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培訓內容。根據以上分析,秦山核電廠高壓電氣維修人員的崗位大綱及課程設計可從授權專項培訓、基礎理論培訓、專業理論培訓、電廠係統培訓、技能培訓、管理培訓、專項培訓等幾個模塊來實現。這些模塊描述了維修人員崗位相關培訓需求中應包括的主要範圍,這些內容來源於行業工作任務分析或運行經驗,範圍很廣。
三、高壓電氣維修人員培訓方式框架設計及實施
1.培訓方式的構成。在核電廠內,一般培訓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課堂培訓;崗位培訓;實驗室、模擬體和車間培訓;計算機輔助培訓(CBT);自學。
2.培訓方式框架設計。本文根據針對所培訓人員的需求及所要達到的培訓目標,編製了秦山核電廠維修人員培訓方式的設想。在整個培訓體係中,根據高壓電氣維修人員的經驗,設置了培訓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使用課堂培訓的方式,對維修人員進行基礎理論及核電廠維修員工所需要的其他知識培訓。第二階段,使用課堂培訓、崗位培訓及實驗室、模擬體培訓幾種方式搭配的辦法,使維修員工能夠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繼續根據維修人員的需求進行專業技能、係統知識、設備知識、崗位管理、實際操作等相關的培訓。第三階段,在第二階段培訓方式的基礎上,增加計算機輔助教學、核特有工種培訓等方式,培養專業的、核電站的相關專業檢修人員。
3.培訓的實施。第一,基礎理論模塊。對於這部分書本知識,應該以課堂培訓為主。在地點上,可以采用廠內課堂培訓的方式。同時也可以與廠外專業單位合作,進行相關基礎理論的培訓。第二,安全授權模塊,主要也是以課堂學習為主,同時還有一些實體操作。第三,公共課程培訓模塊,主要也是以課堂培訓為主。第四,管理課程培訓模塊,主要以課堂學習為主,同時還有在崗培訓的部分內容。第五,電站係統和設備培訓模塊,以課堂學習為主,同時采用一些實驗室/模擬體的培訓。第六,技能培訓模塊,主要以崗位培訓,實驗室/模擬體為主。
專業的維修人員有效保證了電站安全穩定運行。近年來,隨著SAT分析方法在核電站的普遍運用,電廠各處室的崗位培訓大綱分析和編製工作正在逐步進行當中。隨著培訓大綱編製和培訓方式的正規化,相信核電人才隊伍的建設會越來越適應國際化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核電廠人員培訓及其評價(IAEA-TECDEC-380)
[2]HAD103-05核電廠人員的配備、招聘、培訓和授權(1996年修訂)
[3]WANO GL_2005_01_C 培訓和資格認證實施導則
[4]檢修部機構設置及職責 QSZ/A/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