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們看問題都比較片麵。職場本來就是一個複雜之地,根本看不清裏麵的是是非非,更何況有些人還深藏不露。所以,聰明的女人在進入職場後千萬不要輕易下結論。否則一不小心得罪人,那你以後的路可就不好走了。而且老板不是傻瓜,絕不會平白無故地讓人白領工資,那些看似遊手好閑的平庸同事,說不定擔當著救火隊員的光榮任務,關鍵時刻,老板還需要他們往前衝呢。所以,千萬別和他們過不去。
一般人都認為,在公司裏隻要盡心盡力,取得業務實績,贏得上司的賞識和老總的歡心,加薪提升就指日可待了。而對於那些一般行政人員,則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和禮貌,認為得到他們的協助是理所應當的,所以平日就對他們指手畫腳,急躁起來甚至會對他們頤指氣使,拍桌瞪眼,把人際關係學的一套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認識誤區。
事實上,有些辦公室人員的職位雖然不高,權力也不怎麼大,跟你也沒有什麼直接的工作關係,但是,他們所處的地位都非常重要,他們的影響無處不在。他們的資曆比你高,辦公室的風浪經曆比你多,要在你身上找點毛病、失誤,實在是易如反掌。所以,對待你身邊的同事,千萬不要以自己的個人觀點來對待,處理好和同事的關係,你才能在辦公室中坐穩。
恰當適宜地讚美他人
人都是感情動物,被別人讚揚時,都會露出喜悅的神情。盡管知道他的讚美有些誇大,但是心裏仍然會非常地高興。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所說的讚美話,實質上就是人與人交往中的潤滑劑,讓人們能夠更融洽地相處。而且讚美的話不嫌多,聰明的女人做事時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更應該多說,因為人人都渴望被讚美。
寧玲和王麗同是一家公司的高級主管,寧玲在同事中特別受歡迎,有些同事還會主動地幫她做一些事情,在她有困難的時候,更是不遺餘力地去幫助她。而王麗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很少有同事會和她一起做事,甚至中午在公司吃飯的時候也不會叫上她一起,工作上有困難的時候,隻有寧玲會偶爾幫助她,其他的同事都是坐視不理,因此,她帶領的部門在幾次的考核中都是最差勁的一個。
於是,王麗決定向寧玲學習一下工作方法。她在暗中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寧玲並不是她想象中那麼能幹,其實知識水平、業務能力都沒有她好。但是,寧玲很擅長和其他同事搞好關係。在早上上班的時候,寧玲會微笑著和每一個見麵的同事打招呼,特別是在和同事見麵的時候還會就他們的發型、服飾的一些變化說一些好聽的話。在同事取得什麼工作成果的時候,她會去祝賀,還會虛心地說:“哎呀,你是怎麼做到的,以後把方法也傳授給我吧!”說得同事眉開眼笑,連連點頭說好。
正是因為和同事的關係處理好了,寧玲工作起來才遊刃有餘,不會的就向同事請教,同事會把所知道的都告訴她,遇到困難時,她不開口都會有同事讓自己部門的員工來幫她一把。
寧玲的讚美的話讓她在同事中受到了歡迎,還很好地幫助了她的工作。你也可以做到這一點,讓自己的工作更加順手。其實,在與朋友或者同事的相處中,適當地說點讚美的話是必需的。如果你是打心眼裏佩服某個人,就瞅準機會讚揚他幾句;如果你不喜歡某個人,也不要表現出對他的意見。抓住時機說幾句“讚美的話”,適當地“讚揚”一下他人,會使你們的關係變得融洽親密,工作起來就不會有太多的隔閡,而且你說的“讚美的話”有時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說讚美的話不會讓你失去什麼,既不需要你刻意地準備,也不需要你花費金錢,你在用這些話給同事一些人情的同時,能換回一些潛在的人情。這些人情會拉近你和同事的關係,給你製造更順利、更輕鬆的工作氛圍,讓你更好地開展工作。對好相處的同事說讚美的話,會讓你們的關係更加親密,對不好相處的同事說讚美的話,會讓他們覺得你並不難相處。
有時候說些讚美的話是為了避免尷尬的局麵,這時,就要有所保留。比如,你的同事接受了很困難的任務,找你來訴苦。你這時候可以安慰她:“不要太為工作發愁了,你要是實在完成不了,而我的工作又做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就幫你做。”但是你不能很肯定地說:“我一定幫你的,你放心。”在同事要求你幫助的時候,如果你自己的工作還沒有做完,你就會左右為難,不去就違背了自己的承諾,去就耽誤了自己的工作,讓你陷入了麻煩,而且還會讓你的同事覺得你是出爾反爾的人,不利於以後工作的合作。
