接讚美的度不足會使對方感到不滿足、不過癮,甚至不服氣,過了頭又會變成恭維,而用背後讚美的方法則可以緩和這些矛盾。因此,有時當麵讚揚不如通過第三者間接讚揚的效果好。
多在第三者麵前去讚美一個人,是你與那個人關係融洽的最有效的方法。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對你說:“某某朋友經常對我說,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動的心情會油然而生。那麼,我們要想讓對方感到愉悅,就更應該采取這種在背後說人好話、讚揚別人的策略。因為這種讚美比一個魁梧的男人當麵對你說“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讓人舒坦,更容易讓人相信它的真實性。
獨辟蹊徑,讚出新意
一些人在公共場合讚美別人時,自己想不出怎樣讚美,隻能跟著別人說重話,附和別人的讚美。常言道:別人嚼過的肉不香。朱溫手下就有一批鸚鵡學舌拍馬的人,一次,朱溫與眾賓客在大柳樹下小憩,獨自說了句:“柳樹好大!”賓客為了討好他,紛紛起來互相讚歎:“柳樹好大。”朱溫聽了覺得好笑,又道:“柳樹好大,可做車頭。”實際上柳木是不能做車頭的,但還是有五六個人互相讚歎:“可做車頭。”朱溫對這些鸚鵡學舌的人煩透了,厲聲說:“柳樹豈可做車頭!”於是把說“可做車頭”的人抓起來殺了。
在整日聚首的人際關係中,一家人之間或一個科室的同事之間,有些讚美很可能多次重複,已經形成某種公式和習慣了,這就沒什麼意義和作用,比如,某個處長每次開會總結工作的時候,都像例行公事一樣對大家讚揚幾句,其內容和說法總是籠統的那麼幾句話,就像是同一張唱片或同一盤錄音帶隻是在不同的時間播放一樣,讓人感覺乏味。
湯姆受聘於一家公司的銷售部經理,他采用新的營銷戰術,於是在他加入公司兩個月後,公司的銷售量大增,倉庫積壓一售而空。老板非常高興,拍拍湯姆的肩膀說:“你幹得非常出色!繼續努力。”
“好,”湯姆說,“但你為什麼不把你讚美的話放在我裝薪水的口袋裏呢?”
“一定會的,年輕人。”老板非常遵守諾言。
當下個月湯姆領到薪水袋時,發現裏麵附著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你幹得非常出色!繼續努力,表現更好。”
讚美加一點新意,鼓勵作用會更大。正如有人所說:“一點新意,一片天空”,這樣的話讚美之術會更趨完美。
讚揚要有新意,當然要獨具慧眼,善於發現一般人很少發現的“閃光點”和“興趣點”,即使你一時還沒有發現更新的東西,也可以在表達的角度上有所變化和創新。
對一位公司經理,你最好不要稱讚他如何經營有方,因為這種話他聽得多了,已經成了毫無新意的客套了;倘若你稱讚他目光炯炯有神,瀟灑大方,他反而會被感動。
同時,讚美是所有聲音中最甜蜜的一種,讚美應該給人一種美的感受。新穎的語言,是有魅力的,有吸引力的。簡單的讚揚也可能是振奮人心的,但是一種本來是不錯的讚揚如果多次單調重複,也會顯得平淡無味,甚至令人厭煩。一個女人就曾說過,她對別人反複告訴她,說她長得很漂亮,已經感到很厭煩,但是當有人告訴她,像她這樣氣質不凡的女人應該去演電影,她笑了。
新穎的讚語,給人清爽、舒心之感。毛阿敏在哈爾濱演出時,《當代大舞台》的節目主持人是如此將她介紹給觀眾的:
主持人:請問毛阿敏小姐,您是從哪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