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相統一的企業文化(3 / 3)

三、企業文化體現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相協調的重要原理

企業文化的發展水平反映了社會曆史的進步程度乃至人的全麵發展的基本狀況。企業文化的繁榮程度反映了工人階級的曆史與時代命運。企業文化建設一個總的目標就是實現並達到人的全麵自由發展,消除緊張,消除異化,把被動地無奈地為生存而奮鬥的勞動轉變為主動的積極的創造性的勞動。社會主義國家企業文化建設印證了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關於“勞動是人們的第一生活需要”的觀點。美國企業普遍存在著一種過分追求短期利潤的急功近利的文化取向,這一企業文化特質除了內在地由資本主義生產的性質決定外,也與投資人及社會公眾對企業及其經營者的評價模式有關。

企業文化是現代民主社會、法製社會的重要建構力量。隨著教育程度和文明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富有獨立性和創造精神,要求民主參與的欲望較強。他們進入社會,涉足企業界,不能不對企業管理模式產生影響。企業文化明確了勞動人民的平等意識、權利意識和民主意識,不同程度地粉碎和消滅了尊卑等級觀念,朝著開放、自由、民主的現代理念邁進了一大步。社會主義企業文化需要借鑒並超越了資本主義企業文化的精華,克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內在矛盾,體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發展的原則。

企業文化不僅僅是宣傳,不僅僅是動員,更重要的是關於基本理念、基本原則的確立,它是特定利益和道德關係的澄明。這樣的企業文化可以起到凝聚力量,增強信心,鼓舞士氣的作用。企業文化強調麵向人、尊重人、關心人和擴大民主參與決策等等,正好是新一代人強烈的社會要求的折射。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是企業內部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它一旦形成必然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推動作用。由於企業文化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凝聚功能、調適功能和激勵功能,能極大地鼓舞企業成員為企業效力。

企業文化在馬克思主義一般性原理的基礎上,同中國現代企業的實際相結合,體現出強烈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尤其突現了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企業文化已經從單純功利主義轉向注意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總體利益。長期以來,美國企業界功利主義十分突出。這是講求實際、重視效率、個人主義價值觀在經營管理上的反映。人際關係淡漠,金錢利益關係起支配作用,相互合作和支持不足。近年來,美國一些成功的大企業開始注意克服上述偏見。IBM公司是企業文化建設較為成功的典型。它的經營哲學有三條:必須尊重每一個職工;必須為用戶提供盡可能好的服務;必須尋求最優秀的成績。在這三條中,人們幾乎看不到功利主義色彩,強調的是尊重、服務和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