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變革是消費習慣的變革”
還在充滿著舊書發黴味道的小書店購書嗎?還在西單、王府井這樣人頭攢動的新華書城排隊交款嗎?你是哪個電商的白金級別會員?在什麼樣的終端上閱讀新電子書?你自己的作品每天在豆瓣上發表,每個月稿酬是多少呢?你有無發現,自己本身也是個媒體,在影響別人的閱讀嗎?
是的,我們的閱讀消費方式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從銷售的角度來說,就是渠道變革。這種變化,留給我們的課題就是創新。
如何渠道創新呢?
圖書館配書折扣越來越低了,繼續降折供貨嗎?實體書店賣場架位爭奪越來越激烈,繼續靠買專架死守陣地嗎?電商又開始新一輪以店慶的名義血洗讀者錢包了,你家給了多少個點位的支持?
是不是覺得,割多少肉都不解恨,留多少血都不止渴?
怎麼辦呢?
盤子就是這麼大個破盤子,就這個盤子裏的東西談事兒,最終還是那個破盤子,也談不出什麼個名堂。二分錢買個豆鼠子——貴賤都不是個物!
你知道嗎親,館配也有電子出版物的館配,這個可以有哦,還省物流費哦。
你知道嗎親,圖書上做廣告這事兒是沒有法律規定不準的哦,以前的某條法律已經廢止了,不信查查哦。
你知道嗎親,每年有N多影視公司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改編劇本啊,我們的原創小說那麼多還在虧錢,現在都成立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影視管理總局了,我們是不是琢磨一下自己局裏的事兒呢。
你知道嗎親,網絡出版資質可以申請一下的哦,有了那個證證一些選題是可以先在網上收費閱讀,然後再決定是否出版紙質印刷出版物的哦,別浪費紙了哦。
你知道嗎親,定製圖書已經嚐試有些年頭了,按需生產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嚐試過嗎。
好吧,這些“渠道創新”是什麼呢?是消費習慣發生變化的結果,是盈利模式的變化。出版這個行業,已經到了盈利模式不得不變化的階段了。關於這方麵,我想,接下來亞馬遜和豆瓣會給大家上一堂很好的閱讀課。
“我們是做發行的?”
不少發行部已經改叫市場營銷部了,可人還是原班人馬,腦袋還是原來的腦袋。誰有方法化腐朽為神奇,解決渠道創新這個世紀課題嗎?我想,有方法的人的方法,也未必適合你我,方法總是具體而微的,人家做個柴靜的書、李承鵬的書用的方法,告訴你了,你能用在你的書上?
思路是共性的,我們聊聊思路,這個不涉及商業機密,也挺風和日麗。
思路一:整合內容資源
當我們說自己是做發行的時候,我們忽略自己是做出版的。別嘴硬不承認。至少,發行和編輯掐架算是結構性矛盾。可是,我們是做出版的,說到底我們是做出版的啊。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內容資源。渠道創新根本在於利用好自身的內容資源,在於出版力的整合。“營銷不是營銷部的工作”,當出版的各個環節被營銷工作牽引的時候,才是理想狀態。說得更直白一些,發行得吃透產品。
思路二:我們的行為本質是經營
我們說自己是做出版的,那麼在渠道創新這個環節是什麼呢?是經營。銷售工作不僅要吃透進銷存分析,也要從經營層麵管好自己,要會算經濟賬,要善於控製成本、發現利潤點並追求利潤。物流的成本,你關注的夠嗎?人的成本你一直還覺得是出版社的事兒和部門無關是吧?廣告有評估嗎?還一直黑不提白不提嗎?
也就是說,除了會賣書,你還得會賺錢。並且,這是兩件事,明白這一點很關鍵。
思路三:有所不為。
我們得先承認,不是所有問題,我們都有辦法非常理想的解決的。發行這個行當它有著多年的痼疾,它有著很不商業很不職業的地方,出版麵臨的問題更像是一個行業轉型中的問題,整體經營不夠市場化的情況下,盲目出手,失敗的概率確實很大。如果能作為一個經營思路和大家分享,我想這一條算一個吧——出版商應該量力而行,有所不為。
這是個有趣的行業,整天需要麵對很多糟糕的情況,而同時行業本身卻在用自己的產品勸導人們要真誠、善良、內心要強大,美得從容,笑得芬芳。
我常痛恨語言是最蒼白的東西,它總是無法表達我們的全部想法以至於你我會被誤讀,這一點,姑且算作我不知輕重,寫下這篇不成熟的小文章的借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