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蛤蟆每個月的工資不到月底就花完了,有時還得找別人借錢過日子。他真的成為了月光族。
連裏有人猜測說:“蛤蟆的工資都輸給大美人了,大美人就是看中蛤蟆的錢了。”
蛤蟆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工資去哪裏了。他隻知道一個勁地往大美人家跑。大美人也歡迎蛤蟆來玩撲克。
蛤蟆玩起撲克時,就不空虛不寂寞了。但那種開心,隻是一時的快樂。如同天上的流星,在瞬間而來,又在瞬間而去。
男女兩性,來往有別,過於密切,就會引起人們的非議。
人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人類發射了衛星,上了太空,還製造出了原子彈。人總能從沒有到有,做出各種各樣的發明。
不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八連就有了蛤蟆與大美人的風言風語了。這話越傳越厲害,越說越像是真的。這種言語在人群中傳播的威力,不次於原子彈爆炸。
蛤蟆知道了,氣得直跺腳,直罵娘。他還找來一把殺豬刀,拎在手中,滿連隊轉。他要找出謠言的製造者。
可是,他到哪去找呀!
有關蛤蟆與霍東明老婆發生兩性關係的事情,本來是在暗地裏流傳的緋聞,可讓蛤蟆這麼一折騰,便從暗裏弄到明處了。不但全八連的人都知道了,還傳到了其他連隊裏。
蛤蟆一下子便成為全團的名人了。
霍東明可受不了了,這名聲太壞了,抬不起頭,無臉見人。他把蛤蟆拒之門外,再也不讓他進家門了。
蛤蟆成為八連裏最不受老職工們歡迎的人。人們都戒備他。
蛤蟆窩火。他認為自己被老職工拒絕在門外,不能再去大美人家,就是因為流言蜚語所致。他下決心一定要找出流言蜚語的來源與散播者。那些天,他殺豬刀不離手地在連裏轉悠。陽光下,刀光閃爍,殺氣十足。許多上小學的孩子都不敢獨自去上學了。
連長想找人把蛤蟆抓起來,但被指導員勸阻了。指導員認為還是讓團部公安局的人來處理為好。連長認為指導員說得在理,便向公安局報了警。
公安局的人騎著一輛三輪摩托車來到八連,找到了蛤蟆。蛤蟆沒想到自己的行為能驚動公安局,膽怯了。他裝成精神不好的樣子,所問非所答。公安人員以為蛤蟆是有精神病,便把蛤蟆拉到了醫院去做疾病檢查。
蛤蟆不想去醫院。他說:“我沒有病,去醫院幹什麼。”
公安人員說:“沒病,你拿著刀亂轉悠?”
蛤蟆說:“我要找出說我壞話的人。”
公安人員說:“說你什麼了?”
蛤蟆說:“說我搞男女關係。”
公安人員一聽,憋不住地笑了。就蛤蟆這副樣子,有哪個女人會看上他。
蛤蟆說:“我真的沒有病。”
公安人員說:“如果你沒有病,我們是可以拘留你的。”
蛤蟆傻眼了,沉默著,不說話了。
醫院檢查的結果是蛤蟆確實沒有病。
公安人員看蛤蟆光棍一個,挺可憐的,就沒有拘留他。公安人員對他進行了細致地批評與教育後,讓他回去了。
蛤蟆沒有馬上離開。他對公安人員說:“我拿刀,你們抓我。他們說我的壞話,你們就不管嗎?”
公安人員問:“誰說你的壞話了?”
蛤蟆說:“他們。”公安人員問:“他們又是誰呀?”
