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半個月,李醉鬼一到這裏就背那個影子,他覺得有點奇怪了,便對老伴說了,老伴聽後還以為他是說醉話,便說:“你明天把它背回來,讓我看看是什麼人。”
第二天,李醉鬼喝完酒又來到了亂墳崗,影子在那裏等著讓他背它。李醉鬼二話沒說,背著就走。剛到家門口就招呼老伴出來,老伴點著油燈出門一看,不由得“哎呀”一聲,倒在地上。李醉鬼忙問老伴怎麼了,老伴說:“你身後背著一塊棺材板。”李醉鬼一聽也嚇了一跳,我怎麼把鬼背回家了。便悄悄把棺材板放下,招呼老伴取火來,自己抱了一抱幹柴,架起棺材板就燒。火光中隱隱約約看見一個鬼影在掙紮,還不停地乞饒。李醉鬼哪裏肯饒,直將其燒死了。
第二天,李醉鬼又從亂墳崗上經過時,聽見鬼怪幽靈在叫著:“快跑,李醉鬼來了,誰要敢讓他背,非燒死不可。”
後來,人們就是根據這一傳說,在小孩生病時,就認為是鬼魂附體,便把病人的外衣脫下,於門口燃起一堆火,把衣服扔到火裏燒成灰,就意味著把鬼燒死了,病也就好了。
5.鬼怕噴嚏。有一傳說,幾個閑漢在一起閑聊時說,沒有人敢在夜裏去城隍廟。張大膽說他敢去。來到廟裏後,他也有些害怕了,正在此時,廟門外刮起一股怪風,一股寒氣衝了進來。張大膽躲在供桌下麵,被涼氣一吹,不覺“阿嚏”一聲,打了個噴嚏。鬼聽見了,沒向他撲來,反而不停地打起了噴嚏。張大膽趁鬼打噴嚏的時候,拔腿就跑,一口氣跑回家中。
張大膽回到家中後,心想鬼也會打噴嚏,這樣就好辦了,便在廚房裏拿了一瓶胡椒粉又來到城隍廟。進門一看,見鬼正拿著一條血淋淋的人腿吃著。他揭開瓶蓋聞了一下,又打起噴嚏來。這招真靈,那個鬼也打起了噴嚏,而且越打越厲害,直打得滿地亂滾。
張大膽很得意,連聞瓶子,連打噴嚏,那個鬼可受不了,它一邊打著,一邊喊饒命,沒有半個時辰,兩腿一蹬,死了。
從此,打噴嚏治鬼的方法流傳下來了。
6.鬼怕鐵。俗話說,“手有三兩鐵,不怕鬼和妖。”此俗由鍾馗的“鎮魂神鐵”的傳說而來。陰曹地府的鬼怪差不多都被鍾馗用此小戒尺揍過,久而久之,鬼隻要一見到鐵製的東西,便四處逃命去了。因為它們吃盡了小戒尺的苦頭,生怕再被打了。
7.鬼怕白米。俗話說,“出門不帶刀,白米別忘袋中裝”。相傳,有一個鬼帶領著三百鬼魂在一處為患,專門捉食小孩。後來有一個打鬼的英雄,名叫“米三抓”,他還是小牧童的時候就得到了真仙的指點,他拿著仙人給他的三抓白米,常進入深山,尋找鬼穴,為民除害。
米三抓在一日的正午時分找到了鬼穴,從容地掏出米來朝著洞中分三次拋撒進去。米像長了眼睛一樣,一顆米打中一個鬼。米到了鬼身上後,便燃起一團烈火,把鬼燒成了灰燼。
閻王知道此事後,下令通告地府所有鬼魂,千萬不要靠近身上帶有白米的人,以免引火燒身。從此,不管有多少凶狠的鬼,隻要見了帶白米的人,特別是隻帶三抓米的人,它們都逃之夭夭。
除了以上所說,民間還認為:紅紙、鐵釘、窗花、方石等物亦能驅鬼。糠、灰、雞蛋,尤其是臭雞蛋也能驅鬼,功效更好。還有說鞭、公雞、狗亦能驅鬼。有了鬼信仰,驅鬼的東西也就多了。
在鬼信仰中,認為鬼有三技,即“迷”、“遮”、“嚇”。