當然,要恰如其分地讚美別人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稱讚不得體,反而會遭到排斥,所以我們一定要稱讚對方引以為豪、喜歡被人稱讚的地方。而且說讚美的話也要看準時機和場合。最好在人多的場合說,人越多,你對別人說的讚美的話就越會讓他覺得有麵子,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大。但是,你不能把讚美的話說得太過頭了,否則就變成了“拍馬屁”。這既會讓人覺得你是在說假話,產生厭惡的感覺,也會讓外人看不起你。而且,還會讓你和你的同事在無形中產生了地位上的差別,不僅不會起到拉近關係的目的,隻會讓你們更加疏遠。
當然,讚美的話不是隻能在工作的時候說,還可以在工作以外的時間說。比如,周末的時候,你在公園裏看到同事領著女兒在散步,你就可以上前和他打招呼說上幾句,不要忘了也和他的女兒說幾句話,在臨走的時候,把他的女兒誇獎一番,說他的女兒漂亮或者是誇他教女有方等。就算你說的有些事不符合事實,隻要是不太離譜,都會讓你的同事高興一番。說不定在第二天上班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到那位同事和你變得親近起來。
美國著名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更是對讚美的作用大加讚賞:“我可以為一個愉悅的讚美而多活兩個月。”讚美是大家心與心之間的一種交流,不但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而且能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試問,有誰不喜歡鮮花、掌聲與讚美?哪怕一句簡單的讚美,都會給人帶來無比的溫馨和振奮。所以,當別人出色地完成某件事後,一定要對其說聲祝賀。
不要認為對別人過多地讚美就是欺騙,這是與朋友交往的必要手段,既迎合他的需要,也讓你得到一個好人緣。假如你在與朋友的相處中運用好了讚美的話,明天出現意外收獲的時候,你也就不會因此而驚訝。
找準屬於自己的位子
在實際生活中,有作為的人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把握好適度的原則,而不要越位。這樣,才能夠與別人和諧相處,並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賞識,在個人事業的發展上,也會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礙。
在我們的工作中,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子。即便得意時也不可忘形,或者不小心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盤上,難免受到上司的戒備、同僚的排擠。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氣度。
羅小姐是一家跨國集團所轄分公司的員工,經過幾年的奮鬥,她現在已成為這家公司的公關部經理。一次,總公司的幾位高層領導在香港舉行盛大的宴會。羅小姐在商場中有著一定的聲譽,正是因為自恃業績卓越,她在一些宴會中,風頭常常淩駕於香港分公司總經理之上。
宴會當晚,到總公司的高層和主管分公司的總經理致辭時,羅小姐在旁一一介紹他們出場。輪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的總經理時,她竟先說了一番感謝詞,雖然隻是三言兩語,但已讓總公司的主管皺眉,因為她當時隻負責介紹上司出場,而無獨立發言的權利。
在宴會的過程中,總公司主管主動與她交談了一番。發現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務時,常以個人主見發表意見,全不提經理的旨意,給人的印象是,她才是這個分公司的總經理。宴會後,分公司經理被上級邀請開會,研究他是否堅守自己的職位,是否應由公關經理代為處理日常業務。後來,羅小姐因越位,被他的上司找個借口炒了魷魚。
有些場合,如與客人應酬、參加宴會,應適當突出領導。有的人作為下屬,張羅得過於積極,比如同客人認識,便搶先上去打招呼,不管領導在不在場。這樣顯示自己太多,顯示上司不夠,往往也會引起領導反感。
我們在團體中,應該根據現實情況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讓自己越位,也不要讓別人占據了自己的位子,這樣,才能夠保證團體成員間的協調合作,推動共同的事業向前發展。假如大家都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團體工作便無法協作進行。
