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馮翊是三輔之一,是關中道東部之地。它的意思是什麼?據《漢書·百官表注》雲:馮,輔也、佐也。右扶風在今關中道西部之地。《漢書·百官表注》雲:扶、助也。風,化也。與左馮翊皆治長安城中。

左馮翊、右扶風之意即輔佐助風。

西河,就是現在的榆林河,一名清水河,古帝原水。此水源自邊外,經榆林市,注入無定河中。

西河設郡是漢朝建置,治所在富昌,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左翼前旗,東漢移至離石,曹魏始於漢茲氏縣置西河郡,即今山西汾陽。晉朝曰西河國,後魏複為郡,金廢。

並州在漢時為今山西省及陝西之舊延安、榆林等府地。東漢時,並州刺史治晉陽,即今山西省太原縣治。

上郡是秦時建置,東漢廢置。上郡所轄為今陝西北部,即陝北以及今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左翼之地,治膚施,在今綏德縣東南五十裏處。上郡屬國城,漢代的上郡屬國都尉,治龜茲,故城在榆林縣。漢置龜茲於上郡,因處龜茲降胡而名。

傳統稱謂

在日常生活中,禮節在很多方麵都要用到,稱謂就是禮節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舊時,如果有人不會稱呼人,就會被人們譏笑,說他“沒大沒小”、“冒大冒細”、“沒有教養”。所以,在傳統習俗中,稱謂是很重要的禮節表現。比如,在婚喪嫁娶中,就要使用很多的稱謂。在一般交往中使用的也不少。

稱謂從其使用場合來說,有一般稱謂和禮儀稱謂,現列表於後,供參照使用。

一、家庭稱呼

二、祖父祖母族稱呼

三、父母族稱呼

姑母

侄父親之姐

妹夫

姑父

內侄父親之表兄

表伯

表侄父親之表嫂

弟媳

表伯

叔母

表侄父親之表兄

弟之子

表兄

表兄

弟母之祖父母

外曾祖父

外曾孫母之父母

外祖父

外孫母之堂兄堂弟

從舅(堂舅)

堂外甥母之叔

伯父

外叔

伯祖父

外侄孫母之伯

叔母

外伯

叔祖母

外侄孫母之兄

舅父

外甥母之兄

弟之妻

舅母

外甥母之姐

姨母

姨侄母之姐

妹夫

姨丈(姨父)

姨侄

四、契(寄)父母族稱呼

五、姑丈族稱呼

六、妻族稱呼

繼嶽

繼子婿妻之堂

內堂(從)

外甥孫婿妻之舅父母

內舅

外甥婿

妻之表

內表

內表夫妻之表姐

內表姐

內表妹

姐夫妻之表姐

妹夫

內表姐

妹夫

內表妹

姐夫妻兄

弟之子女

內侄兒女

姑丈(父)妻兄

弟之婿

內侄婿

內姑父(丈)妻之契

內契

契女婿妻相認之

內如嶽

如婿妻相認之姐

內如姐

如妹

姐夫妻姐

妹之女

姨侄女

姨丈(父)妻姐

妹之婿

姨侄婿

內姨丈(父)妻之姨父

內姨父(姨丈)

姨甥婿妻之姨母

內姨母

姨甥婿妻之契兄

內契兄

契妹

姐夫

七、姐妹族稱呼

姻祖

姻再晚生姐妹夫之祖父

姻祖父

姻眷再晚生姐妹夫之祖母

姻祖母

姻眷再晚生姐妹夫之父母

姻翁母

姻侄姐妹夫之父母

姻父母

姻眷侄姐妹表之

姻眷(姻)

姻眷(姻家)

八、女婿族稱呼

姻侄女婿之祖父

姻翁

姻眷侄女婿之祖母

姻母

姻眷侄女婿

女婿

嶽父、母女婿之父

姻兄(親家翁)

姻弟女婿之母

姻嫂(親家母)

姻弟女婿之父

姻眷兄弟

姻眷弟兄

姻眷嫂

(姻眷室)

姻眷弟兄女婿之兄弟

姻侄

姻待教生女婿兄弟之妻

姻侄室

姻待教生女婿之子女

外孫

外公外婆女婿之女婿

外孫婿

再外祖父(母)女婿之孫

外曾孫

外曾祖父(母)九、姻戚族稱呼

十、世誼族稱呼

禮儀稱謂

一、父親親屬

二、母係親屬

三、兄弟姐妹親屬

四、夫係親屬

五、妻係親屬

六、晚輩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