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子須知》中雲:“砂者,古人授受。以砂堆撥山形。因名山爾。”沙,砂相通,故而稱察砂。在風水格局中,“砂”指的是前後左右的群山。《青囊海角經》中雲:“龍為君道,砂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伏乎下;垂頭俯伏,行行無乖戾之心;布秀呈奇,列列有呈祥之象;遠則為城郭,近則為案為幾,八風以之而衛,水口以之而關。”中國風水中有“四神砂”的說法。被稱做“四神砂”的是《地理人子須知》中引《禮記·曲禮》注中所稱的朱雀、青龍、白虎和玄武。以前山為朱雀,後山為玄武,左山為青龍,右山為白虎為佳。察砂如《葬經翼》中所雲:“以其護衛區穴,不使風吹,環抱有情,不逼不壓,不折不竄,如青龍蜿蜒,白虎馴俯,玄武點頭,朱雀翔舞。”以中國地理而言,在西、西北、北、東北四個方向有剛烈之風,風水學上稱之為大剛風,如果在這些方位上有山作為屏障,那是再好不過了。
案山、朝山,被稱為穴前之山,統稱為朱雀。“近而小者,案山也。遠而高者,朝山也”。“近案貴於有情”,但“以端正圓巧,秀美光彩,平正整齊,環抱有情為吉”。而“遠朝宜高”,“貴於秀麗”,有“遠峰列筍天涯青”之勢,“穴前無山,則一望無際為前空”。“易野一望無際,有近案則易野之氣為之一收”。案山宜小而形美,如玉兒,橫琴,書筒,蛾眉,筆架,天馬,龜蛇,金箱,玉印,眼弓,席帽之類。朝山要有朝拱之情,異於眾山而獨秀,有如迢迢遠來,拜伏而至。另有兩水夾送,謂之“特朝山”,是最上格之山形。還有樂山,亦謂“樂砂”,是穴後襯托之山,乃“橫枕穴之砂”。
風水對穴口之前的朝山,案山是十分講究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穴前收拾周密,無元辰直長,明堂曠闊,氣不融聚之患。”龍法“觀勢”,砂法“喝形”,就是為了符合“生氣,納氣,聚氣”的要求。所以,中國風水將朝山、案山冠以玉台、華蓋、寶蓋、寶頂、寶椅、印鬥、文峰、文筆、三台、玉鬥、錦屏、錦帳、鳳凰等,以與之遙相呼應,遂成生機。
水口在風水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水口在風水中又被稱做“水口砂”。水口砂者,水流去處兩岸之山也,且不可空缺,令入直出,必欲其山周密稠疊,交節關鎖。水口砂所居位置是風水的天然門戶,因此又被稱為“地戶”,與地戶相對應的是“水來之處為天門”,在風水中稱做“氣口”,如人之鼻息,與命運攸關。地戶與氣口在風水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受到風水師們的高度重視。要求水口險要而至美。水口邊有林木,或建以橋台就相宜了。
三、觀水
這裏的“水”是指水源、水流。觀水就是觀察水源和水流。中國風水學認為,水能“載氣納氣”,山能“迎氣迎生”,山環能“聚氣藏氣”。中國風水學因而將風水概括為“山主富貴水主財”的風水宗旨。中國風水學同時又認為:“地理之道,山水而已。”水被認為是“地之血脈、穴之外氣”。而“覓龍點穴,全賴水證”。龍非水送,無以明其來;穴非水界,無以觀其止。“風水之法,得水為上”。“未看山時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吉地不可無水”。由此可知,所謂風水,實則山水,山水者,以水為貴。觀水主要是看“地氣”和“生氣”與人之間的關係,有話說“山管人丁水管財”,就是對這種關係的概括。
觀水主要是察水的流向。水的流向又有:
1.隨龍。就是指水是順著山勢而流的。既不破損山脈,也沒有被山脈所破傷。隨龍之水貴有分支。
2.拱揖,是指水從左右相從而至,不喧賓奪主。拱揖之水貴在前麵。
3.繞水,是指水流環繞而過,環繞之水貴在有情。