蛤蟆回答不上來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是誰在說他的壞話。他隻是潛意識地感覺到風言風語對他越來越不利了。他希望公安局能幫他解決這種煩惱。可公安人員這麼問,他真就有點懵了,無法回答。他認為公安局的人都是些廢物,該管的管不了,不該管的瞎管。蛤蟆覺著委屈。他不但沒找出散播謠言的人,還反被弄進公安局一趟,還差點被拘留。他真是窩囊透頂了。
八連的人得知蛤蟆被公安局的人用三輪摩托車帶走後,認為蛤蟆是咎由自取,活該。還有的人認為蛤蟆真是精神出了問題,隻是醫院沒能檢查出來。人們更不願意接近蛤蟆了。
說來蛤蟆也真是挺倒黴的。這年冬天,有一次他走在路上,看見有一對陌生青年男女從自己身邊經過,自己不認識,就不自主地朝女青年多瞅了幾眼。
女青年生氣地質問說:“瞅什麼瞅,沒見過女人呀!”
男青年轉過身,直奔蛤蟆而來。在蛤蟆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的時候,男青年的拳頭就如同雨點般地砸向他了。蛤蟆沒有還手之力,他在瞬間便被打倒在地。此時幸虧連隊的指導員經過,才把男青年勸走了。男青年走了幾步,還回過頭,怒氣未消地大聲罵:“你這個癩蛤蟆,還想吃天鵝肉!”
蛤蟆從地上爬起來,用手拍了拍身上的雪,彎腰撿起掉在地上的棉帽子,歎息地說:“真是倒黴透了。”
指導員問:“他為什麼打你?”
蛤蟆委屈地說:“我也不清楚。”
指導員說:“你不清楚?我不信,你走在路上,沒有招惹他,他就打你了?”
蛤蟆想了想說:“我就多看了那女的幾眼,他什麼也不說,衝過來,出手就打。”
指導員像醫生找到病因似的說:“這事怨你。你不好好走你的路,你看那女的幹什麼。你看她,他不打你才怪呢。”
蛤蟆認為指導員是在胡說八道。他心想這是什麼邏輯?世上哪有這種道理?看幾眼就要被打。那人長眼睛幹什麼?幹脆別長眼睛,都成瞎子算了。
指導員知道男青年是從省城哈爾濱來連裏探親的,可他不想管這事。因為蛤蟆平時在工作與生活中表現得都不好。他做過幾次蛤蟆的思想工作,想讓蛤蟆表現得好點,減少點在連裏的負麵影響。可蛤蟆不但不聽,反而還到他家裏去鬧。指導員認為讓男青年教訓一下蛤蟆,也不算什麼壞事。
蛤蟆知道連裏不會管這件事情的。他挨打就算是白挨打了,無處說理去了。他也沒有理可說。他被打之後,感覺到自己老了,力不從心了,就不想在生產建設兵團待了,便辦理了回城手續。
蛤蟆回鶴崗了。
鶴崗離八連路程不算遠,連裏也有成了家但沒有返城的其他鶴崗知青。他們過年過節的時候,都帶著老婆和孩子回城探親,看望老人。可他們都沒有見到過蛤蟆。
蛤蟆離開八連後,也沒有回來過。
這年過春節,鶴崗知青小王回城探親。在他家附近有一個被凍死的拾荒者。有人報了警,警車來時,引起眾人觀看。小王認出來這個被凍死的拾荒者就是蛤蟆。
蛤蟆成為流浪漢的經過沒人知曉。他死後,他的哥哥來收了屍體。
這時人們傳說蛤蟆沒有父母,隻有一個在煤礦做工人的哥哥。他回城後本來是想投奔哥哥的,可嫂子不同意。他就成為一個在城市中居無定所的流浪人了。
鄰居們紛紛議論說:“蛤蟆要是待在生產建設兵團,不返城,也許不會成為流浪漢,更不會被凍死。”
可人生路上,誰又能預測得準呢。
作者簡介:吳新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小小說協會理事。發表小說、散文多篇。著有長篇小說《愛的旅程》《墮落》《茫茫前程》《波動的生活》等。小說《命案風波》獲《當代小說》獎;散文《棧橋,誰的廊橋遺夢》獲中國旅遊協會、《齊魯晚報》征文三等獎;散文《天地之間有片美麗的海》獲中國散文協會全國海洋征文優秀獎;散文《父愛也是融融的》獲《北方人》征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