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九五一年(1)(2 / 3)

夜又降臨了,我們的列車駛近我們祖國四億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所敬仰的地方,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

車過了豐台以後,大家就擠在窗口,像見戀人似的,希望第一個看見北京。北京漸漸在我們麵前閃射著她的光芒,大家誰也沒有高聲呼喊,隻是喋喋傳誦著:北京,北京,北京!我們靜靜地,然而內心卻是緊張地注視著每一件閃進眼睛的北京的景象。誰都不願多說話,隻怕耽誤了自己的眼睛。隻有輕微的充滿無限愛意的讚歎的聲音,隨風蕩漾著。當列車停在北京站的時候,我們瞻仰這一個通往天下各處去的道路的總樞紐的壯麗的景象時,大家才盡情地交談著讚歎著關於北京的故事。這時是七時三十分。明天才能上天津,我們決定在車上住宿。於是大家趁著夜色,在通明的電燈下去拜訪北京城。

有許多人去拜訪朋友,我雖亦有朋友在北京,但一時不知他們在什麼地方。我更願意去看看最有意義的地方。

來北京,我是第一次,魯達同誌領我們先去前門大街。走了半道,我們便折返,我提議去瞻仰天安門或者到中央政府的門口去看看。在天安門外的石橋上我們待了好久,我們在燈光中欣賞這一偉大建築,我們盡力想象著毛主席在這裏閱兵的情景,我們圍看高聳入雲的第一麵新中國五星紅旗從這裏升起的銀灰色的(夜色中的顏色)旗杆,旗杆下有武裝兵士在護衛著,他那莊嚴的樣子,宛如在保護祖國國旗的神聖不可侵犯;我們看天安門外五座石橋下是否有水;我們看天安門外左右的觀禮台,許多外賓在這裏親眼認識我們偉大新國家的生長;我想上去看看,可是通道門鎖著,我們又仔細辨認門前的兩個大理石柱上的花紋,每個人都不停地用手撫摸著它,像撫摸祖國的大地。

去文化宮,憑吊任弼時同誌停柩的地方,但時間已過,我們又到閱兵場繞了半周。直到十點多方回車上。下一點大家才平靜下來就寢。

早晨六點鍾,自京轉天津,十點鍾到達。

還沒來得及認識一下天津市。暫時住在市府鎮南道招待所,一位招待員朱同誌下午和我們談了很久,她家三代都是工人,可說是血統工人,她本人也在工廠做過十多年工,她給我們留下很好的印象。

——黃昏時

三月十六日星期五

五點鍾,天不明起床上車站,列車七點多鍾離津赴京,總團部召集全團會議。

到北京,正是陽光明媚的時候,約九點多,亞馬、紮克洛夫、曾震五等團負責同誌,到車站來接我們,停足於中山公園,在公園來雨軒露天餐廳,參天古柏下進早餐,飯後粗略地瀏覽了一下公園各處風景,十二時去開會。

會場設在大眾劇場,總團、直屬分團、六個分團和北京市曲藝大隊共約四百餘人均已從全國各地趕到北京來,濟濟一堂,北京各機關也來了不少幹部參加,這是一個歡送會。

會上“和大”主席郭沫若同誌講了話,彭真副主席作了比較仔細的報告,中央人民政府李濟深副主席也講了話,後由總團長廖承誌致答詞,他在簡述我團任務之後,代表全團向“和大”保證我們能完成“和大”所給予我們的這個光榮的任務,並號召團員在自己的工作中,隻許做好,不許做壞。他的簡練而有力的言詞鼓動了在場的每個同誌,我們每個人都牢牢記著這一莊嚴的誓詞:“隻許做好,不許做壞。”

接著是授旗儀式,由郭沫若主席授旗,先是總團長受旗,他很莊重地接過藍色的大旗,扛在自己的肩上,敬禮,並與每個“和大”首長緊緊握手;隨後是各分團按次受旗,我們是西北分團,毛主席住過十多年的老根據地來的,我們被授予第一分團的光榮稱號。

禮成之後,由田漢副團長主持的遊藝節目演了《三岔口》《姑嫂合》等京劇。

晚間,燈火齊放的時候到車站,全團算正式離京出發了。專車,每人發予乘車證,各分團未集中坐,拆開了,我、言、田、茂四人在15號車436號鋪,同車有曲藝大隊正副隊長四人,及全國婦聯、學聯、工會及西南、內蒙代表。

