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權衡在得與失的天平上(3)(2 / 3)

一天早上,全班到了科學實驗室。老師溫斯頓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水槽邊上。大家都坐了下來,望著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這堂生理衛生課有什麼關係。

過了一會兒,溫斯頓博士突然站了起來,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翻在水槽裏,同時大聲叫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後,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邊,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好好地看一看,”他對大家說,“我希望大家能一輩子記住這一課,這瓶牛奶已經沒有了,你們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無論你怎麼著急,怎麼抱怨,都沒有辦法再救回一滴。隻要先用一點思想,先加以預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現在已經太遲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是把它忘掉,丟開這件事情,隻注意下一件事。”

卡維琪對這堂課感觸頗深,他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苦惱都來自何處了。

對錯誤不能釋懷,陷入深深的自責,是人們常犯的毛病。但是,事情已經做錯了,後悔和自責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要盡量避免錯誤,並且在做錯事情後好好地自我反省。如果你的每一天都在對你做錯的事悔恨不已,那你隻能終日生活在錯誤之中、苦惱之中了。

猶豫會錯過好時機

在選擇麵前猶猶豫豫,隻能讓你錯過許多好時機。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氣質。某天,一個女子來敲他的門,她說:“讓我做你的妻子吧,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說:“讓我考慮考慮!”

事後,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壞分別列出來,才發現好壞均等,真不知該如何抉擇。於是,他陷入長期的苦惱之中,無論他又找出了什麼新的理由,都隻是徒增選擇的困難。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麵臨抉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曆過的那一個。不結婚的處境我是清楚的,但結婚會是個怎樣的情況我還不知道。對!我該答應那個女人的要求。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她的父親:“你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

女人的父親冷漠地回答:“你來晚了10年,我女兒現在已經是3個孩子的媽媽了。”

哲學家聽了整個人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向來讓他引以為傲的哲學頭腦最後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之後兩年,哲學家抑鬱成疾,臨死前,他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隻留下一段對人生的注解: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遇事優柔寡斷、猶猶豫豫是我們人性中的一大弱點。瞻前顧後,總想找一個最完美的方案,在選擇麵前無法果斷取舍,任由時間在猶豫中慢慢流失,錯失良機,最終隻能在沒有必要的患得患失中遺憾和後悔。

吝嗇不分遠近

吝嗇比其他事更能阻止人們過自由而高尚的生活。

有個勤勞而忠實的男孩叫湯姆,他一個人住在一間小屋子裏,並且擁有一座在村莊裏最美麗的花園。小湯姆有很多的朋友,其中有一個磨坊主叫湯恩。湯恩是個很富有的人,他總是自稱是小湯姆最忠厚的朋友,因此他每次到小湯姆的花園來時,都以最好的朋友的身份拎走一大籃子各種美麗的鮮花,在水果成熟的季節還拿走許多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