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自2003年以來,美國製造業員工總人數下降了24%,為約1200萬。不過,自2010年1月起員工數量在慢慢增長,增加了約50萬個就業機會。
2011年,隻有10.5%的美國員工加入了工廠聯盟,對比十年前的14.6%有所下降。2011年工廠聯盟成員比非工廠聯盟成員多獲得了平均7.2%的薪酬中位數。
“即使工廠聯盟沒有像以前那樣多的成員,但它們仍然發揮著重大的影響力,它們仍然是企業的‘智囊’,” 福特公司的Paglino說,“我們關於薪酬的討論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有沒有想過工廠聯盟會如何回應?’”
然而,有許多製造廠商關閉了工廠聯盟。大陸汽車公司的Beasley曾為三大汽車設備供應商工作過,他們每一個都退出了聯盟。
“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也在薪酬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經濟術語指的是國際貿易將導致各國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和絕對價格趨於均等化。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市場的製造業的低生產工資將繼續壓製美國的生產工人工資。
超越技術差距
生產效率,供應鏈的挑戰和追趕國外工資等一係列因素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37%的美國製造業高管表示他們的公司正在計劃或正積極考慮將生產工廠從中國移到美國(據BCG2月調查顯示)。該項研究結果也支持了BCG的預測:‘重新調整’可能會向美國注資高達1200億美元,並在未來十年創建多達75萬個製造業工作崗位。
2013年德國汽車製造商大陸汽車公司將開設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第一家美國輪胎分廠。選址在美國南卡羅來納Sumter的分廠預計將雇傭4000名員工。南卡羅來納州是一個不錯的工廠地點,工資相對較低,且員工不被強迫加入工廠聯盟或對工廠聯盟進行財務支持。南卡羅來納州的航運港口提供稅收優惠,該州還有幫助雇主雇傭和培訓員工的公私合營機構readySC公司。該州的大多數社區大學與readySC建立了合作,並將提供給大陸汽車公司填補求職者的技術差距,滿足崗位技術需求的具體的培訓。
美國製造業的複蘇和對技術精湛的技術人才持續增長的需求,會為企業招聘高技術人才帶來阻礙嗎?Zinser說基本不會。他還詳述了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行業對生產技術的不同需求以及麵臨的技術差距。
據Cartwright說,聰明的雇主通過“花必要的錢來培訓他們的員工”解決技術差距問題。此外,美國,由於具備勞動力,教育係統,生產效率,和接近消費者客戶等優勢——仍然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生產地點。
這樣的吸引力為美國的製造業帶來了謹慎樂觀的情緒。預計美國製造業就業水平將保持穩中有升的增長勢頭,進而推動全球經濟。
據“製造商聯盟”對製造業就業增長的預測表明,Waldman所說的2010年和2011年“充滿希望的轉型”在2012-13年將繼續:預測專家們預計美國2012年將增加208,000個生產崗位,2013年將增加213,000個。不過,由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和社會動蕩等大環境影響,Waldman警告說“全球形勢仍然充滿挑戰。”
本文作者係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一名商業作家,著作通常涉及人力資源,財務和社會營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