從為人處世的角度而言,一個人要想達到升遷的目的,就必須腳踏實地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若非自己權限範圍的事務,最好不要隨便摻和插手,這樣,才不會給人一種不尊重上司,或者想要霸占上司位置的感覺。否則,顯現自己的野心,將會受到同僚的攻擊、上司的防備和打擊,會嚴重影響個人工作的順利開展和事業的發展。
積極工作一向被人們認為是職場鐵律,但有時這條鐵律卻遭遇挑戰。職場中經常有這種現象:下屬由於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弄得頂頭上司尤其是那些心胸狹窄的上司很不高興,在隨後的工作中極有可能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不便。確實,有時身在職場並非越積極越好,在不少場合,你就得學會擺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自己的職位上有節製地出力,更能事半功倍。
在有的企業中,職員可以參與公司和本部門的一些決策。這時就應該注意,誰做什麼樣的決策是有限製的。有些決策,你作為下屬或一般的普通職員可以參與;而有些決策,下屬還是不插言為妙。人們往往喜歡對某件事情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是有時卻超越了自己的身份,胡亂地表態,不僅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無效的。對帶有實質性問題的表態,應該是上司或上司授權才行。也就是說,處於不同層次的人,決策權限是不一樣的,有些決策你可以做,有些決策必須由上司做。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子。“沉默是金”這句話需要你視具體情況見機把握。
如果你是下屬,又時不時犯這樣的毛病,領導就會視你為“危險角色”,對你保持一定的警戒,甚至設法來“製裁”你。這時,即使你有意同領導配合,也為時已晚了,人家可能已不願賞識你的配合了。所以切記不要做吃力不討好的事。自作主張是與上司相處時的大忌,不管在什麼時候,隻要上司沒有授予你定奪的權力,你就不要越權替上司決定任何事情。否則,吃虧的人隻有你。
不要相信所謂的“不會虧待你”
許多上班族都有類似苦惱。老板經常會說:“好好幹!我是不會虧待你的!”但是他卻絲毫沒有支付加班費、獎金和補助的意思和行為。致使你在公司裏幹得最多,工資卻不是最高的,還要比平級低。還有一些是同事辭職後,領導讓你暫時代理此職,直到招到新人。這個期間,你幹兩個人的活,不但工資未漲,新人也遲遲未來。
“不招新人,也應給我漲點工資吧!”你在心底呐喊,老板也是知道的。但是,你不叫出聲,他就裝作不知道。
喬安是公司的業務骨幹,是公司舉足輕重的中堅力量。公司裏但凡技術上的事情,沒有她的參加,往往會半路出現問題解決不了,因此她也很受老板的重視。但是她也有自己的煩惱。因為她的重要性,老板大事小事都離不了她,凡事都要找她一起商量。為此,喬安經常為自己額外的工作加班加點,並且為此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盡管把她的職位升了上去,但是卻沒有得到其他應有的待遇。上周,她領了5000元薪水,依然是普通員工的待遇,而以前主管的月薪是8000元。喬安特別鬱悶:“我每天這樣工作,公司對我也很看重,為什麼升職半年多,老板還不給我加薪水?如果工作幹得不好,那他為什麼要給我升職?”
半年前,工作出色的喬安,由一名普通員工升職部門主管。這對工作了五年的她來說,是很大的鼓舞。為此,她更加拚命地工作,甚至連周末休息都放棄了。升職後第一個月,她發現工資未漲,以為是公司內部製度問題,也未在意,依然埋頭工作。半年過去了,薪水依舊。
不知內情的同事,常開玩笑要她請客。當喬安說工資未漲時,大家都不相信,“怎麼可能?你那麼受老板重視,職位還升了?”……喬安想不通了:“我可以確定我做的工作並沒有出問題啊。若是老板對我有意見,可老板明明在幾次員工大會上還表揚我的工作能力強啊。”
到底該怎麼辦?如果一升職就跟老板就薪水討價還價,多不好意思。“搞不好的話,老板還以為我太注重功利,不大氣。”但不說的話,喬安心裏又很不平衡。她認為自己工作量增加了,擔負的責任也大了,應該拿到相應的工作報酬。
作為員工,總是希望老板能多為員工著想,希望老板更加人性化,同時希望自己能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回報,如此水火不容的兩種觀點撞在一起,隻能碰撞出矛盾的火花。員工作為其中的弱勢群體,為了自己的生存,隻能以部分利益的犧牲從老板那裏換取生存機會。具體表現為無條件地加班,一味地妥協退讓等,基本上沒有機會說不。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老板的過分行為,令他們有恃無恐。所以,人在職場,如果老板不加薪或者避而不談,你一定要找機會和老板溝通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你要明確不給你加薪的原因,需要時間確認你是否勝任,還是公司預算有限,或者老板就是壓榨你,針對不同的原因我們要考慮不同的辦法。