4.腰帶,是指水如彎弓,從左右流過。腰帶之水貴在有灣。
四、點穴
中國風水學認為:“穴者,山水相交、陰陽融凝,情之所鍾之處也。”“穴不虛立,必有所倚”。“以龍證穴”,“以砂證穴”,“以水證穴”,“因形擬穴”,“全其天工依其環護”,“務全其自然之勢,期無違於環護之妙而之耳”。乃至“如畫工丹青妙手,須是幾處濃,幾處淡,彼此掩映,方成佳景”。巒頭法又認為,“有龍必有穴”。穴是一個具體的“點”,也叫“穴場”。造穴場正如《葬經》所雲:“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可見,選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陽宅中的穴常以“區穴”、“堂局”、“明堂”等名詞出現。其意思是“內斂圍合”的場所。陰宅以葬口為穴。墳墓以金井為正穴。陰宅的選擇有十五忌,即相惡,峻急,單寒,臃腫,虛耗,凹缺,瘦削,突露,破麵,痤頭,散漫,幽冷,尖細,蕩軟,頑硬。
五、取向
取向就是方向,朝向。風水學上的取向是按照八卦四正四隅來取向的,再加上五行相克相生,以及天幹地支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獨立方位學體係,《陽宅集成》中雲:“萬瓦鱗鱗市景中,高屋連脊是真龍,雖曰漢龍天上至,還須滴水界真宗。”《陽宅會心集》中亦雲:“一層銜衢為一層水,一層牆層為一層沙,門前街道即是明堂,對麵屋宇即為案山。”依此而言,宅之外圍景觀或修飾是仿效“龍法”、“砂法”的山巒形象而模擬出來的“五星形體”或“五行穴星”。《黃帝宅經》中說:“宅有五虛令人貧耗,五實令人富貴。宅大人少一虛,宅門大內小二虛,牆院不完三虛,井灶不處四虛,宅地多屋少庭院廣五虛。宅小人多一實,宅大門小二實,牆院完全三實,宅小六畜多四實,宅水溝東南流五實。”《陽宅十書》認為:“若大形不善,總內形得法,終不全吉。故,論宅外形第一。”總的說來,以翕聚、充實、淨潔為三要,宅門、廳堂、居室、井、灶、路、廁、倉、碾磨、畜圈為六事,布置得宜為吉。“治宅極宜壯實”。“位次重疊,深遠濃厚吉”。“恒令清潔吉。”
理氣法
理氣法在風水中有自己的特點。風水一般是“形以目觀,氣須理察”。理氣法將天地人歸納到風水中,並尋求天地人三者之間的協調關係。它是從時間與空間關係審視理察“氣”在天地人之間所起的作用,故曰“理氣”。因為理氣法在時間序列上和空間形象上將天地人的這三個“場”用“氣”來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所以,理氣法也有“重在理氣”的說法。它是以別順逆,體用相來強調天地人在運行中的動態風水。
理氣所依是地經和天紀。地經是山川,是有形跡可見的自然物。天紀是氣候,是沒有形跡可以窺視的。因此,在對天紀的運用上注重方位,強調分野,以辨正方位來“法天地,象四時”。並配以日月,幹支和五行,以辨陰陽之變。運用四時五方,八卦、九風、三元運氣等推理的方法,為理氣之全部要領。真可謂,理氣之法乃集大成者也。
理氣法有如下幾法:
一、福元法
所謂福元:或稱三元命,是指先天祝壽之位。它所體現的是宇宙對人從出生就開始具有影響,是信息存儲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剛剛出生就受到宇宙扶持自己的場位的影響。這一理論是說人與宅的關係,是人宅命相相合法,是天地人感應的風水學,將人的命相(人體場)與宅的卦象(天地場)統一和結合起來的風水理念。如《八宅明鏡》中雲:“人之生命不同,宅之宜忌各異。”《黃帝宅經》雲:“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人因宅而應,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