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相統一的企業文化(1 / 3)

陝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 穀山

企業文化建設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一些企業中興起的,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已經成為我國企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文化建設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一道,通過文化活動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內容以更易為職工群眾接受,更易得到企業行政部門實施的方式,融入企業發展各項工作中,使職工把自己對生活目標的追求和企業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以嶄新的時代風貌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為企業文化發展作貢獻。企業文化建設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企業文化相結合,促進中國企業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是加強和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在調動職工積極性,增強企業凝聚力,保證企業發展目標實現上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但二者性質有所區別。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企業內部員工為對象,以解決思想問題為目的的一種活動;企業文化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是與企業經營活動有機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包含著極豐富的文化內容,不僅對內有黏合作用,對外也具備一種爭取公眾對企業認同的社會功能。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關係是,企業文化可以在更大的領域裏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觀念、價值、精神表現的形式與載體;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企業文化方式,可以不斷豐富內容、深化工作效果。企業文化通過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手段的綜合運用,把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內容轉化為企業的價值觀,進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發揮職工生產經營的積極性,為企業和國家多作貢獻。企業文化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個與很多人的生存狀態密切相關的重要的文化現象,與馬克思主義文化發展理論之間存在諸多聯係。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僅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發展的一般原理,而且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日益豐富和深化的企業文化理論體現了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前提的重要原理,體現了“人的本質在於人的社會性”的重要原理,體現了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相協調的重要原理。

一、企業文化體現了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前提的重要原理

企業文化不僅包括企業精神、道德規範、價值觀念等精神層麵的東西,而且包括企業產品、企業環境、企業製度、組織機構等與物質內容密切相關的東西。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本企業良好的經濟效益的支持。一方麵,文化建設需要一定的物力和財力作基礎,企業文化也是如此。效益不好的企業難以支撐企業文化建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與財力。另一方麵,想方設法提高經濟效益、改善職工福利狀況、提高企業員工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是企業文化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一句話,企業文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必須依靠依賴和服從服務於企業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對那些中小型企業來說更是如此。盡管文化生活、精神生活在現代社會中對於人們的幸福與自由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但物質資料生產作為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前提的基本原理仍舊是普遍適應的。因而,在企業文化的塑造中,繼續推廣艱苦樸素、積極進取、創造創新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論,已經為現代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視閾。作為物質資料生產的基本單位的企業,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單元。企業的效益、利潤水平決定員工的工資收入,對企業員工的精神麵貌和思想狀態都是決定性的。企業文化中的競爭觀、時間觀、質量觀、效率觀已為世界各國所接受和效法。企業文化所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內容,有力地促進了社會文化變革。重實踐、重效益、樂於競爭、刻意創新的時代精神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得到有力的發揚。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湧現出來的一係列新事物,如“追求卓越”“求新求變”的精神對人們帶來新的啟發和思考,對企業界、學術界,乃至對全社會都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