曲藝大隊大隊長連闊如,說評書的,曆史知識非常豐富,此外是常保、快手劉、侯保全等,全團他們最起勁,“和大”一號召幾天之內他們便有三十五人參加,有六十多歲的老藝人,有小孩子,有不少的婦女,北京市給他們一律做了藍呢製服,看來也頗整齊。

下一點到天津,招待所的劉所長、朱捷同誌在月台迎接我們,他們已經等了好幾個鍾頭,實令人不知怎樣感激他們,他們的態度給人以無限溫暖。

三月二十一日

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又在津待了三天,進一步做準備工作,各界及各級政府連日歡宴。這幾天的工作主要是審查曲藝及文藝宣傳節目,重整團的組織,積極購置慰問品,並再一次添補行裝,主要是防雨的雨衣雨鞋之類,行李越來越重了,真不知攜帶這麼多行李如何行動。當然到前方去是無法行動的。

昨日下午四點半上車,五點半車離津,在睡夢中出了山海關,早晨起來已到錦州,沿途經過許多有名的大戰場,如錦州、大虎山、皇姑屯等地。從昨夜起氣候寒冷了,穿上棉皮靴、皮衣,才可勉強禦寒,和關內確實不太相同。

中午十二點鍾前後到沈陽,我們和六分團數位蒙族同誌住一處,這是一處最好的地方。

明天要把演講稿寫好。必須到前方就能工作,不致耽誤時間。前方的時間是不多的,而且是戰爭環境,特別緊張,哪有時間再起草講稿。

四月八日星期日

安東。

在沈陽待了約半月做準備工作。為安全行軍做了充分準備:換服裝,發給養、藥品約數十種。

聽了幾個報告,慰問了傷病員,慰勞了××部隊,“鐵雁”表演了飛翔技術。“雁”部黃×講話:“我陸軍天下無敵,我‘雁陣’也將天下無敵。”在某處又做了乘車演習。

五日自沈出發,夜九時行車,至本溪做行車防空準備。翌晨七時到安東。當天有一次警報。

七日早飯後,在樓上開黨小組會。空襲,上午防空。在到達的當天黃昏,晚飯前××領我們去江邊,眺望鴨綠江對岸,能看到新義州,房屋還不少,不像人們所想象的。不過白天沒有活動,黃昏時始有炊煙。有我“鐵雁”在上空巡邏。

安東與新義州真可謂一江之隔,一橋相連,江水清綠,兩岸小村都有稀疏楊柳。

昨晚和汽車駕駛員聯歡,方、吳、鳳、馬高委亞、瑪尼講了話,司令員致答詞。後曲藝隊表演了京韻大鼓、魔術等節目,謝說了《百子圖》,又有三分隊的四位同誌唱了兩支歌。

昨晚午夜被高射炮驚醒,警報三次,陳總講的禮拜天休息的規律,被事實改變了。

四月十一日星期三

八日下午四時上車,大雨,車行江橋天放晴。

橋因七日被炸,剛修起來,不好過,數十輛車擠在一起,另有擔架隊、大車隊,燈光很亮,直到七時始上了橋,在橋上行進很慢,一走一停,可怕。中間發警報,敵機未來。八時二十分始到彼岸。路經新義州已被炸,車行岔道向東偏北,這晚行路不少,但未離義州地,宿營義地,十人一屋。

這裏很偏僻,人民似無戰爭大震動,白天還開著汽車送木炭出山。此地人民以燒炭為生,無田可種。住草屋,屋小,進屋脫鞋,是風俗。門窗合一,雖如此,但人民似很有文化教養,文盲少,孩子均愛唱歌,唱《金日成將軍之歌》音律唱得很準。他們皆知毛澤東、斯大林、金日成。他們說,很喜歡誌願軍,和誌願軍在一起好玩。他們很不客氣,一個勁向我們要東西。臨行我們以實物贈主人。當晚找一勞動黨黨員,係班長(為行政主任)給我們找百姓做飯。我們一天呆在房裏,當日飛機數架路過這裏,未“留戀”。

九日下午五時出發,當晚所行路程皆係僻道,故沿途所見村莊完整。工廠不開工,村莊屋內電燈亮著。車一路行險道,一麵靠高山,一麵臨深澗,路麵隻能走一輛車。至某鎮曾發警報,遠處有不斷的轟炸聲,山後時時有閃光彈閃亮。

過某城後,車轉正道。路旁村鎮被毀,所剩無幾。翻山時遇敵機一架,發現我們的燈光,在車前後掃射兩次,雖很近,但聽槍聲,敵機轉高。關了燈繼續行駛,大家無震動,我則是在夢中被槍聲震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