蔡魏公有一姓呂的表弟,別號“豁達先生”。有一次,他路過柳湖西鄉時,天色近晚,但行人隱約可辨。此時,前麵來一女子,臉塗脂粉,手拿一根繩子,慢慢向他走來。她一看見呂先生後慌忙躲在一棵大樹下,繩子卻遺落在地上。呂先生把繩子拾起時卻變成了一條草繩,嗅了嗅,覺得有些腥味。心裏已經明白,這女子是一個吊死鬼。便把草索藏在懷裏,繼續向前走去。那女子見呂先生這樣,即刻從樹下走出,搶先擋住了他的去路。呂左行,她攔在左邊,呂右行,她攔在右邊。呂先生心裏明白,這是“鬼打牆”。於是,他直衝上去,那女子無可奈何地發出一聲可怕的長叫現了原形。披頭散發,滿臉流著鮮血,舌頭伸出一尺多長,在呂先生麵前跳著。呂先生也不害怕,對著女鬼說:“你起初畫眉搽粉,是想‘迷’我,我要走,你卻攔路,是想‘遮’我,現在你變成這副樣子,是想‘嚇’我。你所有的本事都用完了,沒有其他技能了。我是豁達先生,你不知道嗎?”
女鬼聽後,又變回了女子形態,跪在呂先生麵前說:“我是本城施姓人家的妻子,因與丈夫相罵,一時錯了主意,上吊死了。我聽到柳東有一家夫妻不和,想找她作個替身,不料被你截在半路,又將繩子拿去,我實在沒辦法了,請先生超度於我。”
呂先生問:“用什麼法子可以超度於你?”
女子說,“你告訴施家,請幾個高僧替我多念些《往生咒》,我就可以托生了。”
呂先生說:“我就是一個高僧,我也有《往生咒》,我替你念。”說完,便大聲唱道:“好大世界,無遮無礙,死去生來,有何替代,要走便走,豈不爽快。”
女鬼聽後,恍然大悟,伏在地上朝著呂先生拜了幾拜,便飄然遠去了。
驅鬼
鬼觀念由來已久,它早於神靈觀念。在原始神話中,人與自然是渾然一體的,人鬼與自然界的精靈也是混雜難辨的,故而,也就有了鬼即自然,神即鬼的觀念。隨著人世間的兩極分化,鬼神世界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即上層為神,居於上天,下層為鬼,居於地下或荒野之中。大人物死後為神,小人物死後為鬼。善者為神,惡者為鬼。凡夫俗子死後,其靈魂進入下界為鬼。正如《禮記·祭義》所雲:“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人、鬼、神的觀念已經很是清晰了。
《雲笈七簽·軒轅本紀》中有關於《白澤圖》的傳說:黃帝在東海曾捕一怪獸,名為白澤,黃帝從其口中詳知天下鬼神之事。白澤稱,鬼物計有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黃帝命人從其口中依言逐一描畫成圖,並以此昭告天下之人。這一圖譜旨在讓人知鬼識鬼,一旦鬼被識破,直呼其名,鬼必自卻。呼其名字被進而演化成咒語,念咒使鬼現形。《鬼記·封禪書》記載,趙國巫覡多用咒術驅鬼,以後的道人亦用此術。
驅鬼在我國各民族中都有,它是巫術與民間宗教的一部分。驅鬼有單獨進行的,也有與巫術、宗教儀式混合進行的。但無論以哪種方式出現,都是由巫來完成的。驅鬼活動一般都依靠有本事的巫師進行。
驅鬼活動有個體趕鬼和集體趕鬼之分。
個體趕鬼主要是為某一家庭中某人的災病而舉行的驅鬼活動,所驅之鬼也僅是作祟於病人的具體鬼,不是侵害村莊利益的大鬼或鬼群。
個體驅鬼主要是以送鬼為主,或以黃表紙相送,或以許願方法遣送。也有以符籙方法,利用太上老君的威懾力將鬼驅趕走的。還有用彈灑雞血的、桃木劍東砍西劃的,以柳木弓、桃木箭射草人的。或以雞代鬼,殺而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