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根本保證(2 / 3)

馬克思主義要掌握群眾,必須同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作鬥爭,在鬥爭中去爭取群眾。正確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相鬥爭中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學說在其生命的征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經過戰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命運也是如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一個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潮作鬥爭的過程,在鬥爭中爭奪群眾,使馬克思主義掌握群眾。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者在同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派別進行鬥爭中,先後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實用主義、改良社會主義、封建複古主義等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為確立馬克思主義的主流地位作出了重要貢獻。這種鬥爭是中國人民認同並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開端。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遇到嚴重曲折的年代,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可以指導中國革命,卻不能用來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當社會主義運動在一些國家遭受嚴重挫折,西方資產階級預言,社會主義在20世紀興起,也將在20世紀滅亡,馬克思主義不合時宜,並加緊推行“西化”社會主義國家的圖謀。在國內,否定和取消馬克思主義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時起時伏,釀成事端。所以,我們必須劃清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和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作鬥爭,消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道路上的障礙,堅持不懈地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堅定人民群眾的馬克思主義信念,使馬克思主義掌握群眾。

二、群眾掌握馬克思主義

對人民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是讓群眾掌握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途徑。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教育群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然含義。從一定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對人民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過程。中國共產黨曆來重視用馬克思主義教育人民群眾,隻是在不同時期,教育的對象和開展教育的內容不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主要是對農民進行馬克思主義普及教育,即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化。中國共產黨對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成功範例,就是延安整風運動。改革開放以來,黨繼續堅持對人民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來的重大戰略思想。鄧小平呼籲全國人民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江澤民強調大學生要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自覺地用鄧小平理論武裝頭腦,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十六大以來,胡錦濤同誌更是把對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工作擺到了重要位置,要求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自覺性,明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增強黨的觀念和執政意識等,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我們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事業,就必須不斷地對人民群眾進行係統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讓群眾掌握馬克思主義,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去觀察分析社會現象,抵製各種非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和侵蝕。

中國共產黨在對人民群眾實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同貫徹落實黨的代表大會精神結合起來。在每次黨的代表大會召開之後,都伴隨著人民群眾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高潮。其次,把研讀原著同輔導討論緊密結合。對人民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首先要堅持研讀原著。有關部門根據群眾的特點,挑選閱讀篇目,通過研討原著,領會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及專家、學者組成講師團,對群眾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熱點問題,開展針對性的輔導,引導群眾完整地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體係。整風、“三講”、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都是對全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行之有效的好形式。我們黨在延安時期采取了整風運動的學習方式,總結建黨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驗教訓,反對教條主義的照抄照搬,使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為黨的各級幹部所掌握。近年來黨內開展的“三講”活動和進行的黨的先進性教育活動,都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以來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等一係列戰略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