比如老板還不確認你是否能勝任,需要考察你一段時間,你就要知道老板會用什麼指標考核你,期限是多久,大家有了統一的標準以後,你的努力才有方向。如果是跨國大公司,預算都是一年一做的,比如你在年終升職,可能收入增加需要層層審批,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理解老板的苦衷,也要讓老板知道你的辛苦需要物質加以肯定,不要忘記和老板約定一個期限,希望老板在什麼時間提升收入。
當然不排除很多私人老板故意壓榨你。有些老板為了鼓勵你多幹活會采取畫餅充饑的方式來鼓勵你:“好好幹,幹得好給你漲工資!”這種赤裸裸的畫餅方式,第一次講的時候,或許好使。但是麵對員工的二次進攻,這時候再繼續畫餅意義就不大了,這時候老板往往會使出另外一招:給你安置一個名頭,隻升職就是不給你加薪。讓你戴著高帽,任勞任怨地多幹活。這時候就要判斷升職對你的能力提升或者長期發展是否有幫助,如果有幫助,雖然沒有增加收入,還是可以在這個職位做一年半載。因為一般故意壓榨你的公司規模都不大,你想從比較低的級別跳槽到大公司再做一個高職位的話,機會比較小,所以即使沒有增加收入,你也可以做一年半年,感覺自己的能力確實提升,這時候可以再尋找外麵的工作機會。如果你判斷這個新職位沒有什麼含金量,就趕快做好尋找下一份工作的準備吧。
杜拉拉的升職之道
相信大家都看過《杜拉拉升職記》,這是一本讓職場中人如獲法寶的職場修煉手冊。杜拉拉以容忍為大道、吃虧是福的道理,成功地由一個職場新人慢慢晉升為現代職場金領女性。這其中的是與非,讓許多在職場中仍然迷迷糊糊的女性猶如當頭棒喝,清醒了不少。
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估計沒有人想讓自己的利益受損。可是杜拉拉就是靠著“吃虧”越走越穩,越升越高。其實表麵上吃虧看似是禍,其實吃點小虧,卻能讓自己得到更大的便宜。吃虧是一種投資,你寬容別人,凡事禮讓為先,為他人著想,能不計較的不要計較,能成全的就要成全,能幫助的盡量幫助,這就是最好的人情投資。
商業從來都是一個多贏的遊戲,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利益,這個遊戲就無法持續進行下去。一個優秀的企業,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消費者負責,對經銷商負責。“吃虧”不僅僅是指在時間和精力方麵的付出,也包括時時刻刻多為對方的利益考慮。
華人首富李嘉誠有很多做人做事的哲學令人敬佩,他告訴自己的兒子,你如果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6分就可以了。
李嘉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讓別人多賺兩分,就會有更多的人都知道與他合作的好處,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和他合作。你想看看,雖然他隻拿6分,但現在多了100個人,那他的收益如何呢?成大事的人,他的思想必然也是大氣的,他不會隻盯著眼前的一點小利而放棄更加長遠的利益。
身在職場的我們也應該學習一下李嘉誠的致富之道。也許你的投入無法立刻得到相應的回報,也不要氣餒,應該一如既往地多付出一點。回報可能會在不經意間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最常見的回報是晉升和加薪,除了老板以外,回報也可能來自他人,以一種間接的方式來實現。
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就會多一次學習和鍛煉的機會,也會多一種技能,多熟悉一種業務,上司對這種員工一定會青睞有加,隻要你經常地去做一些分外之事,就會使你盡快地從人群中脫穎而出。辦公室中就需要你去學會“吃虧”,懂得“吃虧”,要明白吃小虧實際上就是一種投資,是為了長遠發展的一種考慮。
小陳最近心情不好。她的團隊最近正在參加一個化妝品品牌夏季推廣會的比稿,她很努力,而且她對自己這一次的創意很滿意。她覺得這次是她在業內嶄露頭角的機會,所以,她和她的兩個搭檔加班加點,犧牲了好幾個周末。就在她通過一次次的比稿快要把項目攬到手的時候,老板讓她把這個項目讓給另一個同事來操作,理由是那個同事與客戶的關係更好,可以把這個項目攬到手的把握大一些;老板讓小陳理解,為公司作點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