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構建工作標準模型的方法主要有統計分析法和邏輯推導法兩種。統計分析法主要是指通過對工作崗位要求的提取、細化和歸納,總結出形成工作標準的方法,一是包含崗位人員的一些預測指標,如身高、智力、手指靈活度等;二是提高工作績效的一些表現指標或標準,如流程標準、績效等級等。邏輯推導法分為以工作為導向的方法和以人為導向的推導方法,主要依靠主題專家。以工作為導向的推導方法:是通過詳細的工作描述來獲得對員工的要求。以人為導向的推導方法:是以任職者獲得高績效的關鍵行為為出發點,分析任職者要從事這樣的行為,需具備什麼資格條件。
三、構建基於工作標準的培訓體係
1.建立基於工作標準的培訓課程體係。建立基於工作標準的培訓課程生成體係,通過對員工知識、技能、素質與工作標準的差距對比,確定培訓需求導向,並以此為藍本製定符合邏輯關係的課程序列,本著“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用什麼”的指導思想,以工作要求標準為導向,以素質能力建設為核心,以提高員工績效為目標,積極創新培訓理念和機製,拓寬培訓渠道,多層次、多領域、大規模地進行了全麵、深入、係統的培訓。課程清單要全麵、係統,既要有與業務能力增長聯係緊密的核心課程,也要有配合核心課程的其他輔助課程,課程設置做到“即專又廣”。
2.建立基於考核指標的培訓評估體係。構建基於考核指標的培訓評估體係,是基於工作標準培訓體係構建的關鍵一環。通過對經過第一輪培訓的員工進行二次考核,確定員工知識技能水平,重點觀察其能力素質的提升情況,采取必要的“複訓”。“複訓”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依據工作標準要求補差學習,二是基於企業戰略發展的實施做儲備學習。根據考核標準確定補差學習或是儲備學習的培訓框架,進而有目標、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培訓和學習,以期達到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基於崗位工作標準的培訓體係,需要與企業的戰略分解、文化宣貫、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考核配合實施才能發揮作用,通過培訓需求製定、課程體係設計、培訓科目確定、培訓實施、考核、培訓效果評估等閉環管理流程,形成一個科學、係統的“PDCA”循環,不斷提升員工的崗位職責履行能力。
可見,基於崗位工作標準的培訓體係構建是為了企業培訓發展的新方向,是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新舉措。建立以工作標準為牽引的培訓體係,對於提升員工能力素質水平,企業戰略的順利實施具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