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職業經理人測評體係改進研究(2 / 3)

R2-職業信用 入職信用、勞動合同信用、職務信用、業績信用、團隊信用、離職信用等。 查詢相關機構的信用記錄和績效記錄

R2-個人信用 個人基本信息;個人信貸信息;個人賒購、繳費信息;公共記錄信息等。 查詢相關機構的個人信用記錄

R2-職業資格認證 職業通用素質;行業通用素質;專業素質;公司勝任素質。 各等級職業資格認證

V1-管理能力 領導能力;監控能力;決策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授權與激勵能力;人才戰略規劃。 知識測驗、評價中心、情景模擬測試

V1-關係能力 個人影響力;團隊協作意識;人際理解力;關係建立能力。 360度評價法等

V1-創新能力 學習與創新能力;人才培養能力。 模糊綜合評價法等

V2-心理素質 自信心;成就欲;服務意識;職業忠誠度;歸納與演繹思維能力;壓力和風險承受力。 心理測驗等

V2-行為素質 自我控製能力;工作主動性;責任心;法製觀念等。 結構化行為事件訪談法

從指標的細化內容可以看出,兩類指標的用途有所不同。“R型”指標通常用於外界對職業經理人的評價,如企業、職業經理人市場、職業經理人認證機構等,並作為職業經理人的招聘、晉升、獎懲、報酬分配的依據。“V型”指標通常用於被評價者本人的自我評價,評價結果可以反映職業經理人所擅長和欠缺的能力或素質,幫助職業經理人揚長避短,為合理規劃職業生涯發展提供依據和突破口。

三、職業經理人針對測評的修煉提升

每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自職業開始,就要不斷地裝飾和修煉自己。以迎合評價體係為根本,對“實類指標”要拿高分,處理各種事情遊刃有餘,從成績上看起來讓人信得過。同時為了拿到“實類指標”的高分,就需要不斷加強“虛類指標”的訓練,所謂實者虛之,虛者實之,兩類指標實際上互為表裏,“虛類指標”練紮實了,內涵裏有這樣一種無所不能的魄力,“實類指標”也就自然而然表現的好了。

根據市場評價體係,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生涯目標可概括為提升人力資本價值,職業生涯規劃可分為提高“實類評價”的量,提升“虛類評價”的質。用武術中的內功修煉與外功修煉來描述非常貼切。

1.內功修煉

自我評價是職業經理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出發點,對自我的“V型”指標進行評價與改進是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基礎。職業經理人根據“實類-虛類指標模型”中的評價方法,對自身進行V評價,找出自己哪些能力不足,從而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培訓渠道,根據目的選擇培訓方法,此謂內功修煉的過程。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管理能力的提升。管理能力是職業經理人的看家本領,管理行為也貫穿其職業生涯的全部,可通過係統的學習基本的管理知識、各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行業與公司知識,參加情景模擬測試等不斷提高自己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及控製等能力。

(2)關係能力的提升。注重關係則是處理好與掌握發展資源者的關係,獲得有利於職業目標實現的資源,盡快實現職業目標。關係能力的提升是長遠而緩慢的過程,如提高個人影響力要具備厚重的行業背景或從業經驗,要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要保持積極樂觀,尊重他人,善於周旋。提高團隊協作意識,要注重培養表達與溝通能力,培養主動做事的品格,培養敬業的品格,培養寬容與合作的品質,培養全局意識、大局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