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兩宮太後妥協,不再提垂簾之事,才哄得顧命大臣勝利回歸。
這時準兵部侍郎勝保到了避暑山莊,他立刻拜見了兩宮皇太後,從他的眼神中,佳蘭知道小甄子的信送到了。勝保來此之前,先見去北京見了恭親王,並按他的意思,下軍令:如今各地紛亂,不許各地統兵大臣赴承德祭奠,自己則率兵經河間、雄縣一帶兼程北上。
肅順的鑲藍旗和端華的正白旗哪會聽令,他們有顧命大臣的靠山,也加快了行程一路北上。秦楚天在附近觀察到行軍動向,於是向駐守附近的太平軍放假消息,說兩旗之所以連夜趕路是為了突襲太平軍,天國立刻派葉雲來等天王出戰,兩軍在安慶附近交鋒,使得兩旗兵馬無法脫身。
自己的軍隊被拖住了,勝保居然帶兵北上投靠恭親王,顧命大臣覺得事態嚴重,於是提議盡快扶靈回京。佳蘭為了拖延時間等小甄子和秦楚天回行宮,特地請寺廟的大師查看黃曆,決定於農曆9月23起靈駕。
之前撒下的網,如今也到了收獲的時候。雙喜和燒餅店的三兄弟之前在承德的大街小巷,冒充太平天國的人張貼標語混亂視聽,如今城內人心惶惶,以為天國的人要在承德開戰。
聖母皇太後立刻抓住這個把柄,在早朝時大罵身為九門提督的鄭親王瑞華辦事不利,一定要撤職查辦。雙喜這才知道佳蘭的這借題發揮的妙計。
“其實鄭親王並非辦事不利,而是身兼數職,分身乏術。不如就由醇郡王奕譞暫代任步軍統領一職。”佳蘭乘機建議。
“老臣完全可以應付!”要瑞華讓出任步軍統領,不等於搶了他手中的刀?
其他顧命大臣也堅決反對,又是一番爭執不下。
佳蘭想要是做得太明顯,反而對自己不利力,於是和顧命大臣商議後決定:“奕譞暫代任步軍統領一職,隻負責城內查辦太平軍事宜。端華則暫署行在步軍統領,仍統率熱河行宮的禁軍。”
看到兵權未落,顧命大臣們才得以罷休。但是奕譞也有了步軍統領一職,對於來往熱河一帶的關卡有了管製權,恭親王便可以安排人陸續混入承德暗中保護太後和皇上。
23日,大行皇帝梓宮由避暑山莊啟駕。皇帝和兩宮太後以及肅順連同大行皇帝梓宮走大路,而其他七位顧命大臣和親王等眾人走小路。
肅順本來已經安排好在小路暗殺兩宮太後,可沒想到聖母皇太後生性多疑,執意要隨肅順走大路,他倒是不知如何下手了。但是佳蘭卻提出,皇上年幼奉大行皇帝梓宮,行程緩慢路途辛苦,不如就讓她們帶著小皇帝也由小路先走,可以早點回京,而肅順扶靈由大路回京。雖然杏兒百般不願,但是無奈是母後皇太後的懿旨,她隻有屈就。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肅順暗自好笑。
其實他哪裏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預先安排的殺手,早就被恭親王奕訢派出的蒙古高手除掉了,並且一路護送兩宮太後和小皇帝連夜馬不停蹄趕回京城。比起先前在小路趕路的七位顧命大臣還要快了幾個時辰。
至於奕訢為何知道肅順安排了殺手,全靠他安排在顧命大臣中的眼線景壽!景壽是六格格雪兒的額駙,雪兒是奕訢同母的親妹,所以兩人就有點交情。再加上奕訢被貶去大漠之時,正是景壽任蒙古都統,兩人把酒言歡交情更勝從前。雖然皇上不留情麵將他下貶,但是奕訢還是擔心皇上的處境,他怕肅順詭計多端總有一天對皇上不利,就讓雪兒出麵說不習慣大漠風沙,希望調景壽回京。於是皇上將景壽召回京城,尋授領侍衛內大臣一職。景壽討好肅順進入軍機處,就一直留在那裏做奕訢的內應。他知道肅順要暗殺兩宮太後於是派人提前將時間地點提前通知了恭親王,得到奕訢回複的部署後,就暗中也知會了母後皇太後,讓她將計就計,一切自有六王爺安排。
等七位顧命大臣一踏入紫禁城,身為九門提督的醇郡王奕譞就將他們全部拿下,並當場宣讀聖旨:以擅改先帝遺旨、力阻垂簾等罪,解載垣、瑞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退出軍機。
此時,尚在大路護送文宗梓宮的肅順還不知情。睿親王仁壽、醇郡王奕譞連夜趕往行館將其逮捕,當時烏雲密布,大雨傾盆,似乎預示這天下大變……
宗人府大牢。
奕訢來到已是階下囚的肅順麵前:“肅順!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哼!成王敗寇!”肅順恨恨啐了一口,冷笑,“以你鬼子六的才華謀略,這麼多年明珠暗投真是不值,要是你能早點下定決心搶下先帝的皇位,大清也不至於如此不堪!”
“住口!先帝對百姓一直仁愛有加,對大清嘔心瀝血地付出。大清不堪都是因為你——”奕訢指向肅順怒斥,“你為一己之私,讓先帝蒙受恥辱,鬱鬱而終,你簡直罪該萬死!我奕訢今天一定要為四哥討回公道!”
“老夫死不足惜,隻是提醒你,要想天下太平,葉赫那拉杏貞這個女人絕不可放過!”
“不用你說,本王會將對大清不利的人一一鏟除!第一個就是你!”
很快,兩宮發布上諭:否認肅順先前宣讀的鹹豐遺詔,下令將肅順斬首;讓載垣、端華自盡;另外顧命大臣則被革職或充軍。其中隻有景壽改任蒙古都統。之後又宣讀先帝真正的遺詔:封恭親王奕欣為議政王大臣,軍機大臣領班。奕譞、文祥、勝保等功臣也得以加官晉爵。對小甄子、秦楚天和雙喜也有厚賞。並廢除了祺祥的年號,由第二年起改為同治。
肅順在獄中留下絕筆: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他是埋怨先帝將大權交與兩位太後,以至將來誤國誤民,還是怨恨鬼子六協助太後□□,鑄成之後大錯呢?究竟何意,即便到了後世也一直在被人揣測中……
終於再次回到鍾粹宮。
佳蘭經曆這場腥風血雨,身心俱疲。她現在想做得就隻是盡情哭泣……皇上已經不再了,雖然他是出家,但是要想再見也難如登天,以後就這麼孤零零殘度餘生嗎?