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這一表述,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就是通過三個方麵的新的偉大覺醒來實現的。
第一個方麵的偉大覺醒,是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這是我們黨從新時期啟動撥亂反正進而全麵改革開始,從困境中重新奮起,勇敢地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新局麵,並且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深化的偉大覺醒。在這個過程中創立的鄧小平理論,及其所包含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社會主義本質論以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正確界定了我國現實社會的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在這個過程中,明確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興國之要、立國之本、強國之路這一係列帶根本性的問題。
第二個方麵的偉大覺醒,是不斷探索和回答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同樣從新時期一開始,我們黨就啟動了這一方麵的探索和回答,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以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標誌,世紀之交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的曆史條件下變化了的世情、國情、黨情,在進一步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問題的同時,又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從而正確界定了我們黨的曆史方位,並從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了堅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時代課題。這就反映了我們黨更加自覺地進入了從新的曆史高度來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全麵加強自己這樣一種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在這個過程中,明確提出了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這一係列帶根本性的問題。
第三個方麵的偉大覺醒,則是不斷探索和回答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中國式現代化,到“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區域發展戰略的“兩個大局”,讓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新世紀新階段的全麵小康,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等,直到以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為標誌,連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明確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又進到新的曆史起點的發展方位,把發展的問題提到體現以人為本,體現社會公平正義,體現人的全麵發展和社會的全麵發展以及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在這個過程中,明確提出了發展之本、發展方式、發展規律這一係列帶根本性的問題。新時期以來黨在這三個方麵新的偉大覺醒,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到新境界。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經驗
縱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曆史進程中的兩大曆史性飛躍,我們可以從中獲得許多規律性的經驗啟示。認真總結曆史經驗,把握基本規律,應是我們探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著力點。
(一)堅持科學,追求真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貫主題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之所以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原理,是因為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且是被實踐反複證明了的普遍真理。不論麵對怎樣嚴峻的形勢和任務,中國人民隻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原理指導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就能找到正確的路線,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開創革命和建設事業蓬勃發展的局麵。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黨和全國各民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理論基礎,是指引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精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得到最完整的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曆程,也就是貫徹馬克思主義科學精神的曆程。經過艱難而又漫長的探索,特別是經受了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造成的許多挫折失敗以至流血犧牲,中國共產黨才認識到並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中國的曆史,分析中國的現狀,展望中國的未來,製定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人民群眾才會在對各種政治力量比較中真正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為自己的領導核心和中流砥柱。這就是說,是不是堅持馬克思主義,關係到億萬人民群眾最終作出什麼樣的政治選擇以及中國共產黨是否具有存在的合法性,過去如此,現在和將來仍然如此。
(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